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6185号馆文选__翰林志 |
|
翰林志(三)
凡内宴坐次:宰相坐居一品班之上,别賜酒食珍果,與宰相同賜帛二十匹、金花銀器一事。 貞元四年,敇晦日、上已、重陽三節,百寮宴樂,翰林學士每節賜錢一百千。其日,奏選勝而會,賜酒脯茶果。明年廢晦日,置中和節宴樂。如之,非凶年、旱嵗、兵革,則毎嵗為常。 凡正冬至不受朝,俱入進名奉賀。大忌,進名奉慰。其日尚食。供素饌,賜茶十串。 凡郊廟大禮、乘輿行幸,皆設幕,次于御幄之側。侍從親近,人臣第一。御含元殿丹鳳樓,則二人于宮中乘馬,引駕出殿門,徐出就班。大慶賀,則俱出就班。 凡當直之次:自給舍丞郎入者,三直無儤。自起居御史郎官入,五直一儤。其餘雜入者,十直三儤,新遷官,一直報儤,名於次之中減半,著為别條,例題于北壁之西閣。 凡交直,候内朝之退,不過辰巳,入者先之出者,後之直者,疎數視人之衆寡、事之勞逸、隨時之動靜。 凡節、國忌、授衣,二分旬假之令不霑有。 不時而集,併夜而宿者,或内務不至,外喧已寂,可以探窮理性養洁然之氣,故前輩傳楞伽經一本,函在屋壁,每下直,出門相謔,謂之小三昧。出銀臺乘馬,謂之大三昧,如釋氏之去纒縳而自在也。 北廳前階花塼道,冬中日及五塼,為入直之候。李程性懶,好晩入,恒過八塼,乃至衆呼為八塼學士。 元和已後,院長一人别敇承旨,或密受顧問,獨召對敭,居北壁之東閤,號為承旨閤子。其屋棟别列名焉。故事駕在大内,即于明福門置院;駕在興慶宮,則于金明門内置院。 今在銀臺門之北,第一門向(闕文)牓,曰翰林之門。其制高大重複,號為胡門。 入門直西為學士院,即開元十六年所置也。引鈴于外,惟宣事入。其北門為翰林院。 又北為少陽院。東屋三院,西廂之結麟樓,南西並禁軍署,有高品使二人知院事,毎日晩執事於思政殿,退而傳旨,小使衣緑黄青者,逮至十人,更番守曹。南廳五間,本學士駙馬都尉張垍飾為公主堂。今,東西間,前架高品使居之;中架為藏書南庫;西三間,前架中三洞各設榻,受制旨印書詔二時。會食之所四壁列制敇條例名數,其中使置博局一印櫃。中間為北一戸架,東西各二間,學士居。壁之出北門,横屋六間,當北廳間是承旨閤子並學士雜處之題記名氏存于壁者,自呂向始。建中已後年月,遷品使之馬廏,北為竇庫,之北,小板廊扺於北廳。廳西舍之南,其一門,待詔戴小平嘗處其中死而復生。因敞為南向之宇,畫山水樹石,號為畫堂。次二間貯逺嵗詔草及制舉詞策。又北迴而東並待詔居之。又東盡于東垣為典主堂。待詔之職,執筆硯以俟書冩,多至五六員,其選以能不以地故,未嘗用士人。 自王伾得志,優給頗厚。率三嵗一轉官,有至四品登朝者。 虛廊曲壁多畫怪石、松鶴。北廳之西南小樓,王涯率人為之,院内古槐松、玉蘂藥樹、柿子、木瓜、菴羅、峘山桃李杏、櫻桃、紫薔薇、辛夷、蒲萄、冬青、玫瑰、凌霄、牡丹、山丹、芍藥、石竹、紫花、蕪菁、青菊、當陸、茂葵、萱草,紫苑署學士至者雜植其間,殆至繁隘。 元和十二年,肇自監察御史入。明年四月,改左補闕,依舊職守。中書舍人張仲素、祠部郎中知制誥段文昌、司勲員外郎杜元頴、司門員外郎沈傳師在焉。是時。睿聖文武皇帝裂海岱十二州為三道之嵗時。以居翰苑,皆謂凌玉清,遡紫霄,豈止於登瀛洲哉。亦曰登玉署玉堂焉。 |
浏览:17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