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刘金寿、高明宇同志纪念馆

山东省公安保卫机关组织机构沿革

山东省公安厅史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抗日战争时期“政治保卫局”创建历史
  ★ 抗日战争时期“社会部”创建历史
  ★ 抗战期间山东省级公安机构的沿革历史
  ★ 抗战期间山东各行署及所辖专署、县公安局的沿革历史
  ★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局社会部和山东分局社会部的沿革历史
  ★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公安机构发展沿革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政治保卫局”创建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各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也随之诞生。为保卫党组织和民主政权的安全,保证军事斗争的顺利进行,党内原来的保卫组织开始了向人民政权机构中最初的公安保卫组织——“政治保卫局”演变。
  
  一、中共山东省委政治保卫局(1938年5月~1938年12月)
  
  1937年8月,日寇开始沿津浦铁路向山东省境内进犯。自10月至翌年春,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策动了冀鲁边、胶东、黑铁山、鲁东、徂徕山、泰西、鲁南、掖县等地的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抗日根据地。l938年5月,中共中央派郭洪涛率50余名干部由延安到山东,重组了中共山东省委。依照中央曾在党内建立过政治保卫局的组织形式,山东省委决定建立政治保卫局,任务是:保卫党的机关、保卫作战部队、肃清内部奸细。省委政治保卫局是山东省省级的最初的保卫机关,成立时驻沂水县柳树头村.与省委机关驻地大王庄毗邻。局长朱玉干,下设三个科,侦察科科长朱玉干(兼),审讯科科长鲁宝琪,执行科科长高明宇,有保卫干部十余人。还设一个警卫队,约有七、八十人。
  抗日战争时期“社会部”创建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社会部(1938年12月~1941年3月)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根据徐州失守后的形势,作出了八路军向苏鲁豫皖四省挺进的战略部署,随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同年l2月,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同时组建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社会部,部长刘居英。社会部始建时,主要是研究、贯彻中央锄奸方针、检查锄奸政策执行情况,是一个政策性的领导机构。社会部成立后,原政治保卫局归社会部领导,组织机构中科以上干部没有变动,锄奸、保卫等具体工作仍由保卫局办理,工作实体仍是政治保卫局。1939年l2月,取消了保卫局,社会部则成为实体机构,下设四个科:侦察科、审讯科、执行科、总务科,并设秘书和警卫连。
  侦察科科长:朱玉干、于克(1940年9月任)、周洪恩
  审讯科科长:鲁宝琪、高明宇
  执行科科长:胡寿海
  总务科科长:孙旭照
  秘书:杨继光、黄在(1940年l0月任)、洪伟
  抗战期间山东省级公安机构创建发展历史
  (一)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公安处(1941年3月一1943年9月)
  l940年7月28日,山东省国大代表复选大会、山东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成立大会、山东省工、农、青、妇.文化界总会成立大会、山东省各界教国联合会成立大会等四个团体在临沂县青驼寺召开联合大会,8月制定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组织大纲”,选举成立了全省统一的行政权力机关一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省战工会,下同)。省战工会设置政治、军事、财政经济、教育、民众动员五个组,黎玉为首席组长,当时未建公安机构。194l年3月,中共山东分局根据中央书记处“关于党内政权工作部的性质与任务”的指示,决定在已建立民主政权的地区,县以上党委取消社会部,加强政府公安局的工作。山东分局和区党委两级社会部仍保留,对外称公安处(局),对内称社会部。194l年3月24日,省战工会建立山东省公安处,负责组织指导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的公安保卫工作。1941年10月1日,省战工会颁布了“山东省公安局暂行条例”,规定省级设公安总局,同时颁布了“山东省公安总局组织细则”。在省公安总局未组成前,暂由省战工会公安处代行其职权。省战工会公安处下设侦察、审讯、执行,教育、总务五个科,并设政治保卫连和侦察队。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公安处机构设置及主要干部:
  处长:刘居英
  侦察科长:周洪恩
  审讯科长:高明宇
  执行科长:胡寿海
  教育科长:宋子成
  总务科长:孙旭照
  政治保卫连长:孙鹤义
  指导员:刘其刚
  抗战期间山东各行署及所辖专署、县公安局的沿革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纷纷建立和完善,1941年2月15日.中共山东分局决定“撤销区党委以下各级社会部,加强公安局的组织”。此后,山东分局、省战工会(省行委会)辖鲁西区、滨海区、鲁中区、鲁南区、胶东区、清河区、冀鲁边区、渤海区等八个战略区。行署以下各级政府的公安局陆续建立,党内的社会部过渡到公安局。1942年9月,因敌我斗争形势的变化,实行精兵筒政。党政军一元化领导,党委社会部、政府公安局、军队保卫部门合并,履行公安保卫职责,至抗日战争胜利。
  
  (一)鲁西行署公安局(1940年一1941年7月)
  鲁西行政主任公署和鲁西军区,1940年4月在粱山县戴庙村成立,辖泰西、运西、鲁西北和运东四个专署。同年9月,湖西专署成立,划归鲁西行署管辖。该年11月将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四个地委、专署和军分区改称为一、二、三、四地委、专署、军分区。1941年7月,冀鲁豫区与鲁西区合并为冀鲁豫区。
  1940年4月,鲁西行政主任公署建立时,同时建立了鲁西行署公安总局,区党委社会都撤销。原区党委社会部的全体人员除副部长高明宇调山东分局工作外,均转入公安总局工作。局长万晓塘.设置组教科、侦察科、审讯科、文书及直属连。所辖之二、三、四专署和湖西专署均设公安机关.一专署是否建公安机关.未见到资料记载。
  1941年7月,鲁西行署公安总局与冀鲁豫行署公安局合并。
  
  (二)滨海专署(后称行署),公安局局(1941年1月一1945年8月)
  莒县、日照、赣榆、临东四县联合办事处公安局:
  1941年1月,山东分局根据中央关于在收复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指示,在滨海地区建立了莒县、日照、赣榆、临东四县联合办事处。联合办事处设公安局,局长张洪范,其他干部都是原地委社会部的人员。
  莒、日、赣、临四县联合办事处公安局设机构有秘书科、侦察科、审讯科、侦察队、警卫队。辖区公安机构:日照县公安局、莒中县公安局、赣榆县公安局、莒南县公安局、
  滨海专员公署公安局:
  l94l年8月,山东分局决定将四县联合办事处改组为滨海专员公署,四县联合办事处公安局,即改为滨海专署公安局,人员无变动。1942年3月,鲁中五地委与鲁南四地委合并称滨海地委,隶属山东分局领导。滨海专署管辖范围扩大了,专署公安局的人员作了调整,设置了三科二队:一科是教育人事科,二科是侦察科,三科是审讯科,侦察队和政卫队。侦察队的任务是侦察敌情深入边沿地区搞小规模的武装斗争,反特锄奸。政卫队的任务是看押人犯和警卫党政机关。滨海专署所辖莒南、莒中、日照、沭水、赣榆、临沭、郯城、海陵、莒临边等县也都建立了公安局。
  1941年至1943年夏,由于日寇的“扫荡”。滨海根据地大大缩小,供给困难。1942年夏季开始实行军政一元化领导,滨海军区(即原教导二旅)的锄奸科与滨海专署公安局合并,对外称滨海专署公安局,军队内称:滨海军区政治部保卫科。原公安局内的科改为股,军队干部刘伟任局长兼科长,苏羽任副局长,一、二、三股股长都由军区保卫科的干部担任。同时设立巡视组,由原专署公安局长张洪范任组长.原公安局的三名科长任巡视员。1943年下半年,反“扫荡”取得胜利,滨海根据地不断恢复、扩大。1 943年滨海地委升为滨海区党委,至1944年6月,先后在滨北地区、滨南地区、滨中地区建立地委和行署.分别称:一地委、一行署、二地委、二行署、三地委、三行署、都是滨海区党委和滨海专署的下属机构。专署下设行署,与其他区的名称不一致,1945年4月,该区的专署改称为行署,原行署改称为专署。
  由于根据地的扩大,各级公安机构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干部不断的增加,据1944年统计,全要共配备县公安局正副局长23人,正副股长42人,干事33人,政卫队长、指导员20人,区公安员119人,还有工作队长、文书等248人。全区军队的团营单位,配备了特派员、保卫股长和文书。1945年8月,军队在公安局内任职的干部回部队。滨海行署公安局在组织上做了调整,行署公安局改股为科,并增设了第四科(治安科)。
  (三)鲁中行署公安局(1942年5月一1945年8月)
  1940年10月,鲁中区党委成立后,在行政上虽然没有成立机构.但不久区党委增设政府工作部,负责政权机构工作。1941年5月,中共鲁中区党委根据山东分局关于“撤销区党委以下各级社会部,加强公安局的组织”,“山东分局和区党委各级社会部仍保留,对外称公安处(局),对内称社会部”的指示,鲁中区党委社会部对外叫公安局,对内叫社会部,朱玉干既是社会部长,又是公安局长。部(局)机关设侦察、审讯两科,亓宗文任侦察科长,张洪林任审讯科长(1941年夏又兼侦察科长)。
  1941年11月,日伪军五万余众,对我鲁中地区实行“铁壁合围”,鲁中地区进入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鲁中区党委机关损失重大.社
  会部(局)仅剩二十几个人。鲁中区党委社会部(局)长朱玉干等人牺牲,鲁中区党委组织部部长高克亭代理社会部(局)长。1942年5月,成立了鲁中区行政联台办事处(简称鲁中联办)。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建立后.建立了公安局,局长高明宇。在组建鲁中联办公安局的同时,按照中央“精兵简政”的指示,将沂蒙专署公安局合并到鲁中联办公安局,其所辖各县公安局直接受联办公安局领导。鲁中区行政联台办事处公安局辖泰山和泰南两专署公安局及直属五县公安局。1944年1月成立沂山专署,同时成立沂山专署公安局。是年4月,恢复沂蒙专署,公安局同时恢复。此时期,鲁中公安局辖泰山、沂蒙、泰南和沂山四专署公安局。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公安局设:侦察科(一科),辖侦察队(又称武工队、便衣队);审讯科(二科),辖政卫队教育科及办公室。
   1944年3月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公安局与鲁中军区政治部锄奸科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个名称。始由高明宇任公安局长兼锄奸科长,何侠任副局长、副科长。同年10月高明宇调城工部,何侠继任局长、科长。1945年7月,正式成立鲁中行政公署,其公安局未有变化,直至1945年8月。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局社会部和山东分局社会部的沿革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5年10月,中共华中中央局北移山东,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合并,组成中共华东中央局(简称华东局),统一领导山东和华中的工作。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撤销后,山东解放区的胶东、渤海、鲁中、鲁南、滨海五个区党委直接受华东局领导。山东的公安保卫工作由山东军区政治部分管。
  1946年10月8日,华东局建立社会部,驻山东临沂城东北亭子村,1947年移至山东渤海地区惠民县,直接领导山东的公安保卫工作。部长舒同(兼),副部长梁国斌、李士英、扬帆 。
  1948年4月,潍县解放,华东局社会部驻地移至青州安家庄。
  1949年1月,华东局决定,华东局统战部与华东局社会部合并,充实加强华东局社会部机关的办事机构;山东省公安总局机构并入华东局社会部。华东局社会部设二室一处及华东警官学校、华东军政训练班和归俘学校。
  1949年3月,华东局机关准备南迁,恢复成立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重新成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社会部。部长先后为李士英、郑文卿,副部长郑文卿、季明。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公安机构发展沿革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省级公安机构
  1946年2月27日,山东省公安总局在临沂城(驻天主教堂内)正式成立,设秘书、人事教育、侦察、预审、治安、机关保卫、行政七个科,侦察、警卫两个队,一个警官学校。局长杜明、副局长李丰平、黄赤波(未到职)。
  1948年1月,山东省公安总局在渤海区参加并领导山东公安机关工作人员集训,即“华东建国大学第二分校”。华东局社会部副部长杨帆任华东建国大学第二分校党委书记,山东省公安总局副局长李丰平任校长。校委会下辖四个大队,一个教导团。第一大队(胶东区)队长李继成;第二大队(渤海区)队长汤镛;第三大队(鲁中区)队长高明宇;第四大队(鲁南、滨海区)队长胡维鲁;教导团团长马乃松。
   1948年6月7日,华东局社会部副部长李士英奉华东局命令在昌潍特区组建保安司令部(驻昌乐城,直接受华东局社会部领导)。保安司令部的任务是:将参加整风学习的公安干部迅速转向学习城市管理和城乡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昌潍特区的社会治安秩序,镇压敌人的破坏活动;统一领导山东地区的公安保卫工作。保安司令部兼有公安、军队两重性质,人员由华东局社会部和山东省公安总局的干部和并组成。
   1948年7月,山东公安干部集训结束后,李丰平任鲁中南行署公安局长兼兖州市公安局长,华东局社会部副部长李士英兼任山东公安总局局长。此时山东大部地区及主要城市相继解放,山东公安总局机关机构人员很少,接管工作繁忙。
  1948年8月,李士英带领一部分干部做接收济南的准备工作。
  1948年9月初,山东公安总局科长王健、丛桂滋带领公安总局工作人员,迁往临朐县,10月迁往益都,与华东局社会部联合办公。
  1949年3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行政委员会及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驻会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改山东省公安总局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安厅。李士英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厅长,郑文卿任副厅长。
  1949年4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安厅迁驻济南市经二路l85号(即现驻址)。
   解放战争时间山东省人民政府所辖各级行政区划
  1948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行政区划分为五个行署:
  胶东行署:辖东海、南海、北海、西海四个专署及烟台、威海两市;
  渤海行署:辖一至四专署;
  鲁中行署:辖一至三专署;
  鲁南行署:辖一至三专署;
  滨海行署:辖滨北、滨南、滨中三个专署。
  1946年7月,滨海行署撤销,滨北专署划归胶东区,滨南、滨中两专署合并为滨海专署,直属省政府领导。
  1948年7月,省政府决定将鲁中、鲁南两行署和滨海专署及原冀鲁豫的泰西专署合并,成立鲁中南行署。辖泰山、沂山、沂蒙、尼山、台枣、滨海,泰西七个专署及淄博特区(专署级)和济宁、徐州、新海连三市。
  解放战争期间,山东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市、专署和特区(专署级),按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济南市、青岛市、滨海专署、昌潍专区、淄博特区、徐州市。
  以上行署及所辖专署、市、县,均设有相应各级公安机构。
  
  
  
  
  
 浏览:591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8/8/20 10:42:5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全体子女纪念母亲诞辰一百周年(收藏于2020/4/3 17:48:25
刘金寿同志领导的烟台罢工(收藏于2009/7/21 19:53:58
中共梁山县委党史研究室梁山一带早期共产党有较大影响的人物是高明宇同志(收藏于2008/9/3 9:55:57
高明宇同志的入党介绍人乔海秋烈士、李又村同志(收藏于2008/8/20 10:58:50
山东省公安厅史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公安保卫机关组织机构沿革(收藏于2008/8/20 10:42:50
亓象岑高明宇真是个高青天(收藏于2008/8/15 16:23:57
烟台史志办革命军事家、外交家仲曦东(收藏于2007/1/25 14:49:29
<山东省志>将军外交家仲曦东(收藏于2007/1/25 13:58:12
中共东平县委组织部组织发展 (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收藏于2006/12/5 13:16:22
郭林、马传瑞、常德民间美名高青天(收藏于2006/6/16 11:28:5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山东省志.司法库山东省司法厅厅长、副厅长更迭一览表(访问16708次)
山东省公安厅史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公安保卫机关组织机构沿革(访问5915次)
<山东省志>将军外交家仲曦东(访问2396次)
菏泽市情资料库菏泽市情资料库 人物库 第一卷 第四类(访问2290次)
菏泽市情资料库 党派库第一卷 党派群团 第一类 中国共产党菏泽地方组织(访问2061次)
烟台市志1936年1月烟台绣花女工刘锦秀、马金波(访问2048次)
泰安市党史办中共东平县第一个支部在戴庙小学成立(访问1948次)
高明宇同志的入党介绍人乔海秋烈士、李又村同志(访问1888次)
亓象岑高明宇真是个高青天(访问1817次)
刘金寿同志领导的烟台罢工(访问164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高鹤立文选评论(评论于2020/4/4 10:11:24
平立文选评论(评论于2020/4/3 20:10:08
碧海蓝天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2/13 15:54:3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