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战斗
1950年9月,正当我从华东军政大学伞兵总队预科结业,转入本科学习跳伞技术时,朝鲜战争爆发了。 1950年10月8日,我们华东军政大学300名青年学员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奉命入朝参战,我被分配到27军79师当炮兵侦测员。经过短时期训练和预习后,于11月27日晚上,从辽宁省临江县跨过鸭绿江投入战斗。 当时我军还没有高空侦察飞机,朝鲜又是个多山的国家,要侦察敌人纵深区域的目标,只有派侦察分队化装成李承晚军深入到敌人心脏里去摸敌情。我们这支侦察小分队是由三名步兵侦察员和我这名炮兵侦测员组成。侦察排长姜春山同志是位来自四野的朝鲜族老战士。 1951年4月中旬,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第五次战役,我们侦察小分队再次出征。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战斗。侦察中,我们发现美军在沿“三八线”许多地方设置了暗堡,配备了重型火力,这些目标如不消灭,步兵冲锋时将会造成我军很大伤亡。因此,我们把敌人的这些目标一一标在地图上,作为我军炮火攻击的重点。对其中一座美军弹药库的坐标方位,我们测定得更加仔细。经过五天的侦察,终于摸清了美军阵地的主要目标。返回时,美军已知道我军将要发起强大攻势,沿“三八”线已筑起了一道电网,妄想把我军的各路侦察分队堵截在“三八”线以南。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分队全体同志都作好牺牲的准备,要过生死关。在这关键时刻,侦察排长姜春山同志自告奋勇决心用火力掩护我们冲过封锁线后再突围。他掏出身上仅有的十多元朝鲜币,要我们转交给组织,如一旦牺牲,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我自知生还的希望很渺茫,也向党小组交出带在身边的一份入党申请书,申请书上已经写明,如我一旦牺牲,请党组织根据我生前的战斗表现,能追认我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入朝作战半年来,交出的第二份入党申请书。在这生离死别时,同志间互道珍重。姜春山同志再次叮嘱大家:不论是谁,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设法将地形图送交指挥员手中,祖国人民正等待着五次战役的胜利消息啊! 正当我们仰卧在地绞断铁丝网时,突然触响了警铃,美军岗楼上的探照灯随着重机枪子弹扫射在我们身边。这时,姜春山同志端起轻机枪一阵猛射,把美军岗楼上的探照灯打瞎,并把火力吸引到他身上。突然我双腿膝盖感到热辣辣的痛,原来是美军机枪子弹擦去了我的皮肉。其他两位同志也不同程度受了伤。我们过了封锁线,做了简单的急救措施,相互照顾着走了两天,才被担架抬回到阵地。首长和同志们看到我们胜利归来,那高兴劲就无法形容了。可惜的是我们的亲密战友姜春山同志壮烈牺牲了。他为了掩护我们,为了把侦察得来的重要情报送回指挥所,牺牲时年仅25岁。回到阵地,我们不顾伤痛,立即绘制作战地图,作为指挥员制订作战方案的重要依据。 1951年4月22日晚5点整,抗美援朝中闻名的第五次战役打响了,横贯朝鲜东西二百多里的我军阵地上,数不清的大炮排山倒海铺天盖地向敌人阵地猛轰,美、李伪军做梦都没有想到我军虽然没有高空侦察飞机,但颗颗炮弹会打得那么准。炮轰过后,我三十多万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反击,冲破“三八”防线,直捣汉城……当我从观测镜里看到步兵们把胜利的红旗插上敌人阵地,欢呼跳跃时,远处,美军弹药库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天空,我感慨万千,不禁流下热泪。为了这一胜利时刻的到来,我们有多少英勇的侦察兵战斗在敌占区,不慎暴露身份,拼死一战,与敌同归于尽;还有多少侦察员,不幸被俘,惨遭杀害;又有多少像姜春山同志那样的优秀侦察员,为了掩护战友,宁可牺牲自己。正因为有这么多仁人志士,不怕流血牺牲,经过三年奋战,终于迫使美帝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结束了这场战争。 徐禄藩 |
浏览:95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