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恩泽圆__司马光 砸破缸
恩泽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63号馆文选__温公日记

温公日记(下)

司马光

  温公日记(下)
  
  己未,京西同巡辖斗门太常博士侯叔献、著作佐郎杨汲并权都水监丞,专提举沿汴淤溉民田。先是,或言祥符、中牟之民以淤田故大被水患,上问王安石,安石谓初不闻此。上乃遣内侍往视,还言民甚便淤田,而水患盖无有,且言汲等皆尽力。上复以语安石,安石曰:“今岁功绪未就,都水不协心故也。”且言来岁兴作之方,因命汲等并兼都水。
  时贼又筑堡于庆州荔原堡北,曰闹讹,在境外二十余里,及闻延州堡败,亦止不筑,申牙头求罢,而兵留境上。蕃部巡检李宗谅地近敌堡,害其佃作,乃帅众千余人,与贼战于闹讹。李复圭使钤辖李信等助之,信按兵堡中不出。宗谅战不利,还趋堡,信开门执剑拒之曰:“经略命:敢入堡者斩。”宗谅还战皆没。复圭责信等观望,信等惧,丁未,引兵三千往十二盘击贼。十二盘亦在境外,非汉地也。信等先射,敌曰:“我与宗谅有仇,不与汝宋兵战。”信曰:“宗谅亦我熟户也。”复射之。敌曰:“汝直欲战也?”乃纵两翼围之,且令曰“杀兵勿杀将”,又开围一角,使信等得逃去。朝廷闻之,命复圭酬赛。复圭使其将梁从吉等别破金汤、白豹、兰浪、萌门、和市等寨,赐复圭诏奖谕。七月壬寅,复圭又使其将李克忠袭金汤,贼伏兵冲之,断而为二,克忠东出延州,以余众还。是月壬申,贼遂举国入寇。
  带御器械程迁七资,赏开御河之劳也。先是,永济河自武城东趋永静军,后为黄河所截,北趋长芦泊。前岁又为黄河所阏。会地震,李村口决,北趋五千渠。至是,黄河东行,复开之,复循黄河故道趋永静军。
  诏御史台定夺李定合与不合追服所生母丧。定既分析,上遂欲除定官如何?曾公亮:“不可,定未尝追服,当令礼官定夺。”王安石曰:“礼官陈荐今为长,岂可使礼官定夺?”乃送御史台。
  斩环庆路钤辖李信、庆州东路都巡检刘甫。初,夏人以兵十万筑垒于其境内,李复圭出阵图、方略授信、甫及监押种咏,使自荔原堡约时日袭击。信等如其教,未至贼营,贼兵大至。信等众才三千,与战不利,多所失亡,退走荔原堡。复圭急收前所付阵图、方略,执信等付宁州,命州官李昭用劾以违节制。咏以庾死。狱成,信等伏诛,荔原堡都监郭贵坐不策应,除名,免刺面,决配广南牢城。于是,王安石白上,言复圭斩李信事甚当。上曰:“文彦博、冯京皆不以为然。朕谓彦博等:卿且置官职,试以人命观之,信所陷至八百人,如何反不死乎?”其实夏人初不犯汉地,复圭徼幸边功,致信等败戮,人皆冤之。
  辛巳,环庆路都监、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高敏,钤辖、皇城使郭庆,经略司指使、三班借职魏庆宗、秦勃,并为敌所杀。初,敌声言赍百日粮趋延,敏屡白李复圭曰:“兵家声东击西,兼环庆尝破金汤、白豹等寨,衅隙已深,不可不备。”已而秉常果以三十万趋环庆。副都总管杨遂驻兵大义寨,令敏为先锋将。敌夺大顺城水寨,攻围愈急,敏力战通路,自寅至午,且战且前,斩获颇多,至榆林,援兵不至,中流矢死。敌屯榆林,距庆州四十里,游骑至城下,陕右大震,积九日,敌乃退。
  初,遣使提举常平仓贷青苗钱,陆诜言:“川陕四路与内地不同,刀耕火种,民食常不足,至种芋充饥。今本路省税料折已重,蜀民轻侈,不为积蓄,万一岁俭,不能偿官,适陷民于死地,可哀。愿罢四路使者,如其故便。”并言:“差役、水利事,皆不当改为。”其后,卒罢三路之使,独置成都府路提举官一员。
  同判司农事吕惠卿言:“淳化中,都下初置常平仓,贱籴贵发。至景德中,差开封府浚仪知县监仓事。祥符六年,始以两县常平仓并为在京常平,其斛斗经二年即支充军粮,贸易新好充见在数,其法实为民利。而其后籴粜之政久不行,文字本末随亦废坠。今常平封桩米至五十二万石,但寄积在京仓界,惟据逐界每月具见在数申寺,而朝廷初无发敛之政,甚可惜也。欲乞遇价稍贵即出之,贱即以其钱籴之,如淳化中故事。”于是中书请以司农见桩管米指射新好者贸易,仍与开封府界斛斗通融支用。从之。惠卿是日以父丧去位。
  初,陈升之既与王安石忤,安石数侵辱之。升之不能堪,称疾卧家逾百日,求解政事,不许。辛卯,复求入见,有旨再拜而已,仍令扶至殿门。
  癸巳,著作佐郎、编修中书条例曾布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王安石常欲置其党一二人于经筵,以防察奏对者。吕惠卿既遭父丧,安石未知腹心所托。布巧黠善迎合,安石悦之,故以布代惠卿入侍经筵。布资序甚浅,人尤不服,而布亦固辞,卒罢之。
  庚子,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曾公亮为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仍五日一奉朝请。公亮初荐王安石可大用,及同执政,知上方向安石,阴助之,而外若不与同者。置条例司,更张众事,一切听之。每遣其子孝宽与安石谋议,至上前无所异。于是,上益专信任安石。安石以其助己,深德之,故推尊公亮而沮抑韩琦。御史至中书争论青苗事,公亮俯首不答,安石厉声与之往反。由是言者亦以安石为专,而公亮不预也。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朝廷,公亮曰:“上与安石如一人,此乃天也。”然安石犹以公亮不尽同己,数加毁訾。公亮虽屡乞致仕,上辄留之,公亮去亦弗勇,安石党友尤疾之。上御集英殿册进士,午漏,上移御需云便坐,延辅臣赐茶,公亮陟降殿陛,足跌仆于地,上遽命左右掖起之。明日,以告病连乞致仕,于是乃听公亮罢相。
  诏转对官所言有可行者,特加甄奖。
  熙宁三年十月初九日,武举除奉职九人,借职七人,差遣殿侍四人,借职王褒迁右班殿直,康大同迁奉职,减三年磨勘者一人,黜者一人,传义下吏者二人。时人言武举不合格,推恩优于贤良方正入第三等者。试法官,合格者五人,皆选人,一人除详断官,四人候有阙与差。
  职方员外郎邓绾为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公事。绾故名维清,双流人,举进士高第,累迁宁州通判。上书言:“陛下得伊吕之佐,作青苗、免役钱等法,百姓无不歌舞圣泽。臣以所见宁州观之,知一路;一路观之,见天下皆然。此诚不世之良法,愿陛下坚守行之,勿移于浮议也。”又与王安石书及颂。安石大喜,白于上,使乘ㄞ诣阙,又累诏趣之。比至,上使数人迎于中牟、八角、顺天门讠候之。抵暮,入门就舍。讠候者夜飞奏,于右掖门窍中进入。诘旦,召对。时庆州方有夏寇,绾进呈边事。上问:“识王安石否?”曰:“不识。”上曰:“今之古人也。”又问:“识吕惠卿否?”曰:“不识。”上曰:“今之贤人也。”绾退,见安石,欣然如旧交。安石问:“家属俱来乎?”绾曰:“承急召,未知所使,不敢俱来。”安石曰:“何不俱来?君不归故官矣。”后数日,值安石致斋,陈升之与冯京以绾知边事,奏除知宁州。绾闻大恨,公语朝士曰:“急召我来,乃使我还知宁州也?我已语介甫。”甚不平。朝士问曰:“君今当作何官?”绾曰:“我不失作馆职。”或问:“君得无为谏官乎?”绾曰:“正自可以为之。”明日,果有此命。绾自至京师,不敢与乡人相见,乡人皆笑骂,绾曰:“笑骂从汝笑骂,好官我须为之。”寻又命绾兼编修中书户房条例。
  十一月十三日,押班李若愚广西勾当公事,交趾叛将有率众来降者,若愚曰:“此不可受,可以遥决,不必往彼也。”二十一日,太博陈箴换西阁副使、知彬州,李若愚更不知广西,只令箴体量边事。
  折继世以绥州功除左骐骥使、果州团练使,赏赐无算。去岁病风,以御药使医傅守视。继世迎妖人马志诚,欲奉之发兵据青涧城,指挥使拓跋忠谏使止之,因下狱案验,久不决。子华至延州,斩志诚等二十余人,以继世有功,不问。
  端明殿学士、尚书左丞王素为工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致仕,上亟从之。王安石言:“宜且降诏不允。”上曰:“素今在此,实知其病,便令致仕,何伤?”安石曰:“无伤也。”故事,致仕者例不带职。王安石以为,致仕者,致其职事于君,无落职之理。故皆以本职致仕,自王素始。
  王安石为政,欲理财富国,人言财利者辄赏之。旧制,太府寺造斗升,用火印,颁于天下诸州卖之;禁民私造升斗,其法甚严。熙宁四年,诏自今官司止卖印板,令民自造升斗,以省钉钅之费。于是量法坏矣。又民侯氏世于司天监请历本印卖,民间或更印小历,每本直一二钱。至是尽禁小历,官自印卖大历,每本直钱数百,以收其利。又京东提刑王居卿上言:“天下官酒务皆令作连灶,以省薪苏。”朝廷从之,画图颁于天下。又有班行上言:天下马铺每匹令日收粪钱一文,亦行之。其营利如此,而城绥州,筑罗兀城,散青苗钱,所用官钱动以数十百亿计。
  刘挚为检正官,介甫将黜富公,挚数谏止之,由是出为御史,富公竟坐夺使相。挚上言:“亳州簿尉典级等,皆坐不散青苗钱被劾,以前宰相所为,岂此曹所能制?”由是簿尉以下特宥之。当是时,挚在台谏中最为敢言者。
  知杂邓绾劾奏,富公除汝州,不肯之官,求西京养疾,跋扈不尊诏命。又言:“富公昔与刘沉书求汲引,云:‘愿衔环顾印,以报厚德。’弼昔欲以禽虫事执政,今耻以人臣事陛下,宜付之请室,赐以上刑。”上以其言险讠皮,寝不报。
  去岁新堤第四埽先决;顷之,第五埽又决,第四埽水更微。程于嫩滩水上叠塞四水口,自知不测,未几咽凌水盛,第四水口复决。忧惧而卒。
  夔路有保塞民捍御蛮寇,其酋领得理词讼,擅决罚,由是大富。州县提辖侵渔不已,其酋不堪命,遂寇略居民。转运使张诜等发兵讨击,诛杀甚众。邓绾上言:“生蛮所以不能为蜀患者,以此民为之藩鄣。今诜等多杀不辜,以为己功,异日蛮必为患。”诜尝事介甫于常州,善遇之,乃命章往体量。还,言:“其酋纵横日久,或刳孕妇,或探人心而食之,诛之甚当。”于是,二漕皆迁官加职。
  杨绘改知郑州,仍押出门。
  七月二十三日,有旨自今供奉官以下皆免常朝。祖宗时,供奉官等皆取将帅子弟为之,天子择其才者使将命四方,有能办事则稍加进拔,故曰奉朝请,侍廷中,谓之使臣。自后得之者浸多,及今八千人,任使不复如往时,而朝请如故。贫者或徒步泥中,至禁门,赁公服靴笏而入;富者以钱赂阁门,不来,亦不问。其徒甚以为患,故免之。
  庆卒之变,密札下经略司,应捉杀到叛卒妻子,并配诸州为奴婢。经略司誊下州牒,漏“捉杀到”三字,知州张靖以为招降者妻子岂可亦从孥戮,再申经略司。经略司令主者陈首下州改正,靖因奏其状而不言已改正。介甫以盐法事恶靖,以为倾险,欲直除水部员外分司。当事请先案实,乃命章制勘,谢景温以文书证明,靖由是得免。
  九月初四日,张观文判南京留台。安道素与介甫不善,上初即位,人荐介甫之贤者甚众,上访于安道,安道曰:“是人有虚名而无实用,晋之王夷甫。若果用之,恐败天下风俗。”介甫闻而衔之。故安道以参知政事丁父忧,服除而不复旧位,知陈州,内不自安,故称疾而去。
  齐恢温厚长者,而不偏倚。先知审刑,议谋杀人许首事,恢以为不可,守之甚坚,时人称之。
  前宣州旌德尉王上殿,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介甫之子也,进士及第,好高论,父常与之议大政,时人谓之“小圣人”。张仲成曰:“当世荐有经济之方,今抱疾,陛下宜速召对,与论天下事。”故有是命。
  郑毅夫提举鸿庆宫。初,介甫恶滕元发,以毅夫为元发党,毅夫自杭移青得疾,一臂不能举,因而罢之。
  才元、子容得外官,胜之以故事饯之,和叔、曾布皆不赴。明日,中书送舍人院吏于京府杖之,曰:“何为擅用官钱饯外官?”中书熟状,董毡以明堂恩加光禄大夫、食邑二千户。学士院奏:董毡旧阶特进,食邑二千五百户。上以让中书曰:“非学士院觉举,几为外国笑。”其检正官皆上簿,堂吏皆责降。由是诸检正皆怒责胜之,以不申堂而直奏,罢直院。
  诸直讲尽代去,以旧国子监为内舍,武成王庙为外舍,锡庆院为上舍。上舍生百员,内舍倍之,外舍无限员。凡入学者,先就外舍,每春秋考试,合格者升之内舍,内舍升之上舍。上舍若有秀出者,中书覆试除官,且令在学,遇直讲或外州教授有阙则补之。又以朝集院为锡庆院,天圣尼院为朝集院。
  席汝明曰:沈辽素为介甫所厚,尝对人窃议新制是非,介甫闻之,立冲替。
  熙宁五年正月,有旨令曾布撰诏书付直史馆,进从来所解经义,委太学编次,以教后生。
  是月,命皇城司卒七千余人巡察京城,谤议时政者收罪之。
  上密谕陕漕张诜,便除所招庆卒。诜既去,谏官张琥言:“既赦而复诛之,何以信后?”上怒,诘琥从何得此语,琥云风闻,又云得之李定,又云得之理大丞沈迈、著作陈大顺,又云得之苏液。液,诜婿也。上怒其语异同,故夺三职,且使鞫问。诜密以语之介甫,欲为三人之地,建言:“若加穷核,密语必布,使降卒反侧,非宜。”乃令陈大顺所言为虚语以诳。定云介甫素善待苏液,尤不欲罪之,乃讽法官驳案,更令沈衡鞫之,归,而衡鞫李德刍,改命祝谘鞫之。德刍亦介甫所左右也。
  刘仲通言:上密与张诜谋伐夏,介甫漏之,张琥谏,上怒,推迹所从来。介甫惧,使章语陈大顺引虚,己受其无咎,大顺许诺。己而恐介甫不能庇,乃翻云:“使我去然。”故并付祝谘鞫之。
  范百禄言:上怒张琥,疑中书佑之,使密院诘问,既又下台鞫问,辞与密院异同,但令陈大顺独承卤莽,故又使祝谘鞫之。
  同管勾福建路常平等事、著作佐郎曾默为太子中允、权发遣本路转运判官,以行青苗、助役法有功,故特迁之。
  熙宁四年十月十三日,吴积曰:嵬名山弟亡在折继世所,继世以种谔夜引兵抵其居土窟中,使其弟叩门呼曰:“官军大集,兄速降,不则灭族。”名山使内其手扪之,少一指,信之,遂牵数千户二万余口降。已而见官军少,大悔之。名山今为供备使、高州刺史。
  又继世以绥州功除骐骥使、果州团练使,赏赐无算。去岁病风,赐以御药,使医守视。继世迎妖人马志诚,欲奉之发兵据青涧城,指挥使拓拔忠谏捕之,因下狱案验,久不决。子华至延州,斩志诚等二十余人,以继世有功不问。赵Ι奏以团练致仕,迁之华州,悉散其部落于诸族。嵬名山之众稍稍亡去,今在者才百余口。
  初建东宫,英宗命以蔡亢为詹事,韩琦因荐王陶,文彦博私谓琦:“盍止用亢?”琦不从,遂并用二人。及琦为陶所攻,彦博谓琦曰:“颇记除彩率狈?”琦大愧,曰:“见事之晚,真宜受挞。”
  乐道之与长文哄也,秉国、曼叔、彦先更上殿言。乐道出,秉国亦求出,命知颍州。
  翰林书待诏请春词,以立春日剪贴于禁中门帐。皇帝阁六篇,其一曰:“漠然天造与时新,根着浮流一气均。万物不须雕刻巧,正如恭己布深仁。”皇后阁五篇,其一曰:“春衣不用蕙兰薰,领缘无烦刺绣纹。曾在蚕宫亲织就,方知缕缕尽辛勤。”夫人阁四篇,其一曰:“圣主终朝亲万几,燕居专事养希夷。千门永昼春岑寂,不用车前插竹枝。”
  其母素微,生寿昌岁余,遣出之。
  
 浏览:129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3 10:24:4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司马光司马光传(七) (收藏于2014/6/18 11:28:40
司马光司马光传(六) (收藏于2014/6/18 11:28:40
司马光司马光传(五) (收藏于2014/6/18 11:28:40
司马光司马光传(四) (收藏于2014/6/18 11:28:40
司马光司马光传(三) (收藏于2014/6/18 11:28:40
司马光司马光传(二) (收藏于2014/6/18 11:28:40
司马光司马光传(一) (收藏于2014/6/18 11:28:39
司马光家范卷十 舅甥/舅姑/妇妾/乳母(五) (收藏于2014/6/18 11:28:39
司马光家范卷十 舅甥/舅姑/妇妾/乳母(四) (收藏于2014/6/18 11:28:39
司马光家范卷十 舅甥/舅姑/妇妾/乳母(三) (收藏于2014/6/18 11:28:3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上) (访问2780次)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三(下) (访问1452次)
司马光西 江 月(访问1420次)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下) (访问1408次)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下) (访问1339次)
司马光温公日记(下) (访问1296次)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五(上) (访问1226次)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上) (访问1094次)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访问1084次)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四(下) (访问950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恩泽圆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