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项脊轩下项脊生·归有光
明代人物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349号馆文选__归先生文集

附录(一)

归有光

  附录(一)
  
  ○先君述
  
  先君讳某字熙父一字开父世为吴郡人归氏之先与楚同姓重黎之后国于胡是为胡子以氏为姓为归氏当春秋时齐归为鲁昭公母夫人秦汉魏晋迄隋无闻焉至于唐宣公崇敬以文学科名显于世子登登子融三世皆有封爵自天宝历同光百八十年为卿相侍从至今吴人称为着姓焉宋咸淳间罕仁为湖州判官而孙德甫为河南廉访使逮胜国时晹为国子祭酒廉访之后始居昆山太仓之项脊泾洪武初叔度避难走于夜郎筇筰之间赖有神人持护之得不死于是渡江以南复居昆山之城外隍作遗训历叙祖宗之所以艰难辛苦之意以垂示子孙度生仁仁生璇璇为承事郎承事郎生高祖凤凤举成杹甲午进士以射策乙科为城武令不乐仕进即告归家武城公生曾祖绅绅县学生好神仙之学延揽天下方士有所遇得道引之术遂以寿终生祖正蚤游县学屡试不第闭门谢事与里中结社日饮酒高会性坦率未尝与人有所分争社中人莫不敬爱之会 今天子新即位得推恩 敕赠文林郎浙江湖州府长兴县知县祖妣周氏赠孺人河南参政大礼之从姑也正德元年岁在丙寅祖妣始妊数有祥瑞华落更开群鸟毕来朝一日庭有虹起自地曣■〈日昷〉五色属天于是遂举先君焉先君生而颖异少岐嶷年九岁能属文丧祖妣哀毁如礼性醇谨笃学手不释卷每读圣人之书必有所悟年十四试于有司辄取高第时先辈名流一见先君遂叹赏以为不可及是后出试必居第一御史辄以文檄示四方当是之时名巳震三吴间矣是时天下学者专事剽窃之习絺章绘句争以相高而不知六经圣人之旨言向而行背之先君于是悼道之郁滞删述尚书辩礼经悟春秋之微揆诗人之意皆有卓然之见多所论著自宋以来世之儒者往往以文章道德为二甞以为六经圣人之文章而子贡之徒乃仲尼门人之高第以文章与性天道同言而夫子亦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自孟子荀卿著书百余万言而五帝三王之道至今彰明较着此其巳然之明验也于是纵观三代两汉之文徧览诸子百家之言而折衷之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书无所不博而尤好太史公之书每倡其说于学者于是海内慕学之士靡然向风矣初先君娶先妣魏氏光禄寺典簿庠之女太常少卿谥恭蕳公校之从子也恭蕳公为当世名儒学者号为庄渠先生先生创道于星溪之上先君每过其庐必剧谈竟日议论莫能难嘉靖  年始贡于是渡江涉淮泗沂汶之间历河洛济滹沱观大禹之迹考禹贡而辩诸儒之说过邹鲁览孔子之遗风还业成均明年试南都不第又明年张文毅公以翰林出主试事见先君文以为非今世之作者遂欲置之第一以国子生疑他省乃置第二公寻自悔然复自喜以 天子得人为庆云是时名动天下虽岭海穷徼皆知读先君文又明年试南宫不第还先是先妣蚤卒继娶我妣王氏王氏宋魏公之后世居吴淞江滨时其家逋官物无所于出欲以其居鬻人先君即假贷购以全济之于是日读书其中虽家无担石之储意豁如也先妣亲操井臼务耕织奉事舅姑又以供四方之学者先君得相与修明六经表章仲尼之道每谭说当世之务至于 国家兴革废置之间未尝不搤腕叹息也每大吏至必力陈当时之弊时有施行民辄受其利自吴淞江湮塞而三吴水旱不均饥荒荐至田里虚耗盗贼生发黎民愁叹先君以为当今 国家赋敛仰给东南而三吴为东南重地恐一旦有变则为 朝廷心腹之疾不可以不为之所于是作水利书是时海内倾慕者于海虞则有严太保讷瞿侍郎景淳于松江则有林侍郎树声于宜兴则有万侍郎士和于金坛则有曹太史大章于江陵则有李少师春芳于新郑则有高少师拱于蜀则有赵太保贞吉王中丞廷于宗室则有西亭中尉每计偕同事者问知姓名所至皆竦然环立言吾等少诵公文以为异世人不意今日得见往往相目私语张文毅公再为考官每与诸翰林相戒欲得之见先君落第忽忽不乐对客曰吾为 国得士三百人不自喜而以失一士为恨先君谒公于邸第谓先君曰吾阅天下士多矣如子者可谓入水不濡入火不爇者也公辄留就乙科欲有所他处先君辞不肯就终文毅公之世不得第是后翰林诸公以为江南未了之事每试必加意焉自嘉靖辛丑至乙丑凡九试于礼部虽数北意气自若未尝沮丧门生故旧往往起家至大官而先君独沦落于荒江寂寞之滨泊如也嘉靖四十四年始得举进士中朝士大夫莫不以得人为庆自是田野愚夫小童皆有慕学之志而海内枯藁沉溺之徒抵掌而叹息矣 廷试故事皆从翰林所荐时浙江余太史及翰林诸学士皆以第一人见待卷当进呈当事者令校尉故乱其卷遂落三甲榜出天下莫不失望试吏大司空数建言当世之务居京师数月士大夫讲蓻问学者填里门是时 今上在藩邸有中官素爱幸中官故士人知所慕向遣其从子来受业每邀先君私谒于 上先君固谢之私谓其从子曰 王不久当为帝我令归先生见之请为异日地何不可而归先生胶固若此耶每使小黄门来辄拜跳先君必坐受未尝为礼及 今上即位益隆贵先君绝不与通例当外补或劝告就博士先君不肯曰岂以我为诸生不能为吏耶仲尼之教皆以文然如子路冉有其志皆欲得国而治之而子弓游夏之徒多以治邑有称若谓儒者不能为吏则天下之官其谁任之邪遂补浙江湖州府之长兴明年之任于是崇学校修昔贤之祀存名臣之后以友其贤士大夫为吏治以孔子如保赤子心诚求之为训而肴以经术理冤滞出殊死者三十余人纵诬盗六十余人一意抚循不忍施鞭笞而抑损豪强击断无所畏避廷无留狱擒治盗贼湖山中为之肃清纵死囚复来归祷雨事神多所灵异不肯扤敝以阿上官事得其理虽御史亦抗言折之会觐京师署官缘为奸利后事发系狱疑先君害之遂与豪右构谤百端诳惑大吏然终莫得而害也其明年迁邢州司马天下莫不惜之上疏乞致仕中朝士大夫寝不肯上不得巳明年之官时新郑高公移书慰劳曰君宰邑岂弟忠实以百姓之心为心盖汉代之良也然稍得叙迁深以为恨夫道之将废也命鲁之不遇者天即孔孟且安之若夫读书穷理摅其衷噫以成一家之言此则人所不能禁也其官虽专董天郡之马然事多在县不过受成而巳少有纷更民辄受其害先君唯静以镇之日读书衙舍中诸郡县每岁入马于冏寺马一有选下必破数家之产先君移文冏寺悉得准格全济者甚众邢州在京畿三辅之间为四方之孔道得以友教天下士大夫而士大夫之过者莫不见访然未尝不叹息以为屈也往岁 天子稽古礼文建郊丘藉田大射搜狩之典 车驾临幸太学命儒臣侍讲举释奠释菜之礼慨然  先帝元老旧臣于是新郑高公以 东宫师傅少保致政家居征为首相而成都赵公于南京礼部尚书召入内阁二公相与辅政欲图中兴之治方为 天子求贤而以先君为南京太仆寺寺丞寻留侍 文渊阁掌制敕无何即预毜修 世宗皇帝实录呜呼白首为郎署不可谓之遇而得为 天子左右侍从之臣为中朝之所倚重方欲与元老大臣建言天下之务追复 祖宗之法考求帝王之礼俾 国家子唐虞三代之治庶几生平之所论说得见之于行事而遂不幸以殁呜呼痛哉先君为人宽仁大度周人之急奋不顾身以斯道自居优游俟命不肯矫拂然忼慨守节激昂万乘之主挥千金而不顾也当世少年精锐之士重自负荷议论风发方将扬眉瞬目及先君一至则不觉敛祍而退自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屏居江上四方来仕宦者欲见之而不可得其高尚如此甞以为自欧阳永叔苏子瞻以后文章绝响仲尼之道于兹不明每为之感慨叹息焉呜呼先君于积世弛弊之余崛起于科举末学之间倡其说于天下使五百余年不绝如线之统绝而复续嗟乎继二公而起者先君岂真其人哉而卒佷蹇不遇盖不特斯文之不幸抑亦世道之不幸也呼呼岂不痛哉及晚节末路稍得自伸况上有 明天子下有贤宰相臣工百僚忠诚弼亮而不相得 与克臻弘业呜呼岂不痛哉先君生于正德丙寅十有二月二十有四日卒于隆庆卒未初月十有三日享年六十有六妣周氏继母薛氏娶魏氏生男子子一人曰■〈曾羽〉孙夭女子子一人适吴原长卿进士中英之子继娶王氏生男子子三人即不肖子祜子宁隆孙子祜娶刘氏太学生在之女前年卒子宁娶卢氏 部员外楩之女今年卒隆孙夭女子子一人适张栋广东佥事宽之曾孙再娶费氏生男子子三人子骏子慕子萧子骏娶顾氏子慕聘周氏太学生廷望之女大理寺寺丞凤鸣之孙刑部尚书谥康僖公伦之曾孙子萧聘傅氏礼部儒士质之女女子子一人遗腹未字孙男女人珝未聘 聘张氏山东副使意之孙女 未聘孙女三人长适王在 进士炳衡之子翰林院编修同祖之曾孙次适管复泰礼部儒士承时之子山东 布政琪之曾孙次未字呜呼子祜等不肖沦落无似又不孝不能继先人之绪业以阐扬令德于是泣血黾勉稍得叙述先君生平之志及其行事之实以乞于当代之名公书之金石以垂不朽焉
  隆庆壬申仲夏端午不肖孤子子祜谨泣血稽颡述
  
  
 浏览:64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7/10 15:32:4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归有光归先生文集附录(四) (收藏于2014/7/10 15:32:48
归有光归先生文集附录(三) (收藏于2014/7/10 15:32:48
归有光归先生文集附录(二) (收藏于2014/7/10 15:32:48
归有光归先生文集附录(一) (收藏于2014/7/10 15:32:48
归有光附录(三) (收藏于2014/7/10 15:32:48
归有光附录(二) (收藏于2014/7/10 15:32:48
归有光附录(一) (收藏于2014/7/10 15:32:48
归有光归先生外集卷之三十二 诗(十) (收藏于2014/7/10 15:32:48
归有光归先生外集卷之三十二 诗(九) (收藏于2014/7/10 15:32:48
归有光归先生外集卷之三十二 诗(八) (收藏于2014/7/10 15:32:4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李敖归有光:《震川文集》(访问6939次)
林则徐嘉定归有光祠楹联(访问3075次)
陈 益共事“梦鼎堂”——归有光与吴承恩的友谊(访问2769次)
归有光吴山图记(访问2741次)
归有光项脊轩志(访问2534次)
归有光先妣事略(访问2378次)
归有光沧浪亭记(访问1830次)
佚 名归有光小传(访问1776次)
归有光寒花葬志(访问1600次)
归有光归先生外集卷之三十二 诗(十) (访问94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老罗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3 19:44:41
老罗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3 19:32:5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