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1957——最后的呐喊

北大民主运动纪事

佚 名

  思忆文丛 之《原上草》
  北大民主运动纪事
  
  --------------------------------------------------------------------------------
  
  佚名
  1957年5月19日, 燕园处在往日的宁静里,人们按时从宿舍走向饭厅,从饭厅
  走向课堂……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然而在这个平凡的日子里,北京大学的校史掀开了光辉的一页。
  
  中午,一张红色的大字报出现在大饭厅灰色的墙壁上,质问团委会出席“三大”
  的北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接着出现了“一个大胆的倡议”建议开辟“民主墙”。
  要求党团领导支持,以帮助党整风。这两张普通的大字报,揭开了北大民主运动的
  序幕。
  
  当晚在全校团员大会上,有人间起民主墙问题,党委崔副书记答复说:大字报
  不是最好的方式,我们不提倡也不反对。这引起同学们很大的不满。
  
  次日清晨大饭厅附近墙壁上,已经被五颜六色的纸张布满。许多大字报对学小
  栋党的工作提出尖锐的批评或建议,并对昨晚崔副书记无可奈何的态度提出抗议。
  
  同学们激动起来了,大家蜂涌着、奔走着、争先围着。其中张元勋、沈泽宜二
  同学写的“是时候了”一诗,特别引人注意。
  
  是时候了
  
  年轻人
  
   放开嗓子唱
  
  把我们的痛苦和爱情
  
  一齐写在纸上、
  
  不要背地里不平、
  
  背地里愤慨、
  
  背地里忧伤。
  
  心中的甜酸苦辣
  
  都抖出来、见一见天光。
  
  让批评和指责
  
  急雨般的落在头上,
  
  新生的草木
  
  从不怕太阳照耀
  
  我的诗是一支火炬
  
  烧毁一切
  
  人生的藩离
  
  它的光芒无法遮拦
  
  因为它的火种
  
  来自——“五四”!!!
  
  这首激情的充满了战斗气息的诗,鼓舞了人们的情绪,也激起了一些人的反对,
  他们说:“五四”的火炬是对敌人的,对人民内部就不应该再举起,并指责作者的
  情调简直像白毛女申冤。然而绝大多数同学都对诗作了积极正确的理解。认为诗人
  唱出了年青人心底的声音,刘奇弟同学并和咏一首“白毛女申冤”用北大确切的事
  实说明了“我的冤屈像白毛女”。关于诗的争论是运动前两天的中心之一。
  
  当天下午出现了一张署名“一个强壮而怀有恶意的小伙子——谭天荣”所写的
  “一株毒草”。作者在这里吹响了反对教条主义的号角,提出了许多令人惊异的观
  点,他并建议北大学生自己办一个综合性学术刊物。作者缺乏透澈的说理和谦逊的
  态度,引起了许多同学的不满和攻击。“一株毒草”的争论又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
  
  大字报像雨后春笋一样增多着,宿舍、饭厅的墙壁上都贴满了份“新闻公报”
  统计,截至20日下午5时20分止已有大字报162张。
  
  看!年轻人畅所欲言了!他们无所顾忌、无所畏惧说出了心中想说的一切。
  
  看! 另一些吓坏了。 他们一见到尖锐的批评和新的见解就惊慌失措,看成是
  “诬蔑社会主义”的言论。他们到处贴标语喊口号,不考虑别人提出的事实,只从
  习惯的教条出发,把尖锐的批评说成是“否定一切”把新的见解说成是“反马列主
  义”,但是,运动的步伐并没有因为这股逆流而停止,它一直浩荡地前进着!
  
  晚饭后,新的辩论会形式出现了,大家把饭桌当了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
  就弥补了大字报不能充分说理的缺陷。
  
  晚上,江书记代表党委宣布支持大字报。
  
  21号,刘奇弟贴出了“胡风不是反革命分子,要政府释放他”的大字报;轰动
  了全校。跟着许多讨论胡风问题的文章出现了。不少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根
  据三批材料不足以说明胡风是反革命分子。双方展开了争论。
  
  22日,大字报大量增加,由饭厅附近扩展到宿舍和教室区了。到处是辩论会、
  演讲台。人们沸腾起来了,许多同学要求停课参加民主运动。
  
  当晚,在廿七斋前的一个数百人的辩论会上发生了令人遗憾的事情,一群有组
  织的“群众”围攻两个昨晚辩论会上说错了话的同学,出现了“肃反斗争会的气息”,
  质问这两个同学有何意图,施加压力。然而同学们没有让这种不良现象继续下去,
  经过几小时的辩论之后,情况好转了。第二天党委会在广播台广播了一封致党员的
  公开信,要求党员不要压制群众说话。
  
  23号,法律系同学邀请刘奇弟等三人开辩论会,学生会特地搭了一座辩论台,
  并安上了麦克风。这是个大型辩论会,参加的人很多。在辩论开始不久,中国人民
  大学法律系四年级林希翎(程海果)同学上台发言。她谈到胡风问题,认为信中写
  我们文艺界领导者的话,不过是一种漫骂而已,不足以作为罪证断言是反革命。她
  还顺便谈到了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些问题,她表示同意铁托同志的一些看
  法,认为“个人崇拜”是由于某些具体的政治制度造成的。(她声明拥护社会主义
  公有制。)最后她谈到青年人应该怎样生活,说过去生活是机械公式的尔面之后
  总不外“天气好”之类的应酬话。她认为我们青年应该争取过真正社会主义的人的
  生活,就是说,人的特长充分发展,个性真正解放,人与人之间真正平等友爱的生
  活。她的某些观点是不够全面的,当即遭到某些人恶意的攻击。会场秩序大乱(详
  见林希翎讲演过程一文)这些观点在她第二次来北大参加辩论时,得到了补充和说
  明。
  
  上面所谈的只是一些特别引人注意的大事,而琳琅满目的大字报所反映的问题
  是更加丰富多彩的。
  
  关于教学方面,许多人提出要求改革学制,开放全部禁书,改变考试制度,取
  消政治课必修制。(这一点引起强烈争论)反对盲目学习苏联,特别反对盲目崇拜
  苏联的教条主义(例如在苏联历史中明显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关于选派留学
  生制度,大家坚决反对宗派主义的作法,要求公开考试,并提出出国攻读希望政府
  支持,对于学校中具体问题提的很多,这里不详细叙述了。
  
  谈谈同学的“无阶级社会中人的等级”一文,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有人认为
  他的一些提法是不够恰当的,但反映出的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哲四的同学提出了反
  对意见。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笔战。大家都承认这些现象是存在的,只是理解上有差
  异。
  
  有些同学还要求学校向本人公开人事材料,防止错材料造成不良后果。要求学
  校党委公开交待过去肃反运动中错斗了的问题。公布某些同学自杀的真实情况和真
  正原因。
  
  有人对党、团、学生会的工作提出批评很多。首先同学们一致质问党委会,为
  什么对这次运动不管不问不积极领导。对青年团和学生会工作不民主,提出了大胆
  的批评。有人认为在这次运动中学生会主持辩论会的人有意压制鸣放,偏袒卫道者,
  有人指出学生会不代表学生利益,是党团的传声筒。
  
  同学们对整个国家和党的工作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现了关心政治生活的热
  情。有人对斯大林错误的根源提出了和“再论”不同的看法,有人论证中国同样有
  个人崇拜存在,对如何根除“三害”问题讨论特别热烈。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见解:
  一种认为除“三害”是只针对某些领导者个人缺点提出批评,不应讨论全党和国家
  大事;另一种认为“三害”产生的根源不仅是某些个人思想品质不好所造成,而是
  和我国政治制度某些环节的不合理有关。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后一种见解理由较充足有说服力,掌握了群众,成为运动的主
  流。
  
  运动已经开展几天了,北京各报记者天天来北大,而迟迟不敢报导,使同学们
  极为不满,纷纷提出质问,有人直接到党中央和北京市委谈北大情况并要求支持同
  学们的正义行动。
  
  26日(星期日)在清华大学召开北京市高校学校运动会,北大许多同学去清华
  宣传,要求大家互相支援,把民主运动开展起来。在这运动中产生的“黑格尔——
  恩格斯学派”派人到北京各大学进行宣传活动。
  
  25日下午,西语系举行“三害”控诉会,发言者揭发的令人痛心的事实,引起
  了同学们极大愤慨。晚上电影晚会后,江书记向同学们说:控诉会是对敌人的,不
  能对党,要求不再举行。第二天许多大字报纷纷向江书记提出质问,认为对待严重
  的犯罪分子可以进行控诉。
  
  29日在“黑格尔——恩格斯学派”倡议下成立了“百花学社”。31日发表了宣
  言,表示在拥护社会主义前提下对任何问题都可以自由争鸣,并准备创办一学术性
  刊物,发表同学们的论文,这是这次民主运动中新生的鲜花。
  
  令人兴奋的是在运动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大胆的干预生活,表现了
  青年人的奔放的热情以及他们的痛苦和希望。形式多种多样,诗词歌舞赋样样俱全。
  
  此外在运动中出现了八种油印小报,并在“自由论坛”和“百花坛”的基础上,
  一个面向全国的综合性的同人刊物正在筹办中。
  
  北京各高等学校也行动起来了。北大同学正在积极支援他们。×日天津南开大
  学同学来信说,他们的民主运动受到压抑,学校的广播台公然说北大处于“无政府
  状态”“被反革命分子所控制”。北大同学为使南开同学明白事实真像(相),于
  6月2日组成的访问团到南开去了。
  
  目前,考试在即,同学们忙于准备功课,运动的高潮逐渐过去了,而一些讨论
  重大问题的论文,以小字报形式仍陆续出版。有些同学正在积极工作,可把运动推
  广到全国去。
  
  从“五·一九”到现在仅仅十几天,北大学生生活起了重大变化,过去压抑着
  青年的一切戒律、禁忌、偶像,教条都被打得粉碎,笼罩在青年生活中的沉滞、呆
  板、相互不信任、冷淡、唯唯诺诺的风气改变了,一种新的充溢着生命力的生活已
  在建立,年青人已经敢于无所顾忌地大放大鸣,畅所欲言了。敢于大胆地唱,大胆
  地爱,敢于行动,敢于创造。
  
  十几天的生活表明了:在过去缺乏民主空气的情况下“三害”多么深重地压抑
  了青年的进取心,束缚了青年的创造力,窒息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
  
  十几天的实际生活表明了,青年人对于“三害”是多么痛恨,对于民主自由的
  渴望是多么迫切!中央关于“百家争鸣”的方针正是在他们积极争取下,才冲破了
  一切保守势力得到充分贯彻。
  
  十几天的实际生活也表明了, 群众要想得到自由民主, 全靠自己积极争取,
  “恩赐”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十几天的实际生活又表明了:一旦群众掌握了社会主义民主这一有力武器,一
  切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教条主义都将被群众民主的洪流冲洗干尽。
  
  这次民主运动,主要的是一次群众在拥护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自下而上地争取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运动,是青年人挣脱一切束缚,争取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
  是东方文艺复兴的序幕。
  
  “五·一九”的重大意义,将为历史所证明。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浏览:160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3/28 14:08:1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王国乡有头脑的人!不要那样想(收藏于2002/3/28 14:12:40
沈泽宜张元勋是时候了(收藏于2002/3/28 14:09:00
佚名北大民主运动纪事(收藏于2002/3/28 14:08:11
佚名广场发刊词(收藏于2002/3/28 14:06:11
谭天荣这是为了反对三害(收藏于2002/3/28 14:03:20
林希翎我的思考(收藏于2001/6/5 9:01:04
胡平反右运动中的一次“国会纵火案”式的六教授会议(收藏于2001/5/18 10:32:31
人民日报这是为什么?(收藏于2001/5/18 10:31:0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胡平反右运动中的一次“国会纵火案”式的六教授会议(访问2714次)
人民日报这是为什么?(访问2465次)
佚名北大民主运动纪事(访问1606次)
王国乡有头脑的人!不要那样想(访问1238次)
沈泽宜张元勋是时候了(访问1232次)
谭天荣这是为了反对三害(访问1069次)
林希翎我的思考(访问913次)
佚名广场发刊词(访问88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2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2/29 15:37:4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6/6 10:30:3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