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医中之圣李时珍
明代人物
87号馆文选__本草纲目__草部卷十四卷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杜若

李时珍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篇名>杜若
  内容:(《本经》上品)【校正】并入《图经》外类山姜。
  【释名】杜衡(《本经》)、杜莲(《别录》)子姜( 音爪。《药性论》)、颂曰∶此草一名杜衡,而草部中品自有杜衡条,即《尔雅》所谓土卤者也。杜若,即《广雅》所谓楚衡者也。其类自别,古人多相杂引用。故《九歌》云∶采芳洲兮杜若。《离骚》云∶杂杜衡与芳芷。王逸辈皆不分别,但云香草,故二名相混。古方或用,今人罕使,故少有识者。
  【集解】《别录》曰∶杜若,生武陵川泽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弘景曰∶今处处有之。叶似姜而有纹理,根似高良姜而细,味辛香。又绝似旋复根,殆欲相乱,叶小异尔。《楚辞》云∶山中人兮芳杜若,是矣。
  恭曰∶今江湖多有之,生阴地,苗似廉姜,根似高良姜,全少辛味。陶云,似旋复根者,即真杜若也。
  保升曰∶苗似山姜,花黄赤,子赤,大如棘子,中似豆蔻。今出岭南、硖州者甚好。《范子计然》云∶杜衡、杜若出南郡、汉中,大者颂曰∶卫州一种山姜,茎叶如姜,开紫花,不结子,八月采根入药。
  时珍曰∶杜若人无识者,今楚地山中时有之。山人亦呼为良姜,根似姜,味亦辛。甄权注豆蔻所谓 子姜,苏颂《图经》外类所谓山姜,皆此物也。或又以大者为高良姜,细者为杜若。唐时峡州贡之。
  【修治】 曰∶凡使勿用鸭喋草根,真相似,只是味效不同。凡采得根,以刀刮去黄赤皮,细锉,用三重绢袋阴干。临使以蜜浸一夜,漉出用。
  \x根\x【气味】辛,微温,无毒。
  之才曰∶得辛夷、细辛良,恶柴胡、前胡。
  苏颂曰∶山姜∶辛,平,有小毒。
  【主治】胸胁下逆气,温中,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久服益精明目轻身。令人不忘(《本经》)。治眩倒目 ,止痛,除口臭气(《别录》)。山姜∶去皮间风热,可作炸汤。又主暴冷,及胃中逆冷,霍乱腹痛【发明】时珍曰∶杜若乃神农上品,治足少阴、太阳诸证要药,而世不知用,惜哉。
  
 浏览:22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0 14:52:5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堇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水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萝卜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8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干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莱菔 (收藏于2014/6/10 15:00:34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芜菁 (收藏于2014/6/10 15:00: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上下五千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2127次)
李时珍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访问2063次)
佚 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访问2002次)
佚 名李时珍纪念馆(访问1957次)
神农网“医中之圣”李时珍(访问1870次)
佚 名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1771次)
佚 名李时珍与瑞香花(访问1660次)
佚 名古代笑话·名医戏官(访问1575次)
佚 名李时珍寄巧试药性(访问1527次)
佚 名李时珍的研究方法(访问144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柳艾群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3 18:38:29
访客点评9546号文选(评论于2007/12/14 12:26:17
访客我捐了大观本草柯逢时编著原本中南图书馆(评论于2007/8/4 19:58: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