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医中之圣李时珍
明代人物
87号馆文选__本草纲目__菜部第二十八卷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五 土菌

李时珍

  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五
  <篇名>土菌
  内容:(《拾遗》)【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杜蕈(《菌谱》)、地蕈(《拾遗》)、菰子(《食物》)、地鸡(《尔雅》)、獐头。
  藏器曰∶地生者为菌,木生者为 。江东人呼为蕈。《尔雅》云∶中馗,菌也。孙炎注云∶地蕈子也。或云地鸡,亦云獐头。
  郭璞注云∶地蕈似钉盖,江东名为土菌,可啖。凡菌从地中出者,皆主疮疥,牛粪上黑菌尤佳。若烧灰地上经秋雨,生菌重台者,名仙人帽,大主血病。
  时珍曰∶中馗神名,又槌名也。此菌钉上若伞,其状如槌及中馗之帽,故以名之。
  【气味】甘,寒,有毒。
  诜曰∶菌子有数般,槐树上者良。野田中者有毒杀人,又多发冷气,令人腹中微微痛,发五脏风,拥经脉,动痔病,令人昏昏多睡,背膊四肢无力。
  藏器曰∶菌,冬春无毒,夏秋有毒,有蛇、虫从下过也。夜中有光者,欲烂无虫者,煮之不熟者,煮讫照人无影者,上有毛下无纹者,仰卷赤色者,并有毒杀人。中其毒者,地浆及粪汁解之。
  颖曰∶凡煮菌,投以姜屑、饭粒,若色黑者杀人,否则无毒。
  时珍曰∶按∶《菌谱》云∶杜蕈生土中,与山中鹅膏蕈相乱。俗言毒 之气所成,食之杀人。
  甚美有恶,食肉不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凡中其毒者,必笑不止。解之以苦茗、白矾,酌新水并咽之,无不立愈。又按∶杨士瀛《直指方》云∶广南人杀毒蛇,覆之以草,以水洒之,数日菌生。采干为末,入酒毒人。遇再饮酒,毒发立死。又陈氏《拾遗》云∶南夷以胡蔓草毒人至死,悬尸于树,汁滴地上,生菌子收之,名菌药,毒人至烈。此皆不可不知,故并记之。马勃亦菌类,见草部。
  【主治】烧灰,敷疮疥(藏器)。
  【附方】新一。
  疔肿∶黑牯牛撒粪石上,待生菌子,焙干, 草等分为末。以竹筒去两头,紧缚,合住疔上。用水和末一钱,入筒内。
  少顷沸起,则根拔出。未出,再作二、三次。(《医学正传》)。
  【附录】鬼盖 《别录》有名未用曰∶味甘,平,无毒。主小儿寒热痫。丛生垣墙下,赤色,旦生暮死。一名地盖。
  弘景曰∶一名朝生,即今鬼伞也。
  藏器曰∶一名鬼屋。生阴湿处,如菌,其盖黑而茎赤。和醋,敷肿毒、恶疮、马脊肿。
  杜正伦曰∶鬼伞有小毒。夏日得雨,聚生粪堆,见日即消黑。
  时珍曰∶此亦土菌之类,朝生夕死者。烧灰治疔肿,以针刺破四边,纳灰入内,经宿出根。
  
 浏览:17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0 14:36:3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堇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水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萝卜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8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干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莱菔 (收藏于2014/6/10 15:00:34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芜菁 (收藏于2014/6/10 15:00: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上下五千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2153次)
李时珍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访问2112次)
佚 名李时珍纪念馆(访问2035次)
佚 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访问2029次)
神农网“医中之圣”李时珍(访问1895次)
佚 名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1827次)
佚 名李时珍与瑞香花(访问1694次)
佚 名古代笑话·名医戏官(访问1615次)
佚 名李时珍寄巧试药性(访问1583次)
佚 名李时珍的研究方法(访问147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柳艾群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3 18:38:29
访客点评9546号文选(评论于2007/12/14 12:26:17
访客我捐了大观本草柯逢时编著原本中南图书馆(评论于2007/8/4 19:58: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