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姚金铎和姚国金是一对一九三0年同时参加红军的亲兄弟,哥哥姚金铎在战争年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弟弟姚国金为全国解放和祖国的建设事业献出了一生。至此姚国金百年诞辰之际,为实现他们魂归故里的愿望,在他们的故乡江西吉水建造了此兄弟纪念碑,离开故乡八十四年后,他们终于回家了。此碑文简要地记录了他们一生的经历,他们是我们姚家后代心目中的英雄,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姚氏兄弟纪念碑 立此碑, 以铭记姚金铎、姚国金兄弟, 完成他们回归故里之夙愿。 姚金铎(祖锭),1910年生于江西省吉水县白水镇院背村舍坑。 1929年冬参加水南农民暴动。1930年10月参加工农红军,被编入红一军团第三军九师任班长,1931年9月红军大学毕业后任红五军团十三军三十七师连长。参加过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英勇善战。参军后, 两兄弟只在长征途中见过一面。解放后一直没有姚金铎的音信。经多方了解,长征结束后,红五军团改为五军随西路军进入河西走廊。1937年1月, 在甘肃高台, 五军3000将士与35000余敌人展开了连续九天的殊死激战,最后弹尽粮绝全军覆没。姚金铎在这次惨烈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他和无数先烈一样, 曾为革命的理想轰轰烈烈地战斗过,让我们记住为国捐躯的红军烈士姚金铎。 姚国金(祖银),1914年正月初六生于江西省吉水县白水镇院背村舍坑。姚金铎胞弟。1929年冬参加水南农民暴动,1930年10月参加工农红军, 1932年加入共青团,1934年转入共产党。参加过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曾在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任通讯员﹑警卫员﹑青年干事、警卫连政治指导员、青年连连长﹑保卫局机关副指导员、一师一团连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百团大战等战役和沙浴等战斗。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连长、冀东抗日联军五纵队参谋长、第四纵队十一支队教导队队长﹑挺进军十一支队侦察股股长兼骑兵营营长﹑抗大二分校队长兼军事教员﹑挺进军七团营长﹑晋察冀军区十一军分区司令部作战股队训股股长﹑晋察冀军区教导二旅九团参谋长,1944年调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他为开辟、壮大、巩固晋察冀、平西和冀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抗战胜利后,随东北干部团从延安开赴东北,参加了剿匪和开辟东北解放区工作。任黑龙江省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黑龙江省军区警备第三旅参谋长﹑西满军区教导大队大队长等职。1947年5月开始参与地方工作,至1949年末先后任黑河专署航运处处长,实业局 、电业局 、林业局局长、中共黑河地委常委等职。组建了黑河地区的造船和航运业,开展了物资对俄出口贸易等工作。为黑河地区的建政和经济发展,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建国后,工作在辽宁的冶金和农机战线,为恢复和发展冶金工业生产,实现农业机械化呕心沥血勤奋工作。曾任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处长、沈阳矿山机械厂厂长、国家重工业部中央有色金属管理局处长、沈阳钢厂党委书记、辽宁省农业机械厅副厅长等职。文革后先后任大连市政协、市人大驻会常委。战争年代,他作战英勇多次负伤,解放后被评为二等甲级伤残。他将一生交给了党和国家,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老红军战士,一切服从国家和党的需要,清正廉洁,不计名利。2003年3月21日病逝于大连,享年八十九周岁。 值此姚国金百岁诞辰之际 后辈 江南、江东、江北、江心、雪延敬立 2014年2月5日 |
浏览:85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