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赵朴初纪念馆

赵朴老 中日友好的桥梁

郭学琳

  举世闻名的诗人、书法家,深受世人景仰的中国佛教领袖赵朴初会长离开已整整一年了。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年里,我常常想起,去年在为朴老吊唁、送行的庞大队伍中,有一些颇为人瞩目的外国僧侣,他们是专程从日本、韩国等地特意赶来的。尤其,日本佛教界几大宗派的代表都来了。他们称朴老为“现代的鉴真”,他们对朴老虔诚地顶礼膜拜和对亲属的真诚慰问,充分表达了朴老在日本人民心目中和日本佛教界的崇高地位。最近,朴老的灵骨撒放大海,我儿海鹏有幸代表我们全家参加始终,更促使我含泪写完此稿,作为一朵小小的白花,献给明月清风中的恩师赵朴老。
  
  赵朴老不仅是杰出的中国佛教领袖、佛学理论家,而且在国务活动中,又是一位为中日友好而努力奋斗了半个世纪的伟人。许多日本朋友称他为中日两国佛教友好的桥梁。
  
  1997年9月,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前夕,90岁高龄的朴老在北京医院的病榻上,用一下午的时间,向我讲述了他半个世纪以来与日本佛教界朋友的友好往来。他说:“1952年,亚太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中间,我代表中国佛教界委托日本国代表向日本佛教界转赠一尊象征和平的观世音菩萨像。我认为,中日两国间的佛教是一脉相承的,佛教应该是沟通中日两国人民的桥梁和纽带。不久,我便接到了几位日本佛教界知名人士的来信。他们首先对过去侵略中国的战争表示忏悔;同时,也为当时日本佛教界未能阻止这场战争,而深表歉意。来信还说,近期将派人把当年在花冈殉难的中国烈士的骨灰送还中国。这一来信,使中断数年之久的中日两国佛教界的传统友谊得到了恢复。从1953年开始,日本佛教界朋友大谷莹润、西川景文、菅原惠庆等人,先后亲自护送那批骨灰来中国。当时,中日尚未建交,他们乘坐的轮船很小,每次来都要饱受海上风浪颠簸之苦。就这样,分若干次,一直送到1955年为止。每一次,周恩来总理都要亲自在北京接见他们。在这期间,中日佛教界已经做了很多中日友好的工作。因此,中日两国民间的友好往来,也就通过佛教开始了。”
  
  谈到这里,朴老还兴致勃勃地讲述了他与他的六世祖赵文楷相隔150年,共同与日本人民的一段奇特因缘。他说:“1955年,我作为新中国的佛教界代表,第一次去日本广岛参加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当飞机掠过琉球群岛上空时,湛蓝的大海、错落有致的岛屿,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向上的六世祖赵文楷于清代嘉庆四年,作为清朝钦差大臣,到琉球中山国,为国王策封,并留下诗集《槎上沉稿》的历史,真是感慨万千。刹那间,有这样一首短诗从我心里流了出来:
  
  星槎吾祖昔曾游,
  
  诗卷惊涛浩荡秋,
  
  百五十年无限事,
  
  飞鸿一瞬过琉球。
  
  那次会议期间,日本京都市的市长还专程来接我,到东本愿寺与大谷莹润会见。在以后的10年间,每年这样的大会我都要去参加。”在日本访问期间,朴老亲眼看到并感受了日本佛教界对中国的友好,同时发现他们一些寺庙里的反战石碑居然是在中国抗战期间建立的。
  
  为了加快中日友好的步伐,朴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成功地设计策划了很多深受中日两国人民欢迎的重大活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朴老对一位日本佛教界颇有影响的朋友说:“我认为,有了好题目,才会有好文章。1962年是鉴真和尚逝世1200年,我们中日两国,在这一年共同举办纪念鉴真和尚逝世1200年活动好不好?”当时,这位朋友非常赞成朴老的提议。没想到,朴老的这一提议不仅得到了中日两国佛教界的支持,还得到了中日两国文化界的大力支持。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中岛健藏先生首先积极响应,于是,便促成了中日两国佛教界、文化界联合起来,共同举办声势浩大的纪念鉴真活动。日本则把1962年、1963年跨两年的纪念称之为鉴真年,后来这一活动一直延续到1964年。朴老说,当时,悬挂在日本各大城市里的大幅标语,都称鉴真是日本文化的大恩人。因为,当时在日本国民中佛教徒占80%,所以,很快在全日本形成了轰动的纪念鉴真活动。通过这次纪念活动,也使日本国民受到了一次中日友好的教育,使更多的日本人了解到,早在1200多年前,中国的鉴真和尚,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6次东渡日本,把中国文化送到日本的不朽业绩。
  
  在谈到中国纪念鉴真和尚逝世1200年活动时,朴老说,我们借此机会在扬州鉴真和尚的故居大明寺修建了鉴真纪念堂,并把过去清朝乾隆皇帝亲笔改写的“法净寺”又恢复为大明寺。在这里,朴老特别强调说,正是由于鉴真和尚这位英雄人物的出现,才使扬州成为著名的国际城市。
  
  谈到这里,九十高龄的朴老显得有些兴奋,他说,到了1972年9月,田中首相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可以说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从此,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不久,日本佛教界又提出了要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建议。1978年邓小平同志重新恢复工作不久,就到日本签订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条约。当时,我写了一首曲子《庆东原》,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志喜。
  
  豪气千山发,
  
  欢声两岸哗,
  
  二千年史册添佳话。
  
  喜辛勤种瓜得瓜,
  
  遍西东天涯海涯,
  
  结同心彩带如霞。
  
  太平洋长护太平花,
  
  好相扶不许谁称霸。
  
  念完这首曲子,朴老还讲述了邓小平同志、邓颖超同志先后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应允该寺方丈森本孝顺送日本特级国宝鉴真和尚坐像回中国探亲巡展的请求,促成了1980年鉴真坐像回国探亲的壮举。这一壮举,很快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轰动,这一壮举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中日友好与佛教的密切关系,也使人们想到,1200年之后的今天,鉴真和尚在中日两国人民心中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鉴真和尚对日本的贡献,日本人民没有忘记。朴老说:“有一年,日本天皇还在当太子的时候访华期间,也曾与我谈到了日本人民对鉴真和尚的无限崇敬和景仰。”
  
  言谈至此,朴老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把自己1980年4月写的一首《〈金缕曲〉———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欢迎礼赞》递到我手中。这首曲子是这样写的:
  
  像在如人在。喜豪情,归来万里。
  
  浮天过海。
  
  千载一时之盛举,更是一时千载。
  
  添不尽恩情代代。
  
  还复大明明月旧,共招提两岸腾光彩。
  
  兄与弟,倍亲爱。
  
  番番往事回思再,历艰难,
  
  舍身为法,初心不改。
  
  “民族脊梁”非夸语,
  
  鲁迅由衷感慨。
  
  试瞻望,是何意态?
  
  坚定安详仁且勇,信千回百折能无碍。
  
  仰遗德,迎风拜。
  
  1980年5月28日,朴老在首都机场欢送鉴真大师像回日本,登机前,触景生情,又作了这样的俳句3首:
  
  看尽杜鹃花,
  
  不因隔海怨天涯,
  
  东西都是家。
  
  去住夏云闲,
  
  招提灯共大明龛,
  
  双照泪痕干。
  
  万绿正参天,
  
  好凭风月结来缘,
  
  像教住人间。
  
  赵朴老半个世纪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赢得了中日两国人民的无比敬仰和爱戴。近20年来,他曾荣获日本佛教界颁发的“1981年度佛教传道功劳奖”和日本佛教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称号。这是有史以来,在日本第一位获得佛教传道功劳奖的外国人。
  
  1985年4月,日本授予朴老“1985年庭野和平奖”,以表彰他多年来为促进中日友好及促进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谈话快要结束了,朴老还表达了他对日本佛教界挚友们的深深怀念之情。他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佛教界的老朋友。大谷莹润、大西良庆等人,他们生前一直在为中日友好而奔走着。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80多岁的大西良庆长老在日本举办了一个‘日中不战之誓’活动。他亲自拿一个大签名册,站在街头请人签名。后来,他将这一大本厚厚的、签满名字的册子送给了我。多年来,我也经常拿给前来访问的日本朋友们看。其目的是,让他们转告那些目前还在反对中日友好的政客们,中日友好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1982年,我访问日本时,108岁高龄的大西良庆已有3年不出门了;而这次,他要亲自接待我,与我长谈。一见面,他便说,‘我留着有限的岁月等待着你。中日两国佛教徒的友好,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世界和平……’”接着,朴老又讲述了一位日本佛教徒到宾馆为他送行的故事。就在那次访问结束即将回国之际,一位80多岁的日本佛教徒急忙赶到宾馆前来送行。分手时特意将自己的手表送给了朴老,并说,这标志着“我将时时刻刻与你在一起。”
  
  最后,朴老十分欣慰地说,“我的这些日本朋友的后人都很好。1995年,我特意邀请他们来中国观光旅游。对于这次活动的宗旨,我事先提出了这样3句话:‘纪念先德,不忘历史,世代友好。’在他们回日本前一天的座谈会上,我提出了‘21世纪将如何开展我们的中日友好工作?’的讨论题。我说,只有不忘历史,才能保证中日间世代友好;同时,我也郑重地提出了要警惕出现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谈到这里,朴老格外高兴地说,这些老朋友的后人真是好哇!他们回国以后,立即主动做了很多中日友好方面的工作。看起来,中日友好后继有人呐!21世纪的中日友好是大有希望的。
  
  如今,朴老走了。我坚信他的智慧和德范将会在中日两国人民中间及中日两国佛教界产生永恒的巨大影响,就像鉴真大师一样,为两国人民添不尽恩情代代。中日两国人民将对他永远仰遗德,迎风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7月25日第九版)
  
原文2001年07月25日第九版 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215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1/7/26 11:07:0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郭学琳赵朴老中日友好的桥梁(收藏于2001/7/26 11:07:0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郭学琳赵朴老中日友好的桥梁(访问215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