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德邻拒绝亲事 一九四七年,刘胡兰牺牲时年仅十五岁。但在她短暂的生命里,曾有过两次订婚的经历和一段真正的恋情。牺牲后,又经历过一场冥婚。一九四六年二月的一天,胡文秀把刘胡兰叫过来含笑问她:“胡兰子,你也不小了,想不想找个婆家?” 原来是邻村小伙陈德邻的父亲托人来提过亲了。刘胡兰没吭声,脑海里却闪现出了陈德邻的模样。他从小劳动好,思想进步,又在县上参加了革命工作。刘胡兰对他印象不错,便在心里同意了。 可是,陈德邻对这宗亲事压根儿还不知道,他已经在外面自由恋爱了。 一天,陈德邻从县上回来了。当他父亲把与刘胡兰订亲的事告诉他后,他一时愣住了。 第二天,陈德邻主动约刘胡兰来到村外,向刘胡兰说明情况,两人友好地商定各自回家劝说父母,解除婚约。 这年六月,由于工作出色,刘胡兰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第二次订亲亦告吹 秋日的一天又有人为刘胡兰提亲来了。小伙子是邻居白家的大儿子白梅,白梅性情和善,长得不错。因而,刘胡兰低着头对媒人说出了两个字“可以”,便不好意思地跑走了。 参加革命时间很短且刚刚入党的刘胡兰,还不知道订婚这件事也应该先向党组织请示报告。事后,当她向入党介绍人且是其直接领导人的吕雪梅大姐提起订婚的事时,吕雪梅拉着她的手说:“当一个共产党员要订婚的时候,那一定要考虑一下对方的政治条件,起码要求对方是一个没有政治问题的人。”虽然白梅没有任何特殊的政治关系,但由于当时他在太谷县当学徒,刘胡兰并不了解真实情况,便提出了退婚的要求。 自订终身 刘胡兰也曾有过一个恋人,名王本固。那是一九四六年十月间,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了所谓“重点进攻”。一时间文水等地战争阴云密布。 在战斗中,八路军十二团三营三连连长王本固同志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养伤。刘胡兰把他安置在一个军属家里,布置了几个可靠的妇女照顾,自己也常去为王本固做饭、敷药。 在照料王本固期间,接触多了,两人产生了爱情。 刘胡兰的伙伴金仙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对他俩说:“你们俩很好,是不是谈一谈婚姻问题! ”王本固说:“大敌当前,战争环境险恶,我怕连累了胡兰,不能这样做。” 刘胡兰则表示:“这没有什么,一两年以后,也可以。我现在年纪小,也不需要马上结婚。” 之后,他俩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王本固把一条毛毯、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刘胡兰家,算是订亲的礼物。 王本固伤好归队时,刘胡兰依依不舍地送到村口。王本固掏出一块小手帕说:“送给你作个纪念吧。”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俩的永诀。 怀念旧侣 毕竟王本固难以忘怀云周西村人民及刘胡兰对他无私的帮助和照料。是为了纪念,还是为了什么,王本固执意在云周西村找了一个对象。他和那位叫贺奴儿的姑娘结婚时,还邀请了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参加婚礼。 一九五七年,在纪念刘胡兰烈士牺牲十周年的时候,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校军官的王本固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一篇纪念刘胡兰的文章。 刘胡兰就义三十周年的日子,王本固专程到文水县参加了纪念活动。 一场冥婚 不得不提的是,在刘胡兰牺牲后,她还经历了一场冥婚。 刘胡兰牺牲后,其父刘景谦因遭受丧女的打击而六神无主。刘胡兰的丧葬一事由胡文秀和其大伯刘广谦操持。 刘广谦在掩埋刘胡兰时,主张将侄女和一起牺牲的石六儿阴配。胡文秀不同意。刘广谦见状发火了:“你们再不情愿,这事我就不管了。”胡文秀无奈,伤心地哭着顺从了刘广谦。 一九五七年一月,刘胡兰烈士陵园兴建,组织上决定将刘胡兰的遗骨迁进陵园。是和石六儿一起迁墓,还是单独迁?组织上征求胡文秀的意见时,她明确地说:单独迁。冥婚至此结束。 |
浏览:80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