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爸爸我们想念您啊
>敬爱的父亲您离开我们已经一百天了,您走的太突然了,您当时住在瑞金医院 干部病房,身体状况和精神都比以往好,您刚刚度过85周岁生日,我已经买好8月30日 的回上海机票,因为您原定在8月30日出院的。没想到8月28日夜里您突然出现呕吐失语 ,脑部大面积出血,女儿赶到病床前您已经深度昏迷,亲爱的爸爸啊!我使劲地呼喊您 一定是听到了,因为我看到您眼里淌出的热泪,我知道您无限眷恋这个美好的世界和您 所挚爱的亲人,心中还时刻惦念那些需要您去帮助的人们。当看到您心跳146次时,我 恳求医生又对您进行了一番抢救,29日11时30分,您那颗顽强工作了85年的心脏停止了 跳动,这个世界离去了一个革命六十五载的老抗日军人,我们幸福和谐的家庭从此失去 了慈爱的父亲。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亲爱的爸爸,我们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母 亲您的离去,因为我们还期盼您对母亲的呵护和疼爱永远延续在她生命的每一分钟,我 们还期盼您像上次病危一样能够挺过来,和我们一起出院回家,回到您熟悉的五金新邨 ,回到您睡了几十年的小铁床上,继续用微波炉煮您的麦片,继续整理您认为可以回收 的废品。继续学习党报党刊、参加“党在我们心中”知识竞赛,继续用那颗博爱的善心 关爱他人。亲爱的爸爸,女儿恨不能用自己的生命来延续您的长寿,女儿相信您的在天 之灵会永远保佑咱们全家,您的慈爱情怀会永远通过您的血脉延伸,女儿坚信生命一定 是轮回的,您是傲然屹立的雄鸡,在您赋予我生命30年后,您的女儿又孕育了一条新生 命,他恰恰也是与您同样属鸡。虽然现在咱们阴阳两世间,但下辈子我还会做您的女儿 孝敬您老人家。您一生低调做人,谨慎处事,就怕给子女、给亲人、给组织添一丁点的 麻烦,您是如此没有麻烦任何人就这样利利索索地走了,可作为您的女儿,从小沐浴着 您和母亲的恩泽,生活要比大多数同龄人优越,在您们年老应该服侍您们时,又因为您 们享受离休待遇和刻意自理使我们做子女的从金钱和时间上比其他老人的子女负担要轻 ,女儿多么希望能够多陪伴在您的身旁以尽反哺之孝,能够推着轮椅上的您晒太阳,能 够给您端屎端尿,可您不给我这个机会啊,今年7月14日的瑞金医院病房匆忙别离,竟 然是我们父女的生死诀别,您十个小时都不能等我啊,现在,在医院和马路上,只要我 看到那些慈祥的老人在亲人的陪伴下蹒跚行走,我都会潸然泪下,我真想您啊,我的内 心疚痛啊! >亲爱的爸爸,您的儿女们知道您一生以军人为荣,在送别您生命的最后旅程中 ,我们为您穿上的是将校呢军装。8月31日下午两点,按照您老人家的生前意愿,坚强 的母亲率领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将送您的遗体捐献给了上海市红十字会。您生前单位百联 集团企业离休部党委和您的部分战友亲属也对您的无私奉献表达了最后的敬意,鲜红的 党旗覆盖在您的遗体上,见证了您对党的无比忠诚和生命的最后壮举。当天,我们按您 的意愿在《解放日报》刊登了讣告。《上海新闻商讯》发表了“生为祖国作贡献,死为 科学再捐躯”的悼念文章。上海红十字会給予您的评价是:一切为人民,口碑永不朽。 亲爱的爸爸,您是春蚕到死丝不尽,您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博爱的人 ,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您的家人以您为荣,杨氏家族以您为荣。 >亲爱的爸爸,我现在知道了您的生平。您是1921年8月出生在山东莱阳一个富足 的家庭,但您20岁就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八路军五支队、山 东军区东海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担任文娱干事、宣传队分队长、宣传干事等职,曾立过 三等功四次,评为机关学习模范一次;1948年您随部队南下到上海,先后在华东支前司 令部和新华联运总公司工作,担任宣教干事、政治指导员、人事科副科长、科长。1955 年8月从部队转业到上海市五金采购供应站,在办公室、计划科、财会科等部门工作, 曾担任办公室主任、副科长、科长等职务,1982年11月离职休养,享受局级离休干部政 治、生活待遇。多年的军旅生活历练,您把中国军人对革命的忠诚渗透到了自己的骨子 里和血液中,一生以革命的利益为重,一切为人民着想,您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这 样教育我们的。可以让您和母亲宽慰的是;我们做子女的以前没有让您失望,将来也不 会给您们摸黑。因为我们身上流淌着您们的血液,我们的DNA里遗传着您们的基因。亲 爱的爸爸,我把您和妈妈的两张合影像片挂在我浦东的家里了,我知道一张是1949年拍 摄的,那是您们刚到上海,从像片上年轻甜美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您们对新中国美好的 憧憬。还有一张是1999年拍摄的,经过五十年的风雨同舟,像片上的老夫妇看上去依然 是那么恩爱和幸福,依然是穿着军装。两张像片记录了您们光荣的历程和缠绵的爱情,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爸爸当宣传队长,妈妈演戏;在解放战争的硝烟里,您们并肩战 斗,挺进大上海;建国二十年,您们养育了我们子女六人,又让我们听党的话当工人做 农民参加解放军,做共和国的有志青年。当您们双双离休后,夕阳下的您们琴瑟和谐、 相依为命。您设计写字撰写文章,妈妈绣十字绣画山水,为离休党组织和照顾您们的医 院送去感谢,为子孙后代留下永远的纪念和亲情爱意。我们永远为您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 >您是82年离休的,您的晚年生活是充实的,您学习党报党刊,积极参加党组织 和各项社会活动,您在临终前的两个月里,为了保证参加党的知识竞赛答题准确,您拄 着拐杖、冒着酷暑去新华书店买新出版的党章。您对自己的日常生活确是标准太低了, 太节约了。当我们整理您的遗物时看到您穿过多年的破旧的内衣、晴纶裤、打过鞋掌的 单鞋棉鞋雨鞋,真是心如刀绞,您八十多岁高龄,年收入近五万元,但2元一根的永和 豆浆油条都不舍得买;香蕉吃的是发黑的,西红柿买最小的,方便面和饼干也是买最便 宜的;您喜欢吃鱼,但都买快收摊的不新鲜的。冬天夏天都不开空调,您心里是有目标 的,要为我们子女,要为妈妈留钱,要为生病叔叔和没有父亲的侄儿寄钱,要为小区里 的新大学生送奖学金,要为小区里去世的同事送慰问金,要为灾区的人们献爱心。您心 里装了那么多的人,唯独没有为自己考虑。亲爱的爸爸,女儿现在逐渐读懂了您:在有 生之年,您是送人玫瑰,满手余香,您把付出和奉献看作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享受;在您 生命终结时,为了给后人提供研究的机会攻克不治之症,您又无条件捐献遗体。您崇高 的人生境界永远被后人赞叹。亲爱的爸爸,您的爱是有回报的!您资助的孩子的母亲到 您的灵堂磕头跪拜,小区里的邻居来了那么多为您送花吊唁致哀,您的侄子们也从山东 赶来代表他们全家为您送行了,您的博爱、善良、 忠厚、正直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 中。在整理您的遗物时,我们看见了您珍藏多年的八一帽徽和立功证、淮海战役、渡江 战役纪念章,我们深深体会到是战争年代的军旅生活对您一生产生的重大影响。在您的 小抽屉里,我们看到了您1987年8月25日写下的遗嘱:响应中央关于简办丧事的规定, 不发讣告,不向遗体告别,不举行追悼会,将遗体转给医疗研究机构。最后又在遗嘱下 方注明“骨灰撒在黄浦江”。我们子女看到这份遗嘱时真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们 被您如此纯粹的党性和为科学捐躯行为所震撼。当时您是66周岁,在后来的十年间,您 为了这个信念费尽周折,在1997年10月,终于办成了遗体捐献的所有手续。这本遗体捐 献证书始终放在父亲随身携带的蓝包里。说心里话对于您的这个决定,我当时是想不通 的,我非常尊敬和爱戴您,因此我也一定要尊重和服从您的意愿。我们子女六个,我是 离家最远的,在不到十七岁我就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后又长年在北京工作,但 您的善良、勤劳、清廉和聪慧与节俭,却影响了我一生。回想小时候,没有保姆后,您 辛劳地操持家务还为我们烙葱花饼,您亲手制作的辣白菜和木耳白菜炒肉片至今回想是 那么的香甜可口。看到您对母亲的深情眷恋,绵绵爱意的情书,对早逝胞弟一家的关 心、疼爱,您的几个侄子在您的抚养下都大学毕业工作了。您对困难同事职工和学生的 热情资助,都让我理解了您高尚的情操和博爱的胸怀。您的外孙在北京出生时,您亲自 为他带来姥姥姥爷的祝福,他考上北京的大学时,您又给他奖学金,今年他从加拿大回 国结婚,您和妈妈又给他贺喜的红包,值得欣慰的是他是不远万里以孙辈的新婚来敬贺 您们的钻石婚的。他也会永远铭记姥爷的高风亮节的。 >文革时期,您也遭受了冲击和审查,但您对党的忠诚没有丝毫改变,您和母亲 支持我主动报名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嘱咐我要听党的话,努力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 的青年。现在,我敬重您这个决定,您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发挥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 范作用,为普及上海遗体捐献工作做表率,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您的衣柜 里有一套崭新的军装,那是我从朋友那里要来的,因为父亲的外套只穿中山装和军装, 姐姐告诉我,您收到这套军装后,高兴得笑逐颜开,像个孩子似的拿给病友炫耀:这是 我女儿从北京给我带来的。我现在更明白那是您的军人情结。您还有许多没有打开包装 的新棉衣、保暖内衣、毛衣、羊绒衫,那些都是子女给他的,您都舍不得穿,现在我们 都整理好送给那些最需要温暖的人以完成您最后的心愿。我将您穿过的打过鞋掌的棉 鞋、布鞋;破旧的内衣、毛衣毛裤;穿了十多年的中山装都保存好留给我们的后代,让 他们以您为楷模,以您的德高望重为骄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放心吧!亲爱的父亲,我们深知您是在怎样的节省生活中积攒的二十多万元巨 款(包括您留下的和已经分给我们的)我们已经将他设立为家族基金,以此让子孙后代 永远铭记您与母亲崇高思想境界和养育之恩。 >安息吧!亲爱的父亲,《今日百联》为您作了追记—“善举出百联,遗爱在人 间”;上海市红十字会和上海市烈士陵园将您的英名刻在纪念碑上,供世人永远敬仰; 您的子子孙孙会将您的毛发代代相传、永远纪念;您贴身穿过的背心、毛衣我们子女每 人一件穿在身上,象征着我们永远在您温暖的怀抱里。 >在父亲逝世百天之时,谨以此文祭奠您老人家一世英名。同时,我要深深的感 谢我亲爱的母亲,是她和父亲相濡以沫六十年,共同把我们六个孩子培养成人,也使父 亲在家族中成为职位最高,最受人尊重爱戴的高寿老人。我还要感谢我的大姐,是她的 别夫舍子孙,精心照顾顺从父亲,使父亲在最后的一年里过的很舒心愉快;我要感谢哥 哥,是他在父母亲庆贺钻石婚之际,也是我们全家最后一次的团聚中,留下了杨氏家族 最后的合影、安排了最好的餐厅,让爸爸妈妈享受到了他们生平中最奢华的鲍鱼和鱼翅 ,否则我将永远远离这些美味佳肴;我要感谢两个弟弟,他们连夜赶回上海,抚慰母亲 悲痛的心灵照顾她体弱的身体;我要感谢小妹,她要比外地生活的子女更辛苦受累。我 还要庆幸自己,还有为母亲尽孝的机会,我会无比珍惜的。我要让母亲成为世界上最幸 福的老人。 > > |
浏览:77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