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自然灾害遇难者园区__青海玉树地震网上纪念馆
自然灾害遇难者园区

重庆商报:玉树不哭!玉树雄起!

重庆商报

  玉树不哭!玉树雄起!
  
  本报评论员 刘书蜀
  
  地震,又是地震,7.1级的强地震!昨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州发生7.1级地震,其后发生多起余震,最大的达6.3级。震时多数人没有起床,伤亡严重,已致逾400人死亡上万人受伤。
  
  资料显示,这次地震是“5·12”汶川8级大地震后发生在中国内地的又一次强震。继汶川大地震之后,玉树强震再次触动了中国人的痛楚记忆。现场报道和照片显示,当地“民房90%倒塌,大量人员被埋”、“玉树巴塘机场地面通讯损毁严重”、“柴古水电站裂口,严重威胁下游河谷地区的州府安全”、“西杭水电站水渠垮塌,大水冲出”、“电力中断,移动和固定电话几乎中断”、“部分学校小学生被埋,人数不详”……家园破碎,同胞罹难,玉树在哭泣,青海在哭泣——场面多么熟悉,恍然是汶川大地震灾情的翻版。
  
  而更严重的还在于,青海系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而玉树则是该省最偏僻、最贫困、最落后的“三最”地区。经济落后导致当地基础设施薄弱,房屋多系土木结构,抗震性较差,倒塌严重;救援设备奇缺,众多群众被掩埋,救援者却只能用手刨;医疗设施和人员严重不足。这无异于“二次灾难”,可能使灾情进一步扩大。灾情如火,只愿人力尽赴,争分夺秒,救死扶伤,以实际作为慰藉受灾群众的心灵惨痛。
  
  经历了汶川大地震那场大灾难,中国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政府和军方反应迅速,各部委行动积极,各省份纷纷伸出援手。我们看到,对于这次强震,高层和各部委及军方反应更快,地震后数小时,副总理回良玉已赶往现场,民政部准备将应急预案由4级上调至1级,铁道部全力保障铁路救灾物资运输畅通,国家地震救援队110人前往玉树机场。而空军的3架大型运输机紧急起飞,空运救援人员和物资;1500名空降兵和100名伞兵准备随时出发,青海上千武警官兵正火速开进;广东300武警乘包机驰援青海。各省份的救援人员、医护人员、救援物资也在源源不断前往灾区。
  
  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72小时,是国际公认的“黄金救援时间”。我们相信,行动更快的此次救援会更加从容,更加有序,更加有效,会有更多的被埋者从废墟中生还,会有更多的生命奇迹发生。
  
  除了政府机构的快速反应,此次地震同样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虽远隔千里,但感同身受,无不鼻头发酸、心头发沉。看着那些残垣断壁,那些鲜血淋漓,那些奋不顾身的抢救,那些永无知觉的死者,中国人自发的行动已经开始。“这个月要少花钱,浙江人民为同胞捐点”、“广西人们一起来捐款”、“汶川地震我去了,打点一下我想去玉树。兄弟们,收拾收拾我们救人去”……互联网上,类似的帖子比比皆是。汶川大地震中那种万众一心、共担大灾的热血场面又回来了。
  
  曾经,中国人在汶川大地震中表现出的全民族团结和深深的同情心,令海内外动容,“中国加油”、“汶川雄起”的喊声响彻全球。而今再次面对灾难,中国人定能更坚强、更团结,以实际行动参与救援、帮助灾区重建,尽力抚平同胞受伤的心。玉树别哭!玉树雄起!
  
 浏览:94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0/4/20 20:49:1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中国广播网特写:为了藏族同胞的心愿(收藏于2010/4/21 11:33:27
中国新闻网哀悼日西宁直击:所有行人自发肃立默哀(收藏于2010/4/21 11:32:11
中国广播网举国哀悼聚中华意志 向逝者致敬给生者力量(收藏于2010/4/21 11:26:46
中国新闻网澳门日报:玉树救灾谱写民族团结新篇(收藏于2010/4/21 11:26:02
中国广播网不死的玉树:地震第七日灾区见闻(收藏于2010/4/21 11:24:46
中国新闻网网民哀悼之余寄语震区同胞:擦干眼泪重建家园(收藏于2010/4/21 11:23:28
中国新闻网评论:悼念中铸就生命的坚强(收藏于2010/4/21 11:19:34
中国青年报评论:哀悼的意义不只是悲伤 让我们珍视生命(收藏于2010/4/21 11:19:01
中国新闻网香港文汇报:全国哀悼遇难同胞意义重大(收藏于2010/4/21 11:18:26
南方日报评论:和整个玉树灾区一起 艰难地告别过去(收藏于2010/4/21 11:17: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中国新闻网网民哀悼之余寄语震区同胞:擦干眼泪重建家园(访问1375次)
周欢降国旗致哀,将玉树的名字植入记忆的最深处(访问986次)
人民网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抗震救灾勇挑重担(访问956次)
金羊网—羊城晚报玉树地震:再铸汶川抗震救灾精神(访问946次)
重庆商报重庆商报:玉树不哭!玉树雄起!(访问943次)
中国新闻网澳门日报:玉树救灾谱写民族团结新篇(访问918次)
中国新闻网外媒:新生命在地震中降生 灾民收获温暖和希望(访问905次)
中国新闻网香港文汇报:全国哀悼遇难同胞意义重大(访问903次)
中国新闻网青海省明日上午10时起民众默哀3分钟哀悼遇难者(访问872次)
新京报评论:让哀悼日彰显人性尊严之光(访问83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gei(评论于2010/4/21 22:25:12
孙悦玉树,我挺你!(评论于2010/4/20 21:27:0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