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尉迟静 王惠伦纪念馆

《耳痴》(之三)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

  新发现的独立学说——耳微经络学说
  
  耳经络的新发现,使耳针增添了新内容,有了新发展,並为研究耳针原理奠定了物质基础,揭示了耳针治病之“迷”。尉迟静先生在经络整体观与机体统一观的基础上,在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与现代医学最新成就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著有的中医经络学说及耳针理论的代表性学术著作《简明耳针学》和《耳针直指》,不仅使耳针临床医师能充分掌握耳针理论与治疗的较为全面的知识,而且为从事耳针的临床医师在耳针医疗中提供了较大的自由,从而推动着耳针医学向前发展而造福人类。同时又是他“研究应用耳针,应当着手探讨耳经络,认识耳经络,才能有其现实意义与重大的科学价值” 这一重要观点的实践结晶。在这两部被称作“中医经络学说”、“耳针学”奠基之作的专著中,尉迟静先生首次在中医学术界提出了“耳针经络学说”这一概念,並对耳针医学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当前耳针医学领域中某些困惑难解的课题,对同名耳穴为何出现于不同的部位,“一穴多用” 的概念,耳针取穴的原则以及耳压的临床应用等中医经络学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诠释和精辟的论述,耳经络是耳穴的內在通路,由于耳经络的分支多,路线迂回曲折多,相互交会多,交叉多,上下重叠多,于是形成了“一穴多经”、“一穴多功”与“一穴多用” ,针刺某个耳六可以激发出数条经络感传,在祖国医学中,“ 气至而痛止” 的事实己屡见不鲜,循经感传显著者,往往针刺疔效也较好,根据“感传所过,主治所及” 的观点,从而使某个耳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是可以理解的。过去,不少学者对一个耳穴为什么能治疗几个疾病,感到困惑不解,然而这个现象现在可以得到解决,尉迟静先生在耳针门诊中常常遇到有些病人见到了医生,就把自己所有病情,不论是主要的,次要的和盘托出,医生遇上了这种病人,则感到头痛而无从下手。现在,临床医生在掌握了耳经络,对耳穴功能有了深入地认识后,对这样的病人所反映的多种多样的病情,可以根据“一穴多功” 与“一穴多用” ,适当地选择相应的耳穴去综合处理,这不但能解决主要病情,也可解决次要矛盾。尉迟静先生在临床中还观察到,毎个耳穴的综合经络感传所到达的脏腑与组织往往不下数千处,其范围之广,远非一般耳针专著和文献所报道的适应证能够概括的。按“气至病除” 的道理,他认为,一个耳穴的综合经络感传的较强针感所到达的地方,可视为该耳穴的适应证,也是该穴“一穴多功” 与“一穴多用” 的所在,从而使耳针理论更加系统化、全面化与条理化,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推动着耳针医学向前发展。书中还指出,人体经络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生产实践中直接观察的结果,耳经络的发现,也是在耳针实践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从而导致科学上的发现,为耳针医学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科学上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科学实验来加以解决,因为它是客观的,公正的和实事求是的。
  尉迟静先生在他丰富的临床实践和二十多年的耳针临床经验中,敏锐地捕捉到有耳经络概念与无耳经络概念大不一样。他认为,千百年来,人们已经知道耳壳有经络,但却不知道耳经络的存在形式,走向与位置,使耳针治疗与耳针麻醉的应用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今耳经络的逐渐被揭示,不但使人获得对人体经络统一性的新认识,而且为耳针作用原理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使耳针医学增添了新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从而使耳针得以与经络学说有机联系,并能在经络学说的直接指导下,进行更为有效的治疗。当前,还有不少耳针工作者,对耳经络的认识知之不多。他们只偏重于耳针的临床应用,忽视了对耳经络的研究与理论的探索,致使耳针医疗水平迟迟难以提高。几年来,他在耳针实践中,运用了这个耳经络的概念来指导耳针实践,得到了很大收获,且深深地体会到在耳针临床中,运用这个概念与不用这个概念其效果大不一样。耳针与体针都应在经络学说指导下,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进行有的放矢。耳微经络遍布全耳,使用耳针,研究耳针,对微经络的存在实在不容忽视,他以此作为突破点,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当代中医经络学说所面临的复杂局面,构建起中医经络学说耳针理论体系中一门新的、独立的学说,他的这一发现不仅是惊人的,而且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
  经络学说是指导中医各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耳针疗法的理论基础,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联络成有机整体的系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关键。人体一旦某一部分戓几部分经络受阻,不能有序地正常运转,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病症,给人们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耳针疗法就是按照祖国传统医学耳经络学,结合中西医理论和实践来治疗疾病的。耳针疗法是祖国宝贵医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散见于我国中医经典著作与历代医学文献以及流传于民间。早在马王堆出土文物中就有“耳脉”的记载。《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 。虽然我囯传统耳针有悠久的历史和极广的应用,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零星经验的集中,始终未能上升到比较系统完整的理论高度,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历史事实,我国古代对经络、脏腑与耳部联系虽有大量描述,但仍未自觉地实现结构与功能衡接贯通的研究。这些思想虽然一直贯穿在中医学古籍典册中,但只是一些片段、零散的章什。多少年来,尉迟静先生为此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查阅、考证了许多中医古籍、典册,并从卷帙浩繁的中医古籍文献中梳理、调整、挑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艰苦、繁重的研究和探索,使得尉迟静先生在中医古籍宝库中寻找到了创建耳针学的第一线曙光,并以现代医学为落脚点,使这门新的、独立的学说从它筹划设计的第一天起,便打下了立足于现代,服务于临床的坚实基础。历来的经验表明,经络是有生命,有规律,有运动的活体信息通路,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业经证明,生命运动较之机械运动,物理运动更为高级,它有自已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科学的发现,往往是通过机遇的线索而诱导出来的。机遇既然是一种现象,它就必然要反映一定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尉迟静先生进一步地揭示了耳背经络,耳背经脉因分支的不同,其于耳背循行的路线,有所不同,但都有其固定的循行规律与一定的分布范围,从而得以描绘出来,长期以来,在耳针治疗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耳背这块狭小区域,近年来,他发现耳背与耳廓一样,都有经络分布,如果把耳壳作为一个整体,只看到耳壳的一面有经络,而忽视另一面的做法是不全面的,耳背经络盘旋曲折,往返于这块狭小的天地间,构成了一个高度集中的耳背经络网。此耳背经络网与耳廓经络网,以及全身经络网相互联系,共同地组成了一个经络的整体,从而使耳背经络与全身内外相应,上下相通,耳针通过耳背经络可以影响全身。耳背经脉与耳部经脉柤关,循行于耳背的各经脉分支,均通向耳壳的前侧,继续环周贯注,耳背经脉与耳廊经脉都有其各自分布的规律,因经脉的不同,其于耳背戓耳廓上的循行路线都不相同,各有其不同的分布范围,虽然有个别经脉分支,路线基本相似,但在具体部位上的仔细探测结果表明,它们之间还是有所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它们之间可以并行,戓上下重叠,但却沒有绝对相拟的,这就像世人的面孔沒有绝对相似一样,从解剖结构来看,耳背表面隆起,便于施针。《针炙大全》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当他认识耳背经络,就应该看到耳背实为耳针的理想进针部位之一。
  尉迟静先生在耳针领域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医坛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吕炳奎、丁光迪、纪宝华、王一山、朱宝荣等国内中西医界知名学者认为,尉迟静先生创立的中医耳经络学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揭示了耳经络的存在形式及其分布规律,使耳针治疗有了经络依据。他的有关耳经络学说的研究成果被国外权威医学杂志《医道の日本》报导后,得到了国外学者及同仁的高度评价。
  
  
  
原文2009年10月15日再改稿 发表于全国卫生、美术、书法、摄影系统 “60年辉煌成就”优秀作品奖作品  浏览:152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0/4/7 22:07:3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耳痴》(之五)(收藏于2010/4/7 22:15:05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耳痴》(之四)(收藏于2010/4/7 22:11:13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耳痴》(之三)(收藏于2010/4/7 22:07:35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耳痴》(之二)(收藏于2010/4/7 22:04:01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耳痴》(之一)(收藏于2010/4/7 21:58:5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耳痴》(之二)(访问2157次)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耳痴》(之三)(访问1524次)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耳痴》(之一)(访问1469次)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耳痴》(之五)(访问1301次)
芜湖市中医院吴强《耳痴》(之四)(访问97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3/10 18:54:3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3/10 17:36:5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3/10 17:15:4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3/10 16:55:59
markwu_2007@aliyun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2/22 22:11: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