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兵的怀念
在朝鲜开城松岳山脚下的白水洞志愿军烈士陵园,数十位老人神情肃穆地排列在烈士纪念碑前,这里的十几个巨大的坟墓里,合葬了1万余名志愿军无名英雄。由著名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马王祥、原志愿军炮兵522部队司令部参谋何衡昆、原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员孟宪常、冷定辉、王力娟等56余位志愿军老战士组成的一支队伍,在志愿军赴朝参战50周年之际专程赴朝,祭奠和纪念在那场著名的战争中曾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们。 老人们的耳边,又响起了当年战场上的厮杀声,眼前又重现出50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那些熟悉的年轻而英勇的身影,就在眼前晃动着…… 老人们的脖子上都系着一条红领巾,上面印着金色的大字:“一九五○—二○○○,人民不会忘记,献给最可爱的人”。 50年前,当他们作为“最可爱的人”,第一次踏上朝鲜的土地时,他们都还是十七八岁的青年。他们义无反顾地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那片热土,而他们今天来看望的那些战友,则为那场举世目瞩目的战争献出了生命。 50年过去了,这些亲历了战争的老兵,也亲历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无法忘怀昔日的战友,他们要把今天的一切讲述给战友们,以告慰英灵。 烈士陵园上空口荡着老战士们的一声声呼唤: “这是祖国的土,我给你们带来了; “这是祖国的水,我给你们带来了; “这是祖国的酒,我给你们带来了; “这是祖国的烟,我给你们带来了……” 泪水在呼唤中流淌; “来啊,我们看你们来了,你们来啊,来喝口祖国的酒,来抽口祖国的烟…… “咱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泰民安…… “香港已经回归了; “澳门已经回归了; “台湾也一定会统一的; “祖国一切都好,家人一切都好!我们一切都好!你们放心吧……” 苍老的泪浸的男女合声,组成了震颤心灵的呼唤,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穿越生与死的阻隔,在天与地之间回响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这些活着的志愿军老战士更不会忘记。岁月染白了他们的头发,衰老了他们的身体,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带着心脏起搏器,但是他们执着地加入了这支队伍,来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来到安葬在这里的战友身旁。 现年66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孟宪常,在朝鲜战场战斗生活了7年。1958年10月,在志愿军总部撤离朝鲜战场的前夕,他们在志愿军司令员杨勇。政委王平的带领下,为安葬在桧仓志愿军总部烈士陵园的烈士扫墓致哀。那时他拍了一张烈士陵园的全景照片。照片上一片新建的坟莹似乎在向归国的亲人诉说着难言的不舍…… 现在,当他又一次来到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时,所有的坟茔已掩藏在葱郁高大的松柏之中。几十年了,昔日的烈士陵园已改变了面貌,那些长青的松柏,似乎是英雄不死的灵魂,和祖国的亲人诉说着彼此的思念。 |
浏览:104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