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献_中国当代文献~史料_109231号馆文选__新世说 |
|
新世说卷二 文学第四(四)
乾、嘉之世,经学昌明,殆如日月之中天。自清之初叶,朴学始萌,颜习斋、顾亭林、毛西河、阎百诗诸公,开风气之先,其后钜儒踵接。元和惠氏、武进庄氏、高邮王氏、嘉定钱氏,盛于吴中。婺源江氏、休宁戴氏,继起于宣歙。曲阜孔氏、桐城姚氏、仪征阮氏,莫不远绍微言,兼通大义,遂使遗经坠绪,焕然一新。(颜公、顾公、毛公、阎公已见前,均为清初经学大家。元和派有惠周惕,所著曰《诗说》;士奇为周惕子,所著为《易说》、《礼说》、《春秋说》。栋为士奇子,所著为《易例》、《周易述》、《易汉学》、《易大义》、《易微言》、《周易本义辨证》、《古文尚书考》、《明堂大道录》、《说》、《左传补注》、《九经古义》,惠氏三世治经,至栋而益盛。吴中汉学实惠氏一家开之。栋之弟子一为江藩,著《周易述补》、《尔雅小笺》;一为余萧客,著《古经解钩沉》,皆于汉学一派有功后学者也。武进派有庄存与,所著曰《周官记》、《周官说》、《周官说补》、《春秋正辞》四种。述祖为存与从子,所著曰《尚书校逸》、《尚书说》、《毛诗考证》、《周颂古义》、《夏小正考释》、《五经小学述》、《说文古籀疏证》;刘逢禄为述祖弟子,所著曰《尚书今古文集解》、《公羊何氏释例》、《公羊何氏解诂笺》、《论语述何》、《发墨守评》、《箴膏肓评》、《废疾申何》。龚自珍为逢禄弟子,所著曰《婺源三传书》;魏源亦逢禄弟子,所著曰《书古微》、《诗古微》。武进又有古文学派,孙星衍卓然名师,所著曰《周易集解》、《尚书今古文马郑注》、《尚书今古文注疏》、《明堂考》、《魏三体石经考》、《孔子集语》。当时洪亮吉与孙齐名,然亮吉所著《左传诂》,远不如孙之精深。高邮派有王念孙,所著曰《读书杂志》、《广雅疏证》。引之为念孙子,所著曰《经义述闻》、《经传释词》。高邮自创一派,专以形声训诂校勘古书,于是千古沉晦不可解之文词,循其例无不涣然冰释。后有俞樾者私淑之,为《群经平议》,为《诸子平议》,为《古书疑义举例》,而后四部书之讹文脱简,重门洞开。嘉定钱氏大昕,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其说经之文散见《潜研堂文集》中,弟大昭、犹子塘、坫、侗皆深经术。婺源派有江永,所著曰《周礼疑义举要》、《仪礼释例》、《仪礼释宫》、《增注礼记训义释言》、《深衣考误》、《礼书纲目》、《律吕新义》、《律吕阐微》、《春秋地理考实》、《乡党图考》、《群经补义》。戴震为永弟子,所著曰《戴氏遗书》。段玉裁为震弟子,所著曰《经韵楼全书》、《说文解字法》。永之学出于朱子,而震乃操入室之戈。曲阜孔广森所著曰《轩所著书》,孔广林所著曰《孔丛伯遗书》。桐城派始于方苞,所著曰《望溪全集》。刘大为苞弟子。传古文辞而不传经。姚鼐为大弟子,有《左传补注》、《公羊补注》、《谷梁补注》、《国语补注》、《九经说》。桐城方氏说经诸书,源出北宋,再传至鼐,以参合义理考据为宗。仪征派有阮元,所著曰《皇清经解》、《诗书古训》、《车制图解》、《仪礼石经校勘记》、《曾子注释》、《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经籍纂诂》。后有长沙王先谦著《续编皇清经解》,亦能推衍宗风,网罗散佚云。) 乾、嘉之际,海内诗人相望,其标宗旨,树坛坫,争雄于一时者,为沈归愚、袁简斋、翁覃溪三家。袁公诗主性灵,新奇跌宕,不守前人矩,得名最盛,而其品不高。与之齐名者,为蒋苕生、赵瓯北,二家诗真率,袁虽卑视之,论者以为气体尚在其上也。翁公病渔洋末派之流为空调,特拈"肌理"二字,欲以实救虚。然言言证实,亦非诗家正轨,故其时大宗,仍不能不推沈公。(沈公、袁公爵里见前。翁名方纲,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七年成进士,寻授编修,官至内阁学士。精心汲古,宏览多闻,于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皆能抉摘精审,所著《两汉金石记》剖析毫芒。诗宗韩、杜、苏、黄,多至六千余篇。自诸经注疏以及史传之考订,金石文字之爬梳,皆贯澈洋溢于其中,盖真能以学为诗者。蒋名士铨,江西铅山人,乾隆丁丑进士,寻授编修。诗负海内胜名,古诗胜近体,七言尤胜,苍苍莽莽,不主故常。高丽使臣尝赠墨四笏,求其乐府以归。赵名翼,江苏阳湖人,乾隆三十六年成进士,以第三人赐及第。自少游馆阁,与诸名流相酬唱,后游武夷,遍历浙东山水,一发之于诗。归田后,主安定书院,日与朋游故旧赋诗为笑乐。) |
浏览:49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