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__贫寒的母亲最富有——方雅娣纪念馆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红十字遗体(角膜)捐献者纪念园

贫寒的母亲最富有


  再过几天,又是上海市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念日”了。在这些日子里,我一次次地思念已经实现遗体捐献意愿的母亲,回忆母亲的勤勉、辛劳,感怀母爱的无私、博大。
  
  我的母亲方雅娣生在农村,九岁就失去了生母,成婚后又很快被丈夫抛弃。母亲带着我栖身于老西门金家坊一间5平方米不到的阴暗灶披间,靠帮人家洗衣服、做佣人来维持生计。因为缺乏营养,我从小体弱多病,母亲常常风里来、雨里去背着我上医院。在我读书时,我从里到外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做的,有时我一觉醒来,她还在灯下为我编织毛衣……过度的劳累,母亲40岁不到皱纹就爬上了额头。
  
  后来母亲进了一家街道托儿所当保育员,由于对孩子护理有经验,多次受到所领导和家长们的称赞。但为了能多挣些钱,她业余时间仍然帮人家洗衣服。我从小是个电影迷,母亲便千方百计在每月生活费中扣下一毛钱给我看学生场电影;为了“改善伙食”,母亲总挖空心思做一点价廉物美的“美味佳肴”,笑眯眯地看着我狼吞虎咽。读小学时,母亲带我去南洋桥上过一回馆子,饱餐一顿才用去五毛钱。这是母子俩唯一的一次“奢侈”,许多年后母亲提起那顿饭仍然津津乐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与母亲高高兴兴地乔迁到浦东的上南新村。母亲最爱守着我们那台用十年积蓄买来的黑白电视机,看讲述老百姓故事的电视片。每当看到曲折感人的情节,母亲就忍不住洒下一掬同情泪:“这世上有多少人比我们还苦啊!可惜我老了,不能帮人家什么了……”有一天我下班回家,老母亲突然对我说:“我死了后,血肉放在火里烧怪可惜的,不如把遗体献给医院,也算是我这个平民百姓最后对社会作贡献吧。”原来她刚看了电视新闻,了解到我国现代医学缺少遗体进行解剖研究的现状。我听了大吃一惊,对母亲连连摆手:“如果你去捐献,别人肯定会骂我是个大逆不道的不孝之子!”母亲温和地一笑:“你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就是对我最大的尽孝。”
  
  以后的日子里,“遗体捐献”成了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母亲听说有的志愿者生前办理了手续,去世后却因后辈不理解而无法实现,就开始做我的“思想工作”。她说:“你有那么多慢性病,将来给医学研究、研究,也能推动祖国医学早日发达。”我为母亲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1987年底和母亲一起到捐献遗体接受站办好了手续,成为上海最早的一批志愿捐献者。
  母亲遗体捐献愿望实现后,我听到了不少风言风语。可是,母亲多次动员我与她同办遗体捐献的事迹被有关媒体报道后,原市委书记黄菊表示坚决支持捐献者的善举,自己也按程序办好了登记手续。这事大大鼓励了我。从98年起,我义务开办了一条遗体捐献咨询热线电话,在热线开通的当晚,有一位教师来电告诉我:“你的母亲最富有,她最懂得如何去爱这个并没有给她多少恩惠的世界。”
  
  2002年,市红十字会和上海福寿园在青浦“人文纪念公园”里为将近三千位遗体捐献实现者立碑镌名,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寄托哀思的好地方。去年“遗体捐献纪念日”那天,我来到了福寿园。蓝天碧草之间,纪念碑形似三本打开的书本,书本上镌刻着一行行遗体捐献实现者的名字。我在墓碑上找到了母亲的名字,旁边还有原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原市卫生局局长王聿先等。看到母亲与天地融为一体,以松柏鲜花为伴,和众多高尚者一起共息长眠,我深感欣慰。待来日我也会在此与母亲团聚,我们的爱和生命将在这里延伸。
  
  联系人:方敬东
  联系地址:浦东新区上南一村50号202室
  邮编:200126
  电话:58860898
  
  
 浏览:63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6/2/22 11:56:1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贫寒的母亲最富有(收藏于2006/2/22 11:57:54
贫寒的母亲最富有(收藏于2006/2/22 11:56:1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贫寒的母亲最富有(访问645次)
贫寒的母亲最富有(访问63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