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

峥嵘岁月3

邰杰(此篇较长)

  
    五、战地国庆节一日
    1951年的国庆节,是我在朝鲜战场度过的第一个国庆节。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将近一年。远离祖国的志愿军儿女对祖国一片深情,无限思念,这炽热的爱国之情都倾注在庆祝国庆两周年的活动之中。打开我幸存的一小本战地日记,在发黄的纸页上有“国庆节一日”的珍贵记录。时间:1951年10月1日,地点:朝鲜战地陈沓洞,工作单位:志愿军后勤一分部第三野战医院。我是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调到这个医院担任文化教员的。当天日记的内容很简短,照抄如下:“今天是国庆二周年纪念日,天气晴朗。早晨起床后,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干,百忙中我们还抽出一定时间来纪念这伟大的日子。出了“国庆专刊”,会了餐,晚间在一个大防空洞里举行了小型文娱晚会。在朝鲜战地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我们的庆祝活动的确搞得不错!”50年前这几句简单的真实的历史记录打开了我们记忆的闸门,在朝鲜战地志愿军儿女庆祝伟大祖国国庆二周年活动的画面一幕幕又映现在我的眼前。
    当时,我是第三野战医院的文化教员,由文工团员转为文化教员时间不长,工作还不太得心应手。部队的文化教员,主要任务是抓宣传教育及文娱活动。在国庆节庆祝活动中,我的工作就分外多些。就拿办“国庆专刊”来说吧,军医和大多数护士能自己动笔写纪念稿,但许多文化低或没有念过书的护理员、炊事员和担架队员想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却不会写。于是,我这个文化教员就格外忙,我得到病房,炊事班及担架队听他(她)们的口述,然后写成文稿再念给本人听,直到他们认为表达了他们的真情实感才满意。这样组来的纪念稿大约有十几篇。还有的同志虽有一定文化但不善写作,总感到写出的文字没有充分地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比如,院部的文书曹义,当我向他约稿时,他满口答应,但过了几天他对我说:“邰教员,给你说实话吧,写这篇纪念稿我费了两天时间,憋得满头大汗,改了好几遍,你看能用不能用。”我一看曹义写的纪念文章,标题是《庆祝国庆我的决心》,抄写得工工整整,字里行间流露出爱国情,报国心。我们这个野战医院医护、行政人员加上民工担架队员不过百人,这次纪念国庆二周年的专刊共收到三十七篇稿件,我把这些文章贴在一幅红布上,挂在一个大防空洞的洞口。透过这“国庆专刊”上的一篇篇文稿,我似乎看到一颗颗鲜活的跳动的心。远离祖国的志愿军儿女的心和亲爱的祖国紧密相连,贴得如此之近。祖国啊!为了保卫和平,为了保卫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我们甘愿在朝鲜战场吃苦献身,请祖国人民放心。
    节日会餐的菜肴并不丰盛,也没有美酒,但我们已经很满足了。刚出国那阵儿,是一把炒面就一口雪。现在能吃到高粱米,还有少量的大米、白面,而且不时还有罐头食品改善生活。这些食品、物品是从祖国运来的,我们有一条敌机炸不断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为了保证前方供应,志愿军的汽车兵、火车司机、工程兵战士付出了血的代价。这一天,我们吃到了雪白的大米饭,还有肉罐头,是出国以来最好的一餐佳肴。
    晚上在防空洞里举行的国庆文艺晚会,将国庆二周年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晚会上有部分即兴节目,但大部分节目都是我这个“编剧”兼“导演”指导排演出来的。受欢迎的节目有女护士林枫演唱的《歌唱二郎山》,护士排男女护士的合唱《志愿军战歌》、《歌唱祖国》。我自己编剧并主演的小话剧《立功喜报寄到家》也反响强烈。我在剧中扮演一位军属老大娘,那时我只有19岁,表演时在头上包一块毛巾,又在额头,眼角画些皱纹和鱼尾纹,我学着老太婆小脚走路的模样,倒很像农村老大娘的派头。最主要的还是剧情动人,老大娘接到儿子从抗美援朝前线寄回立功喜报时的喜悦与激动,村民的夸奖和羡慕,这一切,深深地鼓舞着身在抗美前线为和平而战的人们,也激发了白衣战士全心全意救死扶伤为伤病人员服务的热情。
    演出结束,走出防空洞,就听到远处敌机炸弹的爆炸声,医院的王政委风趣地说:“我们权且把它当作节日的礼炮声吧。”抬头一看,夜空中有敌机投下的照明弹曳光在闪烁。我凝望着夜空,联想到天安门广场上空那绚丽多彩的节日焰火。此时我们伟大的祖国首都正沉浸在国庆的欢乐中。于是,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儿女,又情不自禁地齐声唱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六、怀念战友郭岚
    时光如流,岁月沧桑,我亲密的战友、同乡郭岚女士在朝鲜战场牺牲已48个年头了。近半个世纪的悠悠岁月,许多往事如烟云一样缥缈而模糊,可我对郭岚同志的记忆依然如昨,对她的怀念之情有增无减。
    那是1951年秋天,风烟滚滚的朝鲜战场,我刚调到志愿军某野战医院任文化教员不久,医院从祖国又补充进一批医护人员,以满足战地救护的急需。她们是刚从国内卫生学校毕业,参军不久被派往朝鲜前线来的新生力量,其中一个学药学专业的女司药叫郭岚。她,刚满18岁,一张稚气的脸,胖胖乎乎的留着短发。个头儿不高,军装穿着长,但她用巧手改制得非常合体,腰间扎一条皮带,走起路来可精神呢。
    野战医院里女兵较多,开始郭岚并不引人注目。但在一次慰问伤病员的演出中,她引吭高歌了一段家乡豫剧《花木兰》其中的一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得到了热烈的掌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小郭演唱时满腔激情,她参军不久就上了前线,感觉自己比当年的花木兰还勇敢呢。郭岚唱的“谁说女不如男”和女护士林枫独唱的《歌唱二郎山》成了我们野战医院的保留节目,每当慰问演出和节日庆祝,都少不了她们的演唱。
     郭岚成了文娱活动的骨干分子,而我这个文化教员又是负责抓宣传和文娱工作的,我俩的关系自然密切起来。加之,她是河南安阳人,我是河南南阳人,虽说一个豫北,一个豫西,但确系道地的河南老乡。在异国他乡,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同志们在一起一提到“祖国”二字就亲热得很,何况我俩都是黄河边的儿女,别提多亲密了。我们曾同住一个防空洞,一块谈幸福、谈理想、谈人生;一起思念祖国、思念家乡、想念亲人。谈起家乡的特产,那甜如密的大柿子,脆生生的大红枣,颗粒饱满的落花生,馋得我俩直想流口水。
    有一次,我俩谈起什么是幸福时,郭岚不假思索地说:“我现在觉得最幸福的就是听不到敌机狂轰滥炸时的怪叫声,白天不用钻防空洞。”我说“是啊,最幸福的时刻将是我们能胜利回到祖国,明媚阳光下我们在大街上悠闲散步,晚上没有敌机骚扰而安宁睡眠。”瞧!那时我们渴望的幸福,就是那么简单而又平常。
    郭岚热情,认真细致、尽职尽责地做着她的司药工作,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贡献着她的青春年华。她多次受到表扬,还因在一次敌机轰炸中奋力抢救药品而立过功。1952年的元旦、春节,“七一”、“八一”,只要开庆祝会演出,都有她的节目,除唱豫剧外,还参加合唱队,有时还演出小话剧,小歌剧。
    1952年秋季,朝鲜开城板门店停战谈判出现了僵局。敌人从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妄想借助军事武力获得,美、伪军发动了秋季攻势。前方的坑道战异常激烈,我们野战医院接收的志愿军伤员明显增多。防空洞容纳不下,附近村子里幸存的部分农舍也清理干净住进了伤员。由于夏、秋两季阴雨连绵,担心药品受潮变质,药房由防空洞搬到一间农舍里。这一段时间医院的任务重,郭岚也格外忙碌辛苦。她要经常搬动大大小小的药品箱、绷带包,以免药品受潮变质。医院里就她一个司药,夜间接收伤员时她还要加夜班。没黑没白地工作,眼看人消瘦了,胖乎乎的圆脸变成枣核儿脸型了。但她身上充满青春活力,乐不知疲,百忙中她还挤出时间准备庆祝国庆三周年的演唱节目。
    1952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的喜庆日子。我们野战医院的全体工作人员,要在抗美援朝前线度过又一个国庆佳节。吃完早饭,医院的行政领导和政工人员(我也在内)就到山上松林里开会,研究国庆晚会的讲话稿,我还向领导汇报了文艺节目的安排顺序。上午10时许,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天安门广场,将举行声势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此时此刻,我们前方指战员的心啊,飞回了祖国,飞到了首都天安门广场,我们多么想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啊!
    然而就在此时,晴朗的天空中有敌机发出的轰鸣声。这嗡嗡作响的声音志愿军战士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我们在山上看得很清楚,高空中飞过来两架美式B29大型轰炸机,前后左右有八架战斗机护航。敌机没有侦察,没有盘旋,在接近我们野战医院驻地上空时,在高空投下两枚巨型炸弹,马上就掉头飞回南朝鲜方向。接着我们就听到了振耳欲聋的炸弹爆炸声,我们野战医院驻地区域内火光冲天,烟尘蔽日。在山上开会的人们不约而同惊呼;“糟了!我们医院被炸了!”火光就是命令,山上的同志们飞快冲下山去,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海硝烟中,抢救受伤的战友,背出或抬出牺牲的同志。有一个防空洞,洞口被炸塌了,上方的土石封住洞口,里边有十几位战友有生命危险。大家用镐头,铁锹,甚至十指,终于扒开一个洞口,救出了这十几个战友,不幸的是,我最亲密的战友郭岚,当她听到飞机轰鸣声时马上离开药房要到山上防空洞隐蔽,然而,猝不及防的高空投弹,在她走出药房没多远,就被炸弹碎片击中腹部而光荣牺牲。看到郭岚和几十位牺牲战友的遗体时我泣不成声,仇恨充满胸膛。
    入夜,我和政委、指导员一起清理烈士遗物,遗憾的是有三位刚从前线转下来的伤员,医院未来得及进行登记,他们又因烧伤牺牲在我们医院而成了无名英雄。我在郭岚的遗体前伫立良久,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她的上衣口袋,间有一张带血的信纸,只是写了几句开头的信,大意是国庆节到了,向故乡的父母问安。看到这未写完的带着血迹的家书,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哭泣着用手抚摸她的面颊,向郭岚作最后的道别。第二天,我们怀着悲愤的心情在一座山头上掩埋了烈士们的遗体。
    郭岚同志走了,带着对祖国的深情,对父母亲的眷恋,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将遗骨留在了异国的土地上。她短暂的生命光辉而灿烂,她闪光的青春壮丽而辉煌!虽然她的墓前没有纪念碑,但她在我心中留下了不朽的丰碑。这丰碑昭示着:“不忘昨天,珍惜今天!”
    亲爱的郭岚同志,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浏览:85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2/11 16:32:5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英雄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收藏于2002/10/2 1:01:41
王树增真正的中国人(收藏于2002/5/13 16:35:25
黄极润一个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志愿军的回忆(收藏于2002/3/28 21:51:22
同人生為國魂,死是國殤──志愿軍頌(收藏于2002/3/20 23:19:08
am中国军史里的长津湖(收藏于2002/3/19 0:41:33
rim《朝鲜战争基本常识问答》(转)(收藏于2002/3/19 0:37:53
云岗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收藏于2002/3/19 0:36:18
出尘一场伟大的战争(收藏于2002/3/19 0:35:13
徐泽荣朝鲜战争起源(收藏于2002/3/19 0:32:14
野史寻踪中国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些真相(收藏于2002/3/19 0:23:4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柯 原朝鲜战争纪事:小喇叭与冲锋号-美国大兵的最怕(访问14166次)
由四川省内江县提供四川省内江县的烈士名单(访问7294次)
同人生为国魂,死是国殇——志愿军颂(访问4573次)
野史寻踪中国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些真相(访问4167次)
徐泽荣朝鲜战争起源(访问3953次)
出尘一场伟大的战争(访问3066次)
云岗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访问2830次)
am中国军史里的长津湖(访问2580次)
phy926朝鲜战争:三十八军万岁!(看完后想流泪)(访问2459次)
6抗美援朝中的上海战士(访问241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7/21 15:06:3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6/16 19:32:1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5/22 19:19:39
啊啊啊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4/7 18:46:40
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4/7 17:53:0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