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5868号馆文选__紫微诗话 |
|
紫微诗话(三)
杨廿三丈道孚克一,吕氏重甥,张公文潜之甥也。少有才思,为舅所知。年十五时,在鄂渚作诗云:「洞庭无风时,上下皆明月。微波不敢兴,其静蛟蜃穴。」 元符初,荥阳公谪居历阳,道孚为州法曹掾。尝从公出游,以职事遽归,遗公诗云:「雨绿霜红郭外田,山浓水澹欲寒天。参军抱病陪清赏,一檄呼归亦可怜。」公甚称之。 李方叔廌尝作〈寒食诗〉:「千株蜜炬出严闉,走马天街赐进臣。我亦茅檐自钻燧,煨针烧艾检铜人。」又尝〈赠汝州太守诗〉云:「安得吾皇四百州,皆如此邦二千石。」 方叔〈祭东坡文〉云:「皇天后土,实表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复收自古英灵之气。」 荥阳公绍圣中谪居历阳,闭户却扫,不交人物。尝有诗云:「老读文书兴易阑,须知养病不如闲。竹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外山。」 荥阳公元符末起知单州,〈登城楼诗〉云:「断霞孤鹜欲寒天,无复青山碍目前。世路崎岖饱经历,始知平地是神仙。」 东莱公元佑中〈西池诗〉云:「游人初避热,多傍柳阴行。」崇宁中闲居符离,尝步至村寺,作诗赠僧云:「柳外阴中檐铎鸣,老僧拄杖出门行。自言老病难看读,只坐蒲团到五更。」 饶德操初见潘邠老〈和山谷中兴碑诗〉,读至「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叹曰:「潘十后来做诗,直至此地位耶?」 邠老〈送山谷贬宜州诗〉:「可是中州着不得,江南已远更宜州。」山谷极称赏之。 何斯举颉尝和余诗云:「秋水因君话河伯,接篱持酒对山公。」斯举即无己诗所谓「黄尘投老得何郎,准拟明年共我长」者也,然斯举与余初不相识。 晁叔用尝作〈廷珪墨诗〉,脱去世俗畦畛,高秀实深称之。其诗云:「我闻江南墨官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廷珪,后来承晏颇秀出,喧然父子名相齐。百年相传纹破碎,彷佛尚见蛟龙背。电光属天星斗昏,雨痕倒海风雷晦。却忆当年清暑殿,黄门侍立才人见。银钩洒落桃花笺,牙床磨试红丝砚。同时书画三万轴,二徐小篆徐熙竹,御题四绝海内传,秘府毫芒惜如玉。均不见,建隆天子开国初,曹公受诏行扫除,王侯旧物人今得,更写西天贝叶书。」 东莱公尝言,少时作诗,未有以异于众人,后得李义山诗,熟读规摹之,始觉有异。 东莱公深爱义山「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之句,以为有不尽之意。 杨道孚深爱义山「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为作诗当如此学。 仲姑清源君尝言,前身当是陶渊明,爱酒不入远公社,故流转至今耳。 吴正宪夫人最能文,尝雪夜作诗云:「夜深人在水晶宫。」吴正宪夫人知识过人,见元佑初诸公进用人才之盛,叹曰:「先公作相,要进用一个好人,费尽无限气力;如今日用人,可谓无遗才矣。」吴正宪作相时,盖元丰间也。 孔毅甫平仲学士,建中、靖国间作吴正宪夫人挽诗云:「赞夫成相业,听子得忠言。」其子盖传正安诗舍人也。传正有贤行,绍圣初,以左史权中书舍人,欲论事而惧其亲老未敢。夫人闻之,屡促其子论列时事,传正由此遂贬,夫人不以为恨也。挽诗乃苏子由作。 绍圣初,苏子由罢门下侍郎知汝州,吴传正当制,行词云:「薄责尚期改过,原情本出爱君。」 李怤去言,公择尚书犹子,少能文词,年十七八时作诗云:「去国春城桃李花,风林叶病尚天涯。今年九日风前帽,北客南舟雨后沙。」忘下四句。汪信民甚称之,以为有过其侄商老处。然商老诗文富赡宏博,非后生容易可到。方腊之乱,去言有诗:「苍黄避地小儿女,漂泊连床老弟兄。」亦佳句也。 夏均父称张彦实诗出江西诸人。彦实〈送均父作江守诗〉云:「平时衮衮向诸公,投老犹推作郡公。未觉朝廷疏汲黯,极知州郡要文翁。」均父每讽诵之。 张子厚先生绍圣中苏、常道中题余授读书卷后云:「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不知此何人诗也。 |
浏览:29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