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卓琳纪念馆

卓琳:从“名绅千金”到共产党人

舜网-济南时报

  卓琳,原名浦琼英,1916年生,云南省宣威县榕城镇普家山村人。她出身于一个巨商之家(其父浦钟杰,字在廷,是名震西南的著名民族实业家,云南有名的“火腿大王”,被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获五等嘉禾奖章),在七个孩子中排行老小。
  
  卓琳的父亲曾因某种原因而被“软禁”过,于是母亲带着才四五岁的她先后赴越南、香港、广州等地寻父。她幼小的心灵已经感受到人世间女性的不平等遭遇,并为之愤愤不平。
  
  1931年,卓琳被挑选为云南省体育代表团少年选手成员参加在北平举办的全国运动会。当从云南出发刚刚到达香港时,“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当头,运动会自然开不成了,云南队只好撤返。才走到香港就要返回,心不甘、情不愿,于是写信给家里,表示不回云南,要求去北平读书。家人同意后,经上海辗转北平,在一个补习班学习数月。1932年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学。同窗中有著名电影演员张瑞芳、陈云夫人于若木、胡乔木夫人谷雨等。
  
  1935年,“一二·一六”运动中,19岁的卓琳同数千名学生走上街头,加入抗议洪流,高呼“不当亡国奴”的口号,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和南京国民党的卖国行径。1936年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大学物理系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乔装成百姓模样,决计要去延安投奔八路军。
  
  北平—天津—青岛—济南—西安—延安,她转船倒车,折腾数番才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并考上了延安陕北公学。1938年因工作需要改名卓琳。
  
  1939年8月,经人介绍,和邓小平结婚。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两人都属龙。此后,便一直跟随丈夫离开延安奔赴前线。先后在八路军129师师部秘书科、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单位或部门工作,任妇女训练班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卓琳一直在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部工作。邓小平率领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她随后就带着孩子们也赶到那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卓琳任重庆人民小学的校长,担负管理、教育第二野战军干部子女的责任。1952年邓小平从西南局调到中央工作,她随全家一同来到了北京,住进中南海。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邓小平对自己的妻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风头。于是她多次谢绝了一些单位、团体请其参与工作的邀请,一门心思为邓小平当秘书,整理日常文件,默默在邓小平背后奉献着。实行薪金制后,被定为行政15级(相当于今地、师级)。
  
  卓琳的政治地位和命运,也随着邓小平地位的变化而改变。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的17年,一帆风顺。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监管劳动,她便毫不犹豫地陪伴邓小平到了江西,共同度过了3年零 4个月艰难的时光……在相伴走过的58个风云多变的春秋中,始终和邓小平心心相印、患难与共。
  
  1997年邓小平辞世后,时年81岁高龄的卓琳女士恪守着邓小平关于“不要到外面去工作,言行要谨慎”的提醒,在北京家中安享着晚年时光,一直到去世。
  
原文 发表于舜网-济南时报  浏览:59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9/7/30 10:11:3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东方早报卓琳晚年生活:小平走后的这12年(收藏于2009/7/30 10:48:23
扬子晚报卓琳生平:站在伟人身后默默奉献一生(收藏于2009/7/30 10:26:12
东方早报卓琳往事:与邓小平相濡以沫58个春秋(收藏于2009/7/30 10:22:20
舜网-济南时报卓琳:从“名绅千金”到共产党人(收藏于2009/7/30 10:11:39
中国新闻网邓小平夫人卓琳一生充满曲折(收藏于2009/7/30 10:07:23
海峡都市报卓琳晚年生活低调而富有爱心(收藏于2009/7/30 10:05:1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扬子晚报卓琳生平:站在伟人身后默默奉献一生(访问839次)
东方早报卓琳晚年生活:小平走后的这12年(访问721次)
中国新闻网邓小平夫人卓琳一生充满曲折(访问712次)
东方早报卓琳往事:与邓小平相濡以沫58个春秋(访问620次)
海峡都市报卓琳晚年生活低调而富有爱心(访问619次)
舜网-济南时报卓琳:从“名绅千金”到共产党人(访问595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