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婺源俞氏园区__婺源俞氏先祖
婺源俞氏园区

婺源、汪口俞氏源流

俞少华搜集

  唐乾符二年(879),黄巢渡江掠饶、信、池、宣、歙州等地。俞纵第十五代孙67岁的俞沅与子47的俞植,携家从宣城逃歙邑全村均姓黄墩村才躲过劫难。但黄墩地方小,容不下众多避难者的繁衍生息。唐天佑三年(906)俞植的儿子俞昌奉父命,与表弟朱瑰(朱熹之祖、婺源第二任知县),从黄墩迁婺东万安乡千秋里四都长田(今潋溪一带),俞昌即为婺源俞氏始祖。
  
    俞昌两个儿子,长子柰,迁鄱阳;次子懋,居长田。俞懋后裔俞文明于后唐(约906)自长田迁丰乐(今婺源秋口镇沙城),构造百尺三楼自居。俞懋后裔有十八房,素有俞姓十八派之说。其第五代第六房孙俞文明之孙俞瓘,于宋开泰九年(1020)自丰乐迁陈平坞(汪口东南一公里处)。他先后建"洌泉亭"供路人歇脚、建"翠屏轩"办蒙学。俞瓘敦厚仁义,以礼待人,成为当时的名士。
  
    俞瓘的孙子杲公(字升之),于大观年间(约1107),由陈平坞迁郑婆坞(现俞林标宅前),建名曰"永川"的别墅。俞杲应考中举,步入仕途,官至枢密院交章,荐授朝议大夫。俞杲晚年辞官回乡,以"日月光天德"为号,命五子治五宅,睿五井。俞杲裔孙俞皋(1252--1316)宋末进士,宋代灭亡后没去上任,在汪口建"心远书院"教书育人,人称"永川先生"。清乾隆年间,俞皋后裔俞应纶(1698--1778),稚小家贫,躬耕勤读,夤夜求师,终成大器,官至朝议大夫。省亲回乡时,聚乡人资助重建宗祠,清乾隆九年(1744)俞氏宗祠重建成功。他慎终追远,弘扬祖德,仍以万历九年"仁本堂"命名重建俞氏宗祠的堂名。
  
    汪口俞氏的祖先,虽经受过长期战乱和多次迁徙,其后裔仍不失先贤勤耕俭读,立德行仁之风,成大器者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汪口村自宋至清数百年间,中进士14人。任七品官员74人,其中大夫20名,布政司理间、经历6名,州同知3名,知县14名。有大学士,有博士、儒林郎、参军等不胜枚举。文人、学士著有:《艮轩小稿》、《春秋释义》、《春江小草》、《礼书纲目考订》和《医易》等著作约27部44卷之多。捐资助学、贷贫恤孤、义建亭堂桥路持义行善者有俞畴、俞赵虎、俞宗启等数十人。在汪口俞氏家簇中,出有俞丙圭、俞泰曾、俞德林祖孙三代为官的官宦之家;有俞文进、俞文达兄弟进士的"兄弟同榜"之誉;还有俞一贯、俞其义"父子柱史"的荣耀,如此等等。俞氏在汪口的历史上被称为"书香",可谓代代出英杰,辈辈有贤能。有诗赞曰:
  
  
  先贤首望起河间,
  武将文臣代代强。
  沧海桑田经百世,
  子孙俞氏业繁昌。
  
 浏览:46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2/22 6:56:5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俞少华搜集婺源、汪口俞氏源流(收藏于2005/2/22 6:56:5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俞少华搜集婺源、汪口俞氏源流(访问467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婺源俞氏园区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