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医中之圣李时珍
明代人物
87号馆文选__本草纲目__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一 自然铜

李时珍

  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自然铜
  内容:(宋《开宝》)【释名】石髓铅。志曰∶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
  【集解】志曰∶自然铜生邕州山岩间出铜处,于坑中及石间采得,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
  颂曰∶今信州、火山军铜坑中及石间皆有之。信州出一种如乱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熏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火山军出者,颗块如铜,而坚重如石,医家谓之 石,用之力薄。采无时。今南方医者说∶自然铜有两三体∶一体大如麻黍,或多方解,累累相缀,至如斗大者,色煌煌明烂如黄金、 石,入药最上。一体成块,大小不定,亦光明而赤。一体如姜石、铁屎之类。又有如不冶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易碎,有黄赤,有青黑,炼之乃成铜也。其说分析颇精,而未尝见似乱丝者。又云∶今市人多以 石为自然铜,烧之成青焰如硫黄者是也。此亦有二、三种∶一种有壳如禹余粮,击破其中光明如鉴,色黄类 石也;一种青黄而有墙壁,成纹如束针;一种碎理如团砂者,皆光明如铜,色多青白而赤少者,烧之皆成烟焰,顷刻都尽。今医家多误以此为自然铜,市中所货往往是此,而自然铜用须火 ,此乃畏火,不必形色,只此可辨也。独孤滔曰∶自然铜出信州铅山县,银场铜坑中深处有铜矿,多年矿气结成,似马屁勃也。色紫重,食之苦涩者是真。今人以大 石为自然铜,误矣。
  承曰∶今辰州川泽中,出一种自然铜,形圆似蛇含,大者如胡桃,小者如栗,外有皮,黑色光润,破之与 石无别,但比 石不作臭气耳,入药用之殊验。
  曰∶石髓铅即自然铜。勿用方金牙,真相似,若误饵之,吐杀人。石髓铅似干银泥,味微甘也。
  时珍曰∶按《宝藏论》云∶自然铜生曾青、石绿穴中,状如寒林草根,色红腻,亦有墙壁。又一类似丹砂,光明坚硬有棱,中含铜脉,尤佳。又一种似木根,不红腻,随手碎为粉,至为精明,近铜之山则有之。今俗中所用自然铜,皆非也。
  【修治】 曰∶采得石髓铅捶碎,同甘草汤煮一伏时,至明漉出,摊令干,入臼中捣了,重筛过,以醋浸一宿,至明,用六一泥泥瓷盒子,盛二升,文武火中养三日夜,才干用盖盖了,火 两伏时,去土研如粉用。凡修事五两,以醋两镒为度。
  时珍曰∶今人只以火 醋淬七次,研细水飞过用。
  【气味】辛,平,无毒。大明曰∶凉。
  【主治】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开宝》)。消瘀血,排脓,续筋骨,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以酒磨服(大明)。
  【发明】宗 曰∶有人以自然铜饲折翅胡雁,后遂飞去。今人打扑损,研细水飞过,同当归、没药各半钱,以酒调服,仍手摩病处。
  震亨曰∶自然铜,世以为接骨之药,然此等方尽多,大抵宜补气、补血、补胃。俗工唯在速效,迎合病患之意,而铜非 不可用,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挟香药热毒,虽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
  时珍曰∶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气活血可尔。
  【附方】新三。
  心气刺痛∶自然铜,火 醋淬九次,研末,醋调一字服,即止。(《卫生易简方》)项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杨仁斋《直指方》)暑湿瘫痪,四肢不能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川乌头(炮)、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酒浸)。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酒下,觉四肢麻木即止。(陆氏《积德堂方》)
  
 浏览:20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0 14:47:3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堇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水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萝卜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8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干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莱菔 (收藏于2014/6/10 15:00:34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芜菁 (收藏于2014/6/10 15:00: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上下五千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2127次)
李时珍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访问2063次)
佚 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访问2002次)
佚 名李时珍纪念馆(访问1957次)
神农网“医中之圣”李时珍(访问1870次)
佚 名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1771次)
佚 名李时珍与瑞香花(访问1660次)
佚 名古代笑话·名医戏官(访问1575次)
佚 名李时珍寄巧试药性(访问1527次)
佚 名李时珍的研究方法(访问144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柳艾群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3 18:38:29
访客点评9546号文选(评论于2007/12/14 12:26:17
访客我捐了大观本草柯逢时编著原本中南图书馆(评论于2007/8/4 19:58: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