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医中之圣李时珍
明代人物
87号馆文选__本草纲目__草部卷十四卷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酱

李时珍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篇名>酱
  内容:( ,音矩。《唐本草》)【释名】 子(《广志》)、土荜茇(《食疗》)时珍曰∶按∶嵇含云∶ 子可以调食,故谓之酱,乃荜茇之类也,故孟诜《食疗》谓之土荜茇。其蔓叶名扶留藤,一作扶檑,一作浮留,莫解其义。蒌则留字之讹也。
  【集解】恭曰∶ 酱生巴蜀中,《蜀都赋》所谓流味于番禺者。蔓生,叶似王瓜而浓大光泽,味辛香,实似桑椹,而皮黑肉白。西戎亦时将来,细而辛烈。交州、爱州人家多种之,蔓生,其子长大,苗名浮留藤。取叶合槟榔食之,辛而香也。
  颂曰∶今夔川、岭南皆有之。昔汉武帝使唐蒙晓谕南越。越王食蒙以 酱,曰∶西北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武帝感之,遂开 、越 也。刘渊林注《蜀都赋》云∶ 酱缘木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时正青,长二、三寸。以蜜及盐藏而食之,辛香。与苏恭所说大同小异。盖渊林所云乃蜀产,苏恭所云乃海南者尔。今惟贵荜茇而不尚 酱,故鲜有用者。
  李 曰∶《广州记》云∶出波斯国,实状若桑椹,紫褐色者为上,黑者是老不堪。然近多黑色,少见褐者。黔中亦有,形状滋味一般。
  时珍曰∶ 酱,今两广、滇南及川南、渝、泸、威、茂、施诸州皆有之。其苗谓之蒌叶,蔓生依树,根大如箸。彼人食槟榔者,以此叶及蚌灰少许同嚼食之,云辟瘴疠,去胸中恶气。
  故谚曰∶槟榔浮留,可以忘忧。其花实即 子也。按嵇含《草木状》云∶ 酱即荜茇也。
  生于番国者大而紫,谓之荜茇。生于番禺者小而青,谓之 子。本草以 易蒌子,非矣。蒌子一名扶留,其草形全不相同。时珍窃谓 子蔓生,荜茇草生,虽同类而非一物,然其花实气味功用则一也。嵇氏以二物为一物,谓 子非扶留,盖不知扶留非一种也。刘歆期《交州记》云∶扶留有三种∶一名获扶留,其根香美;一名扶留藤,其味亦辛;一名南扶留,其叶青味辛是矣。
  【修治】 曰∶凡采得后,以刀刮去粗皮,捣细。每五两,用生姜自然汁五两拌之,蒸一日,曝干用。
  \x根、叶、子\x【气味】辛,温,无毒。
  时珍曰∶气热味辛,阳也,浮也。
  【主治】下气温中,破痰积(《唐本》)。咳逆上气,心腹虫痛,胃弱虚泻,霍乱吐逆,解酒食味(李 )。散结气,心腹冷痛,消谷(孟诜)。解瘴疠,去胸中恶邪气,温脾燥热(时珍)。
  【附方】新一。
  牙疼∶ 酱、细辛各半两,大皂荚五铤(去子,每孔入青盐烧存性)。同研末。频掺吐涎。(《御药院方》)
  
 浏览:22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0 14:52:5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堇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水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萝卜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8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干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莱菔 (收藏于2014/6/10 15:00:34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芜菁 (收藏于2014/6/10 15:00: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上下五千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2127次)
李时珍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访问2063次)
佚 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访问2002次)
佚 名李时珍纪念馆(访问1957次)
神农网“医中之圣”李时珍(访问1870次)
佚 名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1771次)
佚 名李时珍与瑞香花(访问1660次)
佚 名古代笑话·名医戏官(访问1575次)
佚 名李时珍寄巧试药性(访问1527次)
佚 名李时珍的研究方法(访问144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柳艾群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3 18:38:29
访客点评9546号文选(评论于2007/12/14 12:26:17
访客我捐了大观本草柯逢时编著原本中南图书馆(评论于2007/8/4 19:58: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