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医中之圣李时珍
明代人物
87号馆文选__本草纲目__菜部第二十八卷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三 冬瓜

李时珍

  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三
  <篇名>冬瓜
  内容:(《本经》上品)【校正】今并入白瓜子。
  【释名】白瓜(《本经》)、水芝(同上)、地芝(《广雅》)。
  志曰∶冬瓜经霜后,皮上白如粉涂,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而子云白瓜子也。
  时珍曰∶冬瓜,以其冬熟也。又贾思勰云∶冬瓜正二、三月种之。若十月种者,结瓜肥好,乃胜春种。则冬瓜之名或又以此也。
  《别录》曰∶冬瓜,原附于《本经》瓜子之下。宋《开宝本草》加作白瓜子,复分白冬瓜为《别录》一种。遂致诸注辩说纷纷,今并为一。
  【集解】《别录》曰∶白瓜子生嵩高平泽,冬瓜仁也。八月采之。
  颂曰∶今处处园圃莳之。其实生苗蔓下,大者如斗而更长,皮浓而有毛,初生正青绿,经霜则白粉。人家多藏蓄弥年,作菜果。入药须霜后取,置之经年,破出核洗,燥乃擂取仁用之。亦堪单作服饵。
  时珍曰∶冬瓜三月生苗引蔓,大叶团而有尖,茎叶皆有刺毛。六、七月开黄花,结实大者径尺余,长三、四尺,嫩时绿色有毛,老则苍色有粉,其皮坚浓,其肉肥白。其瓤谓之瓜练,白虚如絮,可以浣练衣服。其子谓之瓜犀,在瓤中成列。霜后取之,其肉可煮为茹,可蜜为果。其子仁亦可食。盖兼蔬、果之用。凡收瓜忌酒、漆、麝香及糯米,触之必烂。
  \x白冬瓜\x【气味】甘,微寒,无毒。
  弘景曰∶冷利。
  【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别录》)。
  捣汁服,止消渴烦闷,解毒(弘景)。益气耐老,除心胸满,去头面热(孟诜)。消热毒痈肿。切片摩痱子,甚良(大明)。利大小肠,压丹石毒(苏颂)。
  【发明】诜曰∶热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煮食练五脏,为其下气故也。欲得体瘦轻健者,则可长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
  宗 曰∶凡患发背及一切痈疽者,削一大块置疮上,热则易之,分散热毒瓦斯甚良。
  震亨曰∶冬瓜,性走而急。寇氏谓其分散热毒瓦斯,盖亦取其走而性急也。久病者、阴虚者忌之。孙真人言∶九月勿食,令人反胃。须被霜食之乃佳。
  诜曰∶取瓜一颗,和桐叶与猪食之,一冬更不要与诸物食,自然不饥,长三、四倍也。
  【附方】旧七,新七。
  积热消渴∶白瓜去皮,每食后吃三、二两,五七度良。(孟诜《食疗》)。
  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湿地中,一月取出,破开取清水日饮之。或烧熟绞汁饮之。
  (《圣济总录》)。
  消渴骨蒸∶大冬瓜一枚去瓤,入黄连末填满,安瓮内,待瓜消尽,同研,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煎冬瓜汤下。(《经验》)。
  产后痢渴∶久病津液枯竭,四肢浮肿,口舌干燥。用冬瓜一枚,黄土泥浓五寸,煨熟绞汁饮。亦治伤寒痢渴。(《古今录验》)。
  小儿渴利∶冬瓜汁饮之。(《千金》)。
  小儿 病,寒热如疳∶用冬瓜、 蓄各四两,水二升,煎汤浴之。(《千金方》)。
  婴孩寒热∶冬瓜炮熟,绞汁饮。(《子母秘录》)。
  水病危急∶冬瓜不拘多少,任意吃之,神效无比。(《兵部手集》)。
  十种水气,浮肿喘满∶用大冬瓜一枚,切盖去瓤,以赤小豆填满,盖合签定,以纸筋泥固济,晒干,用糯糠两大箩,入瓜在内,煨至火尽,取出切片,同豆焙干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汤下,日三服,小便利为度。(《杨氏家藏方》)。发背欲死∶冬瓜,截去头,合疮上。瓜烂,截去更合之。瓜未尽,疮已小敛矣。乃用膏贴之。(《肘后方》)。
  痔疮肿痛∶冬瓜煎汤洗之。(《袖珍方》)。
  马汗入疮∶干冬瓜烧研,洗净敷之。
  食鱼中毒∶冬瓜汁饮之,良。(《短剧方》)。
  面黑令白∶冬瓜一个,竹刀去皮切片,酒一升半,水一升,煮烂滤去滓,熬成膏,瓶收。
  每夜涂之。(《圣济总录》)\x瓜练\x(瓤也)【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绞汁服,止烦躁热渴,利小肠,治五淋,压丹石毒(甄权)。
  洗面澡身,去 ,令人悦泽白皙(时珍)。
  【附方】新二。
  消渴烦乱∶冬瓜瓤(干者)一两,水煎饮。(《圣惠方》)。
  水肿烦渴∶小便少者。冬瓜白瓤,水煎汁,淡饮之。(《圣济总录》)\x白瓜子\x《别录》曰∶冬瓜仁也。八月采之。
  【正误】恭曰∶此甘瓜也。甘字似白字,后人误写耳。当改从甘字。
  志曰∶《本草》注∶白瓜子,冬瓜仁也。苏氏所言,殊为孟浪。且甘瓜即甜瓜,亦有青、白二种。其子色黄,主疗与冬瓜全异。但冬瓜经霜有白衣,其子亦白,白瓜之号因斯而得。
  况诸方惟用冬瓜子,不见用甘瓜子者。苏说不可凭也。
  【气味】甘,平,无毒。
  《别录》曰∶寒。久服寒中。
  【主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本经》)。除烦满不乐。可作面脂(《别录》)。去皮肤风及黑 ,润肌肤(大明)。治肠痈(时珍)。
  【发明】颂曰∶冬瓜仁,亦堪单作服饵。又研末作汤饮,及作面脂药,并令人颜色光泽。
  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采瓜犀以为面脂。即瓜瓣也。亦堪作澡豆。
  宗 曰∶服食方亦稀用之。
  【附方】旧四,新四。
  服食法∶取冬瓜仁七升,以绢袋盛,投三沸汤中,须臾取曝干,如此三度,又与清苦酒渍之一宿,曝干为末,日服方寸匕。令人肥悦明目,延年不老。又法∶取子三五升,去皮为丸,空心日服三十丸。令人白净如玉。(孟诜《食疗》)。
  补肝明目,治男子五劳七伤,明目。用冬瓜仁,方同上。(《外台秘要》)。悦泽面容∶白瓜仁五两,桃花四两,白杨皮二两,为末。食后饮服方寸匕,日三服。欲白加瓜仁,欲红加桃花。三十日面白,五十日手足俱白。一方有橘皮,无杨皮。(《肘后方》)。多年损伤,不瘥者∶瓜子末,温酒服之。(孙真人方)。
  消渴不止,小便多∶用干冬瓜子、麦门冬、黄连各二两,水煎饮之。冬瓜苗叶俱治消渴,不拘新干。(《摘玄方》)。
  男子白浊∶陈冬瓜仁炒为末,每空心米饮服五钱。(《救急易方》)。
  女子白带∶方同上。
  \x瓜皮\x【主治】可作丸服,亦入面脂(苏颂)。主驴马汗入疮肿痛,阴干为末涂之。又主折伤损痛(时珍)。
  【附方】新二。
  跌扑伤损∶用干冬瓜皮一两,真牛皮胶一两,锉入锅内炒存性,研末。
  每服五钱,好酒热服。仍饮酒一瓯,浓盖取微汗。其痛即止,一宿如初,极效。(《摘玄方》)。
  损伤腰痛∶冬瓜皮烧研,酒服一钱。(《生生编》)\x叶\x【主治】治肿毒,杀蜂,疗蜂叮(大明)。
  主消渴,疟疾寒热。又焙研,敷多年恶疮(时珍)。
  【附方】新一。
  积热泻痢∶冬瓜叶嫩心,拖面煎饼食之。(《海上名方》)\x藤\x【主治】烧灰,可出绣黥。煎汤,洗黑 并疮疥(大明)。捣汁服,解木耳毒。煎水,洗脱肛。烧灰,可淬铜、铁,伏砒石(时珍)。
  
 浏览:21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0 14:36:2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堇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水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萝卜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8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干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莱菔 (收藏于2014/6/10 15:00:34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芜菁 (收藏于2014/6/10 15:00: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上下五千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2153次)
李时珍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访问2114次)
佚 名李时珍纪念馆(访问2035次)
佚 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访问2029次)
神农网“医中之圣”李时珍(访问1895次)
佚 名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1827次)
佚 名李时珍与瑞香花(访问1694次)
佚 名古代笑话·名医戏官(访问1615次)
佚 名李时珍寄巧试药性(访问1583次)
佚 名李时珍的研究方法(访问147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柳艾群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3 18:38:29
访客点评9546号文选(评论于2007/12/14 12:26:17
访客我捐了大观本草柯逢时编著原本中南图书馆(评论于2007/8/4 19:58: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