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陈淼纪念馆=-

生命在探索中绚丽---陈淼

河北日报

  
  
    课目———动力伞特殊情况和处置:1、空中停车和迫降要领;2、低空折翼的紧急处理……”
    这是一份未完成的教案,储存在共产党员、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副教授陈淼的电脑里。然而,陈淼却已不能再将它完成了。
    2004年6月21日,在探索这一新课题的试飞过程中,陈淼不幸以身殉职,结束了50岁的生命。
    面对举世公认的危险课目,他从容、坦然、毫不畏惧地投入动力伞携带方便,隐蔽性强,在低空侦察、空中机动和反恐战争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我军打赢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具有重要的战术价值。但是,动力伞训练的危险性举世公认,在军事、体育各个领域,在不少国家,每年都有人为之献身。
    2004年6月,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决定把动力伞教学列入特种作战教学训练新课目。考虑到陈淼年龄大了,又是副师职,学院本来只安排他负责室内教学。陈淼闻讯后,找到教研室领导:“我不能当‘瘸腿教授’啊。这一课题,就让我给年轻人探个路吧。”
    动力伞集飞行、导航、通信、夜视于一体,技术性很强,学院在这方面的资料、教案很不完备。陈淼四处搜集资料,一遍一遍拆装发动机,认真地准备着。
    投身这一课题,对陈淼来说,还有一道障碍。那就是,他患有恐高症。平时上高楼,两腿都不由自主打颤,必须双手紧紧抓住楼梯,手心里还全是汗;站在高处,根本不敢往下看,一看就会头晕,心狂跳不止。这样怎么能参加在山野进行的飞行训练?陈淼一咬牙:练,克服恐高!
    组里年轻的教官秦学志也有恐高症,陈淼就和他结成对子,爬楼梯、登山,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一点点克服心理障碍,很快就练得居高如履平地。
    盛夏时节,不再恐高的陈淼爬上飞下,比年轻人练得还起劲儿。别人一般练三四次就休息一会儿,可他偏要一口气练12次。每天训练完毕,他的腋下都被伞绳勒出两道深深的血痕;两只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他的韧劲令年轻同事不得不佩服:陈淼掌握动作要领是最好的。
    2004年6月21日那天,训练场的天气很好。几名年轻人接连飞了几次,训练总教练、空军指挥学院保定分院副教授潘志军都觉得不理想,想亲自做一次难度更大、隐蔽性更强的飞行示范。陈淼却把他拦下了:“我来吧,我年龄比你小,飞的次数多。”
    冲刺、起伞,起初一切都很顺利。不料刚刚飞出山体,一股上升的气流袭来,右侧伞翼出现内折,陈淼抖动伞绳,伞翼暂时恢复了正常。谁知,紧接着又有一股更强的气流袭来,伞翼出现了大面积折叠,继而呈螺旋状急速坠落!高度太低了,陈淼已来不及再次排除险情,重重地摔在一道石坎上。他的生命就此凝结在那里。  
    “陈淼是个好学上进的业务尖子啊。”他去世后,同事们这样称赞他。
    1988年5月,一纸命令,将时任某部侦察科长的陈淼调往石家庄陆军学院(机械化步兵学院的前身),担任侦察教研室教员。祖籍山东的他不满16岁就参军,连高中都未读完,如何在高等学府教书育人?
    “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陈淼知道自己底子薄,决心迎难而上,刻苦学习。妻子冯超英回忆说:“那段时间,他真像一条准备吐丝的春蚕一样,如饥似渴地补充知识。”
    1995年,学院接受了以特种作战教学为主的外训教学任务。作为教学骨干,陈淼当然重任在肩。可是他不懂英语,怎么办?时年41岁的陈淼给自己制定了“苛刻”的学习计划:早晨提前半小时起床背单词,午休腾出半小时读英语短文,晚上利用一个小时练习听说写能力。年纪大了,看东西时间一长,眼就发花。为此,他特意在随身携带的挎包里装了一个放大镜。此外,他还和女儿一道报名参加了英语补习班,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不过,父女互帮互助,提高得很快。后来,他果真能用英语为学员授课了。
    “在教学上,只有自己亲身实践,才有亲身体验;只有自己掌握了,才能教给别人。”陈淼经常这样说。每次教研室来了新设备,他总是想方设法尽快弄通。教研室的200多部照相机、雷达、雷达模拟器和上千件器材,他都了如指掌。
    说起陈淼的勤于钻研和动手能力,不少人会提及他学电脑的故事。为适应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陈淼买来书籍和资料,花费了大量心血。阅览室内,他时常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内,他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问题琢磨不透不关机……在他的宿舍,至今还摆着曾经拆卸无数次的7台电脑,从286、386机型到奔Ⅲ、奔Ⅳ,一字排开,其中一台仍然是拆开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渐渐地,陈淼成了“电脑通”。一次,妻子单位的色谱工作站出现故障,技术人员一直查不明原因。陈淼听说后主动请缨,利用周末对设备做了一番配置和调试,使其恢复运行,让人赞叹不已。  
    听说陈淼去世的消息,学院不少人还搞不清楚陈淼究竟是哪一个。但一提到那个衣着简朴,常穿一双解放鞋、背一个绿挎包、骑一辆旧自行车来去匆匆的大校,人们都会脱口而出:“啊,原来是他啊!”
    “陈淼不爱交际。这么多年来,从未看到他搞吃喝应酬那一套。”他的老领导、原学院教研部主任焦润才这样评价。
    不善交际的陈淼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到了学习、工作和研究上。他特别能坐得住。研究开发用于教学的窃听模拟系统时,他一连许多天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做实验,常常通宵达旦。该系统用于教学后,教学效率提高了4倍。
    陈淼做了好几年的正团职教员,按规定只有评上副教授职称,才能晋职。1998年底,有一个为他申报副教授创造条件的好机会———他和教研室的同事们共同研制出了“雷达模拟训练系统”。可在申报军队科技进步奖时,名额有限,陈淼主动提出自己不参加申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教研室副主任张泌华说:“有的人见荣誉就争,陈淼却主动相让,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陈淼出身军队干部家庭,亲友中师级以上领导干部10余人。眼见着许多同龄人甚至比他小的人相继提职超过了他,有人劝他“活动活动”,他却说:“调不调职是组织的事,干好工作才是自己的事。”
    就这样,他一如既往地扑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没有耽误过一节课,直到2001年底提职问题解决。即使在他军龄满30年,组织上正考虑是否让他退休时,他对工作也从没有丝毫懈怠。
    天道酬勤,16年的教官生涯,陈淼留下的业绩让人难忘:他先后参与编著《军事情报技术》等12部教材,撰写了80余篇军事学术文章,完成雷达音响信号输出装置等10多项技术革新,其中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他带出的全军3000余名特种作战部队技术骨干中,不少在“埃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中夺魁。
    斯人虽逝,浩气长存。2004年12月7日,北京军区政治部发出通报,号召全区官兵向陈淼学习。在不久前北京军区组织的一次大型演练中,某部100多名官兵驾驶动力伞从天而降,那自如翱翔的七彩伞翼,把天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浏览:166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6/6/4 20:26:0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学生网上党校党史人物-陈淼(收藏于2006/6/4 20:30:18
河北日报生命在探索中绚丽---陈淼(收藏于2006/6/4 20:26:05
点点我眼中的爸爸(收藏于2006/5/3 10:41:47
刘蕾雷 从俊 邓生斌投身军事变革的先进典型陈淼人生写意(收藏于2005/6/16 15:11:4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河北日报生命在探索中绚丽---陈淼(访问1664次)
刘蕾雷 从俊 邓生斌投身军事变革的先进典型陈淼人生写意(访问1610次)
点点我眼中的爸爸(访问1383次)
学生网上党校党史人物-陈淼(访问109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4/19 20:08:4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4/19 13:57:1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