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

走近今日上甘岭

1

  走近今日上甘岭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50年前,当兄弟的朝鲜人民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当中国的安全受到帝国主义侵略的威胁之际,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扛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旗跨过鸭绿江,义无反顾地来到异国的土地上。历时3年的战争,志愿军战士死伤36万余人,其中11万英魂长眠在了朝鲜的大地上。
  抚今追昔,一晃历史的车轮已转过半个世纪。在志愿军入朝参战50周年之际,我们和朝鲜人民一道,深切缅怀那些为和平和正义而战的“最可爱的人”。
  上甘岭地处三八线附近。这里几乎没有人居住,成了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无数无名烈士墓散落在山头沟底,静静地聆听和平之音
  上甘岭,这是众多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字,它和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胡修道等无数志愿军英雄的名字连在一起。上甘岭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五圣山南麓,紧靠三八线。据说,当年激烈的战斗曾使整个山顶被削平了将近2米,周围的村庄、田地都被敌军的炮火炸得满目疮痍。50年过去了,昔日志愿军战斗过的地方到底怎么样了?不久前,记者在朝鲜劳动新闻社(《劳动新闻》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同志的陪同下,走近了上甘岭。
  从平壤出发,沿平壤—元山高速路向东南行进3个多小时,便来到了江元道首府元山;然后再从元山沿朝鲜东海岸高速公路南行1个多小时,到达位于江元道高城郡的濂城里,这里有全朝鲜惟一一个以志愿军战士的名字命名的学校———黄继光高等中学。沿途路上,随处可见悠闲地在路两旁的稻田里耕作的朝鲜农民。在没有战争的今天,他们尽情地享受着那份安宁。陪同的江元道外事局局长告诉记者:“江元道被三八线一分为二。紧靠分界线一带的高城郡、金刚郡等地在朝鲜战争中受到的创伤最重。”向车外望去,记者看到的是黄黄绿绿的庄稼和远处起伏的山峦,一派恬静的田园景色。但山上的树木都不高,据朝鲜同志介绍,战争时石头都炸光了,在满是炮灰的山顶上,树木根本长不起来。看来,战争的创伤依然留着它特有的痕迹。
  黄继光高等中学距离三八线不过百十公里。《劳动新闻》的同志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盖有几个公章的通行证说:“这里接近前沿,属军事重地。但由于志愿军的关系,只有中国同志才能到这里来,其他外国使团根本想都不用想。”记者看到,通行证上清楚地盖着“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朝鲜人民军保卫司令部”和“第××部队第××哨所”3个红印。朝鲜同志说,为盖齐这几个章,他们跑了半个多月,才终于获准允许中国记者到此采访,但也就是到黄继光高中为止,再往前就不让走了。黄继光高等中学校长介绍说:“上甘岭、1211高地等当年的战场全在军事分界线附近,即使现在,朝韩双方也都在军事分界线两公里以外设有重兵。军事重地未经允许,任何人都不能接近。您是今年到访的第一位中国客人。”
  在黄继光荣誉展室,有幅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是黄继光烈士纪念碑的照片。墓碑后面是层层铁丝网,可见那里很接近军事分界线。像黄继光这样就地安葬的志愿军烈士还有很多。校长说,当年黄继光曾和他的朝鲜战友相约,战斗结束后一同到战友的家乡——高城郡濂城里建设美好家园,但后来他牺牲了,愿望没能实现。战后,他的朝鲜战友回到家乡,将烈士的这个愿望报告给濂城里党委会,党委会又层层上报,一直到朝鲜最高人民会议。1990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决定将濂城里高中命名为“黄继光高等中学”,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志愿军英雄。
  上甘岭地区因为是山区又是前沿,现在几乎没有人居住。那里杂草丛生,树木林立。沿三八线一带地区现在已成了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军事分界线北方一侧,在山头沟底有很多无名烈士墓,多得数不清。无数志愿军战士的英魂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长眠在鲜血染红的大地上,继续守卫着来之不易的和平。
  申旭淳老人义务守护志愿军烈士陵园30年。但今年当记者再访陵园时却没能见到他
  朝鲜的志愿军烈士陵园、烈士墓大大小小有近百个,合葬、独葬的志愿军烈士共有5万多人。其中位于平安南道桧仓郡的烈士陵园,占地9万平方米,葬有毛岸英以及志愿军司令部直属机关的133名烈士,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平壤兄弟山和开城松岳山也有两个烈士陵园,分别葬有114名和1.5万多名志愿军战士。平安北道的安州、介川也分别安葬了1000多名志愿军战士。朝鲜党和政府对陵园的管理做了不少工作,并派人专门护理。
  开城烈士陵园一位叫申旭淳的管理员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退伍的人民军老兵,当年曾和志愿军在战场上并肩战斗。退役后,他主动提出愿意无偿做志愿军陵园的管理工作,从此一干就是30年。每当有代表团访问陵园,提起当年的情景时,老人都忍不住流下眼泪,不停地说:“太惨烈了,中国同志牺牲了那么多人。我还活着,没法为他们做些什么,就陪陪他们吧。”遗憾的是,今年当记者再访陵园时却没能见到那位老人,据说,他因病已不能从事为陵园剪草浇水的劳动了。
  从开城往南走出大约15公里,就进入板门店中立区。朝鲜人民军在通往板门店共同军事警备区的惟一一条道路入口设置了关卡,严格检查过往的车辆和人员。即便是外国代表团或使团想要来这里参观,也得提前几天通报车号,并提前交验身份证件。当年中朝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停战谈判及签署停战协定的两个大厅就建在北方管辖的一侧。10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两张桌子并排摆放,上面盖着白布,桌上有联合国旗和朝鲜国旗。桌上还摆放着当年签字的停战协定样本。桌椅仍是50年前的原物,见证着那段不寻常的历史。大厅的墙壁上挂满了当年中朝军队共同作战抗击侵略的图画。
  板门店共同军事警备区的军事分界线上并排建有7间蓝色白顶的小房,那是举行会议的地方。中间的一所房子现在已开辟成北南双方参观人员可自由出入的场所。若北南同时有旅游团或参观人员到达,一般是每周一、三、五朝方先进,二、四、六韩方先进,周日随便,但双方不可同时进入会议室。最近去那里参观,已经听不到双方广播里的对骂,双方值勤的战士虽如往常一样腰别手枪,但紧张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
  朝鲜老人说,志愿军是一支优秀爱民的队伍。青年人说,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历史
  最近,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5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朝鲜媒体加强了有关报道,高度赞扬朝中友谊。
  一些五六十岁的平壤市民在谈到志愿军时说:“我们见过志愿军,那真是一支优秀爱民的队伍。”一位当理发师的老大娘是平安北道人,当年志愿军曾在她家的村子里驻扎过。她说,志愿军战士帮朝鲜老百姓挑水担柴,即使冬天也不到老百姓家里去住,就露宿在冰雪里,这样的队伍太少见了。一些青年学生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没能亲眼看到这样的英雄队伍,但从父辈祖辈那里听到了很多志愿军的故事。他们纷纷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抗击侵略、重建家园这段历史。
  日前,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许多老兵纷纷组团前往朝鲜,纪念那段曾让他们洒下过鲜血、也留下过欢笑的难忘岁月。同时,朝鲜党政军也将举行一系列大型纪念活动。不过,在韩国,人们正沉浸在朝韩首脑会谈及金大中总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所带来的喜悦之中,对50年前的那段历史反应比较平静。
  
 浏览:67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2/11 16:21:4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英雄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收藏于2002/10/2 1:01:41
王树增真正的中国人(收藏于2002/5/13 16:35:25
黄极润一个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志愿军的回忆(收藏于2002/3/28 21:51:22
同人生為國魂,死是國殤──志愿軍頌(收藏于2002/3/20 23:19:08
am中国军史里的长津湖(收藏于2002/3/19 0:41:33
rim《朝鲜战争基本常识问答》(转)(收藏于2002/3/19 0:37:53
云岗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收藏于2002/3/19 0:36:18
出尘一场伟大的战争(收藏于2002/3/19 0:35:13
徐泽荣朝鲜战争起源(收藏于2002/3/19 0:32:14
野史寻踪中国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些真相(收藏于2002/3/19 0:23:4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柯 原朝鲜战争纪事:小喇叭与冲锋号-美国大兵的最怕(访问14208次)
由四川省内江县提供四川省内江县的烈士名单(访问7304次)
同人生为国魂,死是国殇——志愿军颂(访问4589次)
野史寻踪中国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些真相(访问4179次)
徐泽荣朝鲜战争起源(访问3989次)
出尘一场伟大的战争(访问3071次)
云岗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访问2878次)
am中国军史里的长津湖(访问2589次)
phy926朝鲜战争:三十八军万岁!(看完后想流泪)(访问2471次)
6抗美援朝中的上海战士(访问242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7/21 15:06:3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6/16 19:32:1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5/22 19:19:39
啊啊啊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4/7 18:46:40
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4/7 17:53:0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