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生得高貴,但我知道他們死得光榮。”
──麥克阿瑟 朝鮮戰爭是一場從北緯杬十八度線起,到北緯杬十八度線終的戰爭。五十年后的 今天,這條緯線附近的地區依舊是一片荒原,蕭殺、寂靜。南北朝鮮的百万大軍 在地平線的兩端保持著最高的戒備狀態,莫斯科、北京、華盛頓的眼睛也從沒有 离開過這條將杬千里錦繡江山一分為二的疆界──兩台巨大的軍事机器迎頭相撞 后留下的鴻溝。從地理上講,也許這場戰爭是沒有意義的,參戰的雙方几經周旋 ,又回到了它開始的地方。但是在鴨綠江邊遙祭的紙灰中,在烈士陵園的黃土前 ,在滿山遍野的金達萊里,我感覺到的是戰士深深的痛苦和無限的忠誠。政治家 們在國際舞台上縱橫捭闔,可以時而怒目相向,時而握手言歡。但戰士擁有的僅 僅是青春、汗水和熱血,他們的面前是死亡和榮耀,他們的身后是國家和親人, 戰斗是他們的責任,是他們的本份。半個世紀過去了,人們開始反思那場戰爭, 政治家們決策被冠以狂妄、愚蠢、睿智、勇敢等數不清的字眼,讓人反复的咀嚼 著,遺憾的是,被忘記的卻是那些英勇戰斗過的人們。他們是誰?他們是清川江 畔,長清湖邊,身著單衣,在零下四十度的嚴寒中高速穿插的英雄;他們是在松 骨峰上用牙齒和拳頭擋住了坦克和重炮的豪杰;他們是在漢江兩岸用步槍和手榴 彈抗擊“立體進攻”的壯士;他們是在被戰火削去兩米的上甘岭上依然站立的好 漢;他們是在巨濟島上用生命捍衛國旗的赤子。他們也是普通人,和著雪吃過炒 面后,他們也會想起新婚的妻子,可愛的孩子,或是年邁的雙親,惦記新分的田 地,剛出生的牛犢。然而正是對生活的無比熱愛讓他們懂得,不論付出任何代价 也一定要他們和他們新生的共和國得到自由和尊嚴。他們做到了!每個中國人都 應當感激他們,是他們為我們民族的脊梁注入鋼鐵,在那一代人的時間里,中國 從貧窮挨打的狀態發展為光榮和自豪的國家,一個古老的文明開始了复興。這些 勇敢的志愿軍戰士──他們生為國魂,死是國殤。 |
浏览:229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