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缅怀鲍氏豪杰__鲍叔牙纪念馆
缅怀鲍氏豪杰

论朋友

四琴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说不论地理远近、血缘亲疏,皆可以成为朋友。朋友是兄弟亲情的扩展,但朋友对于人的重要性更甚于兄弟。兄弟没有选择,朋友却可以自由选择。既然基于自由的选择,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有不同性质的友情。
  传统士人交友,重视切磋学问、价值认同和精神气质的投合,我把这朋友称为"鸿儒之交"。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的是学习、交友、修养这相互关联的三件事。"朋"的构字是两块"肉",是带着束蓨或者礼物来孔门学习的学生,郑玄注曰:"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所以"有朋自远方来"是"同门"学习的人,"同志曰友",是说志气相投才可称为朋友。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体现了传统士人对"朋友"的理解,纵然物质贫乏、居室简陋、位阶低下,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种贫而不改其志、不滥交友的精神,体现了精神贵族对于自我修养的重视。"往来无白丁"并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自我封闭,而是传统士人鄙视物质利益和政治利益交换,追求精神自由的体现。
  志气愈是高远,则同志朋友愈是难求。登高望远,或去国怀乡,感极而悲,或把酒临风,宠辱偕忘。文人骚客,自可呼朋引伴,感物怀人,赋诗作画。范仲淹《岳阳楼记》却借"古之仁人"述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样的仁人志士,只能托之古人,当世并不多见。所以范仲淹交友很难,不由得他不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
  曲高和寡,说的是音乐,也是友情。有一种朋友叫做"知音",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俞伯牙是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琴师,而钟子期是个普通的樵夫,是否懂得弹琴技巧不得而知,俞伯牙弹琴,惟钟子期理解琴意,知其志在高山流水。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两人并无实际的交往,也没有很多的"鸿儒谈笑",唯音乐是其交流的媒介。鸿儒之交,尚且依赖于知识交流和语言沟通,而知音则选择心意的相通;鸿儒之交,尚有学识和阶层的分别,而知音则跨越了阶级、职业、性别等一切现实条件的分别,达到意会的境界。知音之交,不仅仅指借助于音乐的意会,而是指跨越一切现实障碍、无须过多言说的意会。"意会"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解",钟子期未必全部理解俞伯牙的思想和抱负,而只是对琴意的神会。有电影《知音》描述蔡锷将军与小凤仙的故事,信史不可考,但所描述的蔡锷与小凤仙之间的关系,说是"知音",也恰如其分。寻求知音,条件最少,但却是最为难寻,否则俞伯牙也不至于终身不复弹琴了。知音往往只是刹那间的意会,心意的瞬间契合,可遇而不可求。
  相互理解的朋友称为"知己"。知音重视意会,知己重视理解。王勃有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说纵然有千山万水,隔不断知己之间的情谊。《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邹阳受人诬陷,在狱中上书梁孝王,其中有引谚语"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这句话是说,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可见知己之间,既不在于距离的远近,也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志趣相投,心意相通,天涯也比邻;志趣相违,心意区隔,咫尺犹天涯。知音难求,知己也难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名利场中人,也并非都是利欲熏心之辈,古有"管鲍之交",说的是朋友交游,要有理解和宽容。管是管仲(管夷吾),鲍是鲍叔牙。《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出身贫寒,曾经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分利的时候,管仲往往多给自己,鲍叔牙不以为意,知道管仲不是贪婪,而是家贫;后来鲍叔牙升官了,管仲沦为鲍叔牙部下,鲍叔牙也不因此而歧视管仲,认为时有利有不利。管仲曾经三次被罢官驱逐,鲍叔牙并不认为管仲无能,不过是他时运不佳而已。管仲三次皆战败而逃,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是胆怯,而是因为家有老母;管仲辅佐公子纠,公子纠败于鲍叔牙辅佐的小白,管仲被囚,忍辱偷生,鲍叔牙不以管仲为无耻,理解管仲他是耻于不能功成名就、显于天下。由于鲍叔牙的举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位在鲍叔之上。可以说,齐桓称霸,管仲之谋;管仲功成,鲍叔之力。管仲也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既然是朋友,总有某种形式的礼尚往来。最为常见而又不堪的是所谓"酒肉朋友",这种朋友之所以被轻视,是因为除了一起喝酒吃肉之外,就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情了。一旦换了张桌子,有了新的朋友,还可以出卖旧朋友。与此相反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说,君子之间的友情,出乎心意相通,相互理解和尊重,往来或许并不频繁,也不依赖于宴饮、物质的馈赠、相互吹捧以及利益交换等手段来维持。有的朋友之间并无实际交往,仅相互闻名和仰慕,是所谓"神交"。及时雨宋江的朋友遍天下,一半是他帮助过的人,另一半则是凭着江湖声望。不过,传统上名人的声望,大多是文人以文名,或者官员以权力以功业而名闻天下,那些闻名者未必算得上是他的朋友,要做到及时雨宋江这般"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地步,实在是很难。
  到了二十一世纪,要做宋江倒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互联网给普通人提供了远距离的相互了解、帮助、共享和交往的机会。网络上的"及时雨"处处可见,素未谋面的书友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往往胜过相识数十年的同事、邻居或者熟人。
  鸿儒之交,一首诗、一曲词或者一篇文章,即可成为相互敬重的朋友;绿林豪杰,一碗酒就成了换命的交情;而"知音"有时仅凭一首曲子。但是鸿儒之交往往鄙视豪杰之交为"酒肉朋友",而以义气为先的豪杰之交却又厌恶文人骚客之间交往的酸劲,现实世界的人们常常视网友为虚拟空幻,而那些以文会友的网友,却又看不起现实世界的势利和俗气。但无论什么阶层、什么身份,也无论往来是否频繁,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只有一种人永远没有朋友,那就是无心、无情之人。
  同志可以为友,是儒生之友,不同志其实也可以为友。但无论是那种性质的朋友,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心,二是有情。博学之士,纵然才高八斗,如果不能知心,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无情,不过是奸猾之徒;绿林朋友,大碗酒肉,无须多言,就能知心,义气化为友情;网上朋友来有影,去无踪,唯有用心可以感知对方,用情可以牵系彼此。无心无情,徒然是在虚幻的世界里耽误时间。
  有心有情,纵然身在荒山大漠,人人都可以是潜在的朋友,互联网已经把这些潜在的朋友部分的变成了可见可感可知的朋友。无心无情,纵然夜夜笙歌、前呼后拥,所拥有的不过是潜在的虚无。
  
  
  
原文2004-5-5 发表于超星读书社区  浏览:93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5/14 9:12:1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鲍英韶鲍叔牙辞相后又复相(收藏于2008/4/15 21:53:10
佚名管鲍遗风(收藏于2008/4/15 21:48:45
鲍家琚伟哉叔牙精神大哉叔牙精神(收藏于2008/4/15 21:42:34
鲍俊盛鲍叔牙(收藏于2007/3/2 23:08:25
(佚名)千古沉浮话管鲍(收藏于2006/6/30 13:48:12
齐愿朴梅成诗致《鲍氏文苑》一封信(收藏于2006/6/27 15:57:14
鲍俊盛摘鲍叔牙的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收藏于2006/6/21 21:05:51
苏紫高山流水与管鲍之交(收藏于2006/6/20 22:37:59
鲍俊盛摘选好人才,用好人才(收藏于2006/6/20 22:30:01
鲍俊盛摘相知之深看管鲍(收藏于2006/6/20 22:27:4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baojunsheng荐贤要学鲍叔牙(访问3564次)
鲍俊盛鲍叔牙荐贤让贤反映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访问3391次)
佚名天下人都赞美鲍叔牙(访问3095次)
(佚名)管 鲍 之 交(访问2385次)
傅国光读鲍照的《梅花落》(访问2045次)
佚名管鲍遗风(访问2029次)
葛湘萍歌颂友谊(访问1960次)
鲍俊盛鲍叔牙(访问1879次)
苏紫高山流水与管鲍之交(访问1815次)
鲍家琚伟哉叔牙精神大哉叔牙精神(访问178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庄子评论(评论于2015/12/29 16:47:41
落圆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10/28 15:20:4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3/27 13:04:0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6/7 20:06:2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4/15 8:19:0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缅怀鲍氏豪杰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