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医中之圣李时珍
明代人物
87号馆文选__本草纲目__谷部第二十四卷

谷部第二十四卷 谷之三 绿豆

李时珍

  谷部第二十四卷\谷之三
  <篇名>绿豆
  内容:(宋《开宝》)【释名】时珍曰∶绿以色名也。旧本作KT 者,非矣。
  【集解】志曰∶绿豆圆小者佳。粉作饵炙食之良。大者名 豆,苗、子相似,亦能下气治霍乱也。
  瑞曰∶有官绿、油绿,主疗则一。
  时珍曰∶绿豆,处处种之。三、四月下种,苗高尺许,叶小而有毛,至秋开小花,荚如赤豆荚。粒粗而色鲜者为官绿;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绿;皮浓而粉少早种者,呼为摘绿,可频摘也;迟种呼为拔绿,一拔而已。北人用之甚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炒食、 食,磨而为面,澄滤取粉,可以作饵顿糕,荡皮搓索,为食中要物。以水浸湿生白芽,又为菜中佳品。牛马之食亦多赖之。真济世之良谷也。
  【气味】甘,寒,无毒。
  藏器曰∶用之宜连皮,去皮则令人小壅气,盖皮寒而肉平也。反榧子壳,害人。合鲤鱼【主治】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生研绞汁服,治丹毒烦热风疹,药石发动,热气奔豚(《开宝》)。治寒热热中,止泄痢卒 ,利小便胀满(思邈)。浓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除吐逆(《日华》)。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精神,行十二经脉,去浮风,润皮肤,宜常食之。煮汁,止消渴(孟诜)。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宁原)。治痘毒,利肿【发明】时珍曰∶绿豆肉平皮寒,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
  按∶《夷坚志》云∶有人服附子酒多,头肿如斗,唇裂血流。急求绿豆、黑豆各数合嚼食,并煎汤饮之,乃解也。
  【附方】新十一。
  扁鹊三豆饮,治天行痘疮。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用绿豆、赤小豆、黑大豆各一升,甘草节二两,以水八升,煮极熟。任意食豆饮汁,七日乃止。一方∶加黄大豆、白大痘后痈毒初起,以三豆膏治之,神效∶绿豆、赤小豆、黑大豆等分,为末。醋调时时扫涂,即消。(《医学正传》)防痘入眼∶用绿豆七粒,令儿自投井中,频视七遍,乃还。
  小儿丹肿∶绿豆五钱,大黄二钱。为末。用生薄荷汁入蜜调涂。(《全幼心鉴》)。
  赤痢不止∶以大麻子,水研滤汁,煮绿豆食之,极效。粥食亦可。(《必效方》)。
  老人淋痛∶青豆二升,橘皮二两,煮豆粥,下麻子汁一升。空心渐食之,并饮其汁,甚验。(《养老书》)。
  消渴饮水∶绿豆煮汁,并作粥食。(《普济方》)。
  心气疼痛∶绿豆廿一粒,胡椒十四粒。同研,白汤调服即止。
  多食易饥绿豆、黄麦、糯米各一升,炒熟磨粉。每以白汤服一杯,三、五日见效。
  十种水气∶用绿豆二合半,大附子一只(去皮脐,切作两片)。水三碗,煮熟,空心卧时食豆。次日将附子两片作四片,再以绿豆二合半,如前煮食。第三日别以绿豆、附子如前煮食。第四日如第二日法煮食。水从小便下,肿自消。未消再服。忌生冷、毒物、盐、酒六十日,无不效者。(《朱氏集验方》)。
  \x绿豆粉\x【气味】甘,凉、平,无毒。
  原曰∶其胶粘者,脾胃虚人不可多食。
  瑞曰∶勿近杏仁,则烂不能作索。
  【主治】解诸热,益气,解酒食诸毒,治发背痈疽疮肿,及汤火伤灼(吴瑞)。痘疮湿烂不结痂 者,干扑之良(宁原)。新水调服,治霍乱转筋,解诸药毒死,心头尚温者(时珍)。解菰菌、砒毒(汪颖)。
  【发明】时珍曰∶绿豆色绿,小豆之属木者也,通于厥阴、阳明。其性稍平,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浓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但以作凉粉,造豆酒,或偏于冷,或偏于热,能致人病,皆人所为,非豆之咎也。豆粉须以绿色粘腻者为真。外科治痈疽有内托护心散,极言其神效,丹溪朱氏有论发挥。
  震亨曰∶《外科精要》谓内托散,一日至三日进十数服,可免毒瓦斯内攻脏腑。窃详绿豆解丹毒,治石毒,味甘,入阳明,性寒能补,为君。以乳香去恶肿,入少阴,性温善窜为佐。甘草性缓,解五金、八石、百药毒为使。想此方专为服丹石发疽者设也。若夫年老者、病深者、证备者、体虚者,绿豆虽补,将有不胜其任之患。五香连翘汤亦非必用之剂。必当助气壮胃,使根本坚固,而行经活血为佐,参以经络时令,使毒瓦斯外发,此则内托之本意,治施之早,可以内消也。
  【附方】新十二。
  护心散又名内托散、乳香万全散。凡有疽疾,一日至三日之内,宜连进十余服,方免变证,使毒瓦斯出外。服之稍迟,毒瓦斯内攻,渐生呕吐,或鼻生疮菌,不食即危矣。四、五日后,亦宜间服之∶用真绿豆粉一两,乳香半两,灯心同研和匀,以生甘草浓煎汤调下一钱,时时呷之。若毒瓦斯冲心,有呕逆之证,大宜服此。盖绿豆压热下气,消肿解毒。乳香消诸痈肿毒。服至一两,则香彻疮孔中,真圣药也。(李嗣立《外科方》)。
  疮气呕吐∶绿豆粉三钱,干胭脂半钱,研匀。新汲水调下,一服立止。(《普济》)。
  霍乱吐利∶绿豆粉、白糖各二两,新汲水调服,即愈。(《生生编》)。
  解烧酒毒∶绿豆粉荡皮,多食之即解。
  解鸩酒毒∶绿豆粉三合。水调服。
  解砒石毒∶绿豆粉、寒水石等分,以蓝根汁调服三、五钱。(《卫生易简》)。
  解诸药毒已死,但心头温者∶用绿豆粉调水服。(《卫生易简方》)。
  打扑损伤∶用绿豆粉新铫炒紫,新汲井水调敷,以杉木皮缚定,其效如神。此汀人陈氏梦传之方。(《澹寮方》)。
  杖疮疼痛∶绿豆粉,炒研,以鸡子白和涂之,妙。(《生生编》)。
  外肾生疮∶绿豆粉、蚯蚓粪等分。研涂之。
  暑月痱疮∶绿豆粉二两,滑石一两。和匀扑之。一加蛤粉二两。(《简易方》)。
  一切肿毒初起∶用绿豆粉(炒黄黑色),猪牙皂荚一两,为末,用米醋调敷之。皮破者油调之。(邵真人《经验方》)。
  \x豆皮\x【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解热毒,退目翳(时珍)。
  【附方】新一。
  通神散∶治 痘目生翳∶绿豆皮、白菊花、谷精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以干柿饼一枚,粟米泔一盏,同煮干。食柿,日三服。浅者五、七日见效,远者半月见效。(《直指方\x豆荚\x【主治】赤痢经年不愈,蒸熟,随意食之良(时珍。出《普济》)。
  \x豆花\x【主治】解酒毒(时珍)。
  \x豆芽\x【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解酒毒热毒,利三焦(时珍)。
  【发明】时珍曰∶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今人视为寻常,而古人未知者也。但受湿热郁 之气,故颇发疮动气,与绿豆之性稍有不同。
  \x豆叶\x【主治】霍乱吐下,绞汁和醋少许,温服(《开宝》)。
  
 浏览:26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0 15:00:1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堇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水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萝卜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8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干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莱菔 (收藏于2014/6/10 15:00:34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芜菁 (收藏于2014/6/10 15:00: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上下五千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2127次)
李时珍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访问2064次)
佚 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访问2003次)
佚 名李时珍纪念馆(访问1959次)
神农网“医中之圣”李时珍(访问1871次)
佚 名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1772次)
佚 名李时珍与瑞香花(访问1661次)
佚 名古代笑话·名医戏官(访问1575次)
佚 名李时珍寄巧试药性(访问1528次)
佚 名李时珍的研究方法(访问144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柳艾群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3 18:38:29
访客点评9546号文选(评论于2007/12/14 12:26:17
访客我捐了大观本草柯逢时编著原本中南图书馆(评论于2007/8/4 19:58: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