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__松湖居东房纪念馆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亲爱妈妈

慈 颜 永 存

龚海华

  去年11月10日,那是我一生中最为悲伤的日子,这一天,我亲爱的母亲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深深眷恋的这个家,从此留给了我们无限的哀思,每当想起这个日子,伤痛的眼泪就止不住在我心中流淌。
   记得母亲在离开我们的前五天11月5日(周日)晚,我在浦东接到妻电:母亲突然昏迷,已送市六医院。我驱车急往六院赶,在途中弟妹电话告诉我,母亲血压200多,低压130,我心急如焚,眼泪止不住,赶到急诊室,弟弟们正护送着昏迷的母亲到住院部,拍片诊断是脑溢血,我的天哪!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母亲会患这样的凶疾……
   母亲身体不适是在国庆期间,左肋疼痛不止,难以入眠,拍片也找不出原因,10月中旬被弟弟们强行送往六院住院治疗,输了二天液,感觉稍好就急着出院。11月1日,我回家探望母亲,身体尚好,我们拉了一些家常,母亲像有什么事,把我叫到里屋的阳台边,拿出一枚戒子要我留下,我婉言谢绝了母亲,此时的母亲什么也没说,脸色茫然,随后面对窗外,这就是我与母亲的最后一面。
   当得知母亲这样的年龄,这样的身体条件患脑溢血,挽救生命的可能性极小时,我脑子一片空白,在心内科,在重症病房的走廊边,我捶墙发泄我的悲痛,我在众人面失声痛哭。后来的五天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动手术用最好的药都没能挽回母亲的生命。
   母亲走了,什么也没说就走了……这一天凄凉的很,天下着雨,刮着寒风,我们把母亲送到了遗体安放处……
   母亲生前的一、二年想去看看墓地,我们只是答应却没抽时间陪她去看看,我们始终认为母亲生命的烛光是会顽强地亮着,不会那么快地熄灭,我们愧对她,我可怜的母亲,您的心情总被我们拒绝,不知母亲在天有灵,能否知道,我们已给她安排在上海最好的陵园里。
   11月15日,天也是那么阴沉,细雨下个不停,但送行的亲友却是那么的多,我们怀着极度的悲伤办完了母亲的后事。以后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一月一月过去了,尽管做了七七、百日、安排了葬礼,在母亲节、七月十五日、周年进行了祭祀,然而在我内心深处,失去母亲的伤痛一直排遣不了,它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牵动着我的思绪,每次回家看望父亲,面对母亲慈祥的遗像就感到分外悲痛,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许多关于母亲的往事。
   在许多人眼里,母亲可能是一位平平常常的人,象许多人的母亲一样,终年操劳,任劳任怨,疼爱子女,勤俭克己。在工厂母亲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工作多年以后退休回家, 一直操持家务到最后离开我们。在社会上,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妇女,与邻里、亲戚朋友和睦相处,象许多经济不宽裕的工人家庭主妇一样。在那些年里,母亲为我们这个家庭的生活,为我们姐弟操了一辈子的心,默默无闻地付出了她的所有。
   我怎么也不会忘记我们一家经历过的艰苦日子,七口之家先在闸北通阁路12平米的公房住了2年,后在徐汇区裕德路103号14室那间17平米的平房住了35年,为了生活在那仅有的住房面积里借天借地,在房间里搭了一只又矮又暗的搁楼,为解决采光又在屋顶开了个老虎窗,雨天在屋里要用脚盆和脸盆接雨,又把灶间改成房间,父母亲和小弟住在搁楼上,踩着吱吱作响的扶梯上下,大弟成家住在楼下,二弟为了成家把灶间布置成婚房,灶间设在了屋对面工厂的墙根下,房前屋后都是下水道阴井口,屋里潮、味道大。在那种历史条件下,作为普通老百姓的父母亲是多么的无奈;父母工资收入低、人口多,我们的平均生活水准在当时是属于贫困线之下,应该享受补救的,但是父母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不愿靠,也不愿看别人的脸色”为了维持七口之家的柴米油盐,抚育我们姐弟五人的成长,时不时还要接济乡下的老人和老家来的客人,对母亲来讲是多么的不容易,她处处精打细算,能烧柴的不用煤,能用小灯的不用大灯,后来有了洗衣机能用手洗的还是用手洗,为了省电父母都是很早就寝,买菜要等到菜市场下市时,别人不弯腰的事她要弯腰,时不时检些废旧品到废品站换几个钱来补贴生活;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了,她仍不闲着,用一些废旧编织带做菜篮子,又用这些菜篮子换取更多的编织带,编成更多的菜篮子去菜市场卖,她总是背着一大堆菜篮子到龙华、到漕河泾、到田林地区,这么远的距离她总是走着去走着回,乐此不疲,儿女们不要她这样做,她却要拼命做,用换来的钱改善生活、贴补儿女,甚至考虑今后为买房作些补贴,当我们生活都好了,住房也宽畅了(我们姐弟住房面积达500平方米),而她却老了,想起母亲对我们哺育,或许它象阳光、空气、春风、细雨般那样自然,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心情却难以平静。
   记得我小时候,住在静安寺梅家桥,右肩上长了个疖,吃药敷药都不管用,母亲耽心之极,抱去医院动了手术;大弟弟小时候腿被邻居的大狗咬伤、手臂骨折,二弟弟在芷江路口走失,把母亲急的团团转,细心呵护耐心教导倾尽了心;小弟弟是出生在最困难时期,生育后母亲重病一场,以后的生活对小弟弟特别关爱;小时候我们最盼过星期二了,那是父亲的厂休日,母亲总是千方百计做些好吃的给孩子们、给父亲,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注意到母亲与我们在一起吃饭,她总是乐呵呵地看着我们吃完以后,以最简单、最快捷的速度应付她的胃,然后就是收拾,一直是这样的。
   小时候,母亲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倾尽了心,等我们长大了,母亲又为我们的工作、婚姻发愁,二弟小弟的婚姻,母亲不知托了多少人,小弟下了狠心要过独生生活,跑到深圳打工,但母亲始终不放弃,98年母亲千里迢迢与小弟到南昌完成了她最后的心愿;等到我们全部成家立业了,母亲还要为我们不断地牵肠挂肚,还要为她的孙儿、孙女付出最后的心血……;我们一家能够在上海站住脚多亏了母亲,解放前乡下来上海谋生的亲友不少,多数是打道回府,他们的忍耐性、他们的能力都没法在上海生存,而母亲做到了,记得1956年我们全家返乡,然而我们在乡下的日子没法适应,不到半年全家返回了上海,房东韩大爷伸出了热情的双手,腾出房间让我们住,母亲在派出所登记户口不知费了多少劲,我们的户口落实了。这些对母亲来讲可能是多么平常,可是对我们的一生来讲是多么的重要,没有母亲哪有我们的今天。
   在我的心里,母亲永远是一个不平凡的人。送别母亲,父亲讲了一句话,她是一个不多见的母性。虽然母亲一辈子艰难多多、磨难多多,遇到过一些难以理喻的人,见到过许多令人不平的事,但母亲一辈子都保持了一种高贵的气质,她对得起所有人,唯有对不起自己,她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却具有极高的精神境界和极深刻的做人的哲理。67年祖母去世,她倾其所有寄去了200元钱安葬祖母;72年孤老大伯伯60岁,她和父亲合计每月给他寄生活费,一寄就是23年;母亲从小被送人,受尽了苦,然而她还始终认娘亲,把外婆从乡下接到上海来尽其孝心;没有血缘的南京舅舅但有与其苦难的童年,在舅舅病重期间,母亲千里迢迢去武汉看望他;乡下的亲友来上海母亲总是热情招待,临走前还要送这送那;乡下的侄儿拖家带口到上海来打工,母亲不顾年迈,热心帮他们介绍,接济他们的生活;公平兄妹曾这样掏心地说,在亲戚中我们最愿意到婆婆家来做客,婆婆总是这样热心,怕我们没吃好、没吃饱。母亲从来不欠别人的,付出是她最欣慰的事,哪怕日子再苦,房东韩大爷的房租每月按时交,当我们全家返回上海时,韩大爷主动腾出房间欢迎我们入住,二位老人临终时,母亲还去帮助料理后事,不嫌脏和累;在裕德路住了35年工厂宿舍,由于种种原因,房租费邻居们一分不交,而母亲坚持交了35年。母亲十分记情,别人对她八分好,她要还十分,对我们而言仅是一点小事,而她总是念念不忘,她总是要千方百计地还情,因此她赢得了众多人的心,武汉舅妈一家当得知母亲离去多月还带着儿女赶来上海祭拜,许多分散的老邻居当以后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也都纷纷赶来,埋怨我们不告诉他们。
   母亲走了,留给我们无限的哀思,回忆许多母亲的往事,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我们要象母亲那样,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永远保持高贵的人格,我想这是对母亲最好的纪念。
  海华祭於2001/12/22
  
 浏览:163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1/12/30 12:54:1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单位在《龚顺保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收藏于2014/12/24 14:16:04
龚海华悼念父亲(收藏于2014/12/24 14:14:35
gonghaihua渤海堂-松湖居-龚氏族谱(收藏于2007/6/24 20:50:12
龚海华怀念母亲(收藏于2003/11/10 18:46:34
龚海华您在我们心里!(收藏于2002/12/20 21:56:41
龚海华母亲您在哪里(收藏于2002/12/20 21:44:43
儿女们冬至祭文(收藏于2002/12/20 21:06:14
龚海华我要继续谱写母亲之歌(收藏于2002/2/10 16:46:47
龚海容永远的母亲(收藏于2002/2/7 13:45:13
龚海平母爱依然在(收藏于2002/2/7 12:22:5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gonghaihua渤海堂-松湖居-龚氏族谱(访问6907次)
龚海华悼念母亲(访问4526次)
单位单位悼词(访问3802次)
儿女们冬至祭文(访问2069次)
龚岚写给奶奶的信(访问1990次)
龚海华慈颜永存(访问1635次)
龚海容永远的母亲(访问1547次)
龚海平母爱依然在(访问1521次)
龚海华我要继续谱写母亲之歌(访问1464次)
龚海华怀念母亲(访问129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小草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5/26 9:15:0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12/16 22:39:47
龚长胜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4/16 19:44:52
湖北崇阳龚德龙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3/16 19:52:41
湖北崇阳龚德龙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3/14 10:13:2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