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我敬爱的姥爷

怀念王燕士同志

同舟

  王燕士同志离开我廿多年了,他的光明磊落的品德,刚毅爽朗的性格,热忱豪放的风度,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1955年中南军区改编广州军区前后,他在担任政治部文化部长的几年时间里,几经坎坷却始终对党忠诚,工作朝气蓬勃,对同志关怀体贴,
  生活上平易近人,在我们相处几年的岁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往事是令人忘记不了的。
  抵制极左思潮的先行者
  文化部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也是成员最多的一个部,人员来自五湖四海,自然也是形形色色,其中包括解放后吸收或留用的,可谓成分复杂,像什么原国民党武汉广播电台设计者之一的吴士骥,原伪满”皇帝”溥仪皇帝乐队的周泰,原国民党空军军官张子力,国民党统治区
  武汉“民众乐园”潮汕杂技团领班王俊武等等……,在肃反期间极左思潮的波涛中,这些人都成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人物,文化部也成为重点部门.当时,我们对党的政策理解不深,偏重于抓“阶级斗争”。在王燕士等领导的影响下,纠正了一些走过的弯路,他主张对这些问题都要作历史的具体分析,只要是爱国的,对革命没有二心乃致工作有成绩、有贡献的,就要正确对待,给予应有的信任,而不是有“历史问题”就都作为清洗对象看待。几十年的历史证明,这些同志在党的团结教育下,工作都有一定建树,像“战士杂技团”这支文艺队伍的几代新人,就有王俊武这些老艺人的贡献,广播电影工作的成绩,就有吴士骥等老技师创立的专利和传帮带的辛劳成果。
  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的战士
  王燕士同志任文化部长期间工作勤恳,有魄力、有朝气、有威信,使得文化部的工作很活跃。他本人却有着一段坎坷之路。使人难以忘怀的是,1956年军队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在授衔时,他因历史上被捕过未能授衔,恰在这时,他臂部长了瘤子作手术,这样,有一段时间不能到办公室上班,当时,文化部还没有副部长,他为不能到办公室上班而心急。我当时是文化部的党支部书记,科长,他一面委托我处理部里的日常工作,一面采取不定期在他宿舍召集部务会的办法,不间断的坚持工作。那时,他手术前后走不得路,只能半坐半卧的靠在加垫的藤椅上,同我们开会或交谈工作,使文化部的工作一直正常进行。我有一次和他谈起因历史遗留问题未正式结论而尚未授衔的事,他很开朗的说:这是党的政策,我没任何意见,对革命的利益与个
  人的问题应该摆正位置,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察其言而观其行,在那段时间里,我发现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照样认真负责;我们在个人交往中,他仍然像往常一样,谈笑风生,热情开朗。有时我们谈得很久,他虽坐立困难,却毫无倦意,甚至天南地北的谈古人,谈新旧社会的感受,谈人生哲学等等……
  几个月之后,组织上对他的历史遗留问题作出结论,补授予上校军衔。
  开朗豪放的革命者
  王燕士同志开朗豪放的性格,是熟悉他的人所十分赞扬的,我同他一起工作、邻居多年,见识尤深。
  他常对人风趣的说;我是“衙门口”出来的,自然带来不少毛病(“衙门口”戏指“衙门口”向南开……他早年就读天津“南开大学”是“南开大学“的优等生之一),在他身上,人们可以发现他许多知识分子的特点(当然也有其弱点)给我留印象最深的是;博学、他有着常年博览群书的习惯,每天工作之余,常常手不释卷,他古今中外的名著藏较多,自订书报多种,当你去他家时,十有八九是看书报或写作,他善英、日等外文,翻译和出版过一些外文作品。有一次他爽朗的对我说;我翻译的一部小说(书名记不起了)刚刚脱稿,已有人捷足先登的把同一作品出版了中译本。我说,那你岂不是白辛苦了?!他却笑笑说:我翻译的文稿,不是都想出版,主要锻炼再创作,温习外文,别人的译文出版,我也高兴,说明志同道合的人不少。
  豪放:王燕士同志性格爽朗,刚毅,我当年曾和他开玩笑的说,大概你是深受郑板桥的影响吧。因为他在收藏的名人书画中,最喜欢郑板桥的作品。他接过我的话说,他对郑板桥确实很崇敬,因为郑多才多艺,不追逐名利,为人清雅,正像他所画的竹子那样,高风亮节,清秀挺拔。我想过多次,王燕士同志正是这种性格,他在工作中雷厉风行,从不苟且,是非分明,以身作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讲求真理。他经常说:“办事要讲求真理,实事求是,谁的意见好,办法对,就按谁的办,不论是对上对下都是如此”。他是这样讲,也是这样做的。他对领导或同级有时在工作中产生不同意见,善于摆事实,讲道理。敢于坚持正确意见,从不唯唯诺诺,放弃原则。
  热忱:王燕士同志待人热情诚恳,不搞亲亲疏疏那一套,对部里的同事,不论职务高低,一律开诚相见,有些事我至今记忆犹新。一是他喜欢在工作之余与人谈天谈地。我同时发现他这种聊天的习惯,正是他与人交流情感,孰悉同志的桥梁。
  每年夏天炎热,他常和几邻近的同志在平台上聊天,真像个乘凉会,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往往扯到深夜;二是他对部属平易近人,他常常说,在工作中有上下级职务、责任之分,在生活中都是同志。 记得部里每逢有人结婚,他每次必到,记得张子力结婚时(干事)他和爱人廷林同志一起去参加,参加婚礼的几十人都欢迎他们的到来,有人提出要“部长给讲几句话”,他接着说:“我今天在这里不是部长,是兄长,该讲话的是“新郎新娘”,于是他鼓掌欢迎新人讲话,这件事在张子力心里一直念念不忘,几年后张子力还对我讲,他当时激动得不知讲什么好……
  时光流逝,王燕士同志虽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而他那部长、兄长的形象,他那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人们的怀念之中。
  
 浏览:107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6/7/25 16:40:3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同舟怀念王燕士同志(收藏于2006/7/25 16:40:37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同舟怀念王燕士同志(访问107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