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各界反应
从胡耀邦逝世到四月十七日上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公 安部、安全部、新华社等向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近五十份报告中,都 比较客观报告了各地党政干部到普通群众对胡耀邦的高度评价。普遍 对胡耀邦去世感到突然;认为中央对胡耀邦的评价客观公正,对他的 丧事安排表示满意;各地局势安定。但是也有一些报告谈了一些看法。 如北京市委的报告提到,「正在出席北京市七届二次政协会议的一些 代表还对社会上对胡耀邦同志生前的不公正做法表示愤慨。市台盟主 委陈炳基说,「我去年到美国探亲和考察时,有一位美国朋友送给我 一本外国记者访问胡耀邦的书。当我从九龙回到广州时,海关竟把这 本书当禁书被没收了。我至今没有想通。」李莉委员说,「我从去年 底开始主编一本北京园林建设四十年的书,选了一张耀邦同志造林劳 动时的照片,竟让人给取消了。我说,这是历史,不管我如何申辩, 照片还是被取消了。」上海市委报告指出,「一些市民对胡耀邦同志 的死因有种种猜测,不少人认为胡耀邦是被气死的」;湖南省委的报 告说,「胡耀邦同志对党赤胆忠心。今年三月二十八日,耀邦邀请我 省六位人大、政协代表去他家吃饭,他还说,改革的形势是好的,问 题有,但未必有那么严重,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关于大学生悼念 胡耀邦的报告当时只有下列几份, 据中共北京市委四月十七日下午向中共中央昀报告,十五日至十七日 上午,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政法大学等院校内均出现一些关 于悼念胡耀邦的大字报和挽联。北京高校总体局势平静。这些学校的 学生会和研究生会都作出了成立胡耀邦治丧委员会的决定,准备在校 内设立灵堂,敬献花圈,同时派代表到胡耀邦家中去慰问家属。 十五日到十七日上午,不断有人到天安门广场悼念胡耀邦,人民英雄 纪念碑附近放有八个花圈及一些挽联、白旗、白花、纸条、横幅。广 场秩序正常。 在纪念碑铁柱栏杆上的一幅挽联写着:「民主先驱,社稷为先,千秋 耀;开明公仆,天上为公,兴华邦。」横批是「痛悼耀邦」。 纪念碑的浮雕下放着署名为「北师大师生」的花圈,挽联上写着:斯 人虽逝,风范永存,痛悼耀邦同志。」 署名为「几名青年」的花圈挽联上写着:「凄风苦雨送君去耀邦何时, 万水千山都行遍功成多少。」横批是:「民心如镜」。 一条横幅上写着:「痛悼耀邦,一代圣贤唯您要我臭老九,空前绝后 就君顾咱穷学生。」 两名青年献上一朵白花,花带上写着:「耀邦同志,青年知己。」 十六日下午下了一场小雨,公安人员拿走了那些花圈。十七日上午, 纪念碑旁又放了一个署名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的花圈,挽联上写 著:「鞠躬画瘁,死而后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悲悼耀 邦英灵」。 据介绍,十六日有一北大学生身上佩有「永别了,耀邦」的白纸条, 自带一个小凳子,在纪念碑前静坐。 中共上海市委于四月十六日晚八时向中共中央的报告称:胡耀邦逝世 的消息在上海大专院校中反响强烈。从讣告未发前的四月十五日下午 开始,华东化工学院、复旦大学等校就出现悼念胡的大小字报,到发 稿时止,约有近十所高校出现这种情况。 据市公安局反映,四月十五日下午五时二十分左右,华东化工学院宿 舍广告栏内,发现一张用毛笔用的纸头(均八开报纸大小上写「沈痛 悼念胡耀邦」。之后,陆续出现金星远逝」、「您是真正的改革者, 人民感谢您」、「仙风道骨」、「缅怀总书记!」 随后,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校 也陆续出现大小字报。华东政法学院的一条标语是:「耀邦同志你太 惨了!中国太惨了!人民需要你!中国需要你!」 复旦大学在四月十五日半夜时刻发现贴于中央饭厅的四张小字报,六 幅标语。具名「电工八二一部份同志」的一张小字报写道:「胡耀邦 同志是站在民主运动最前列的坚强斗士。他的逝世对中国人民而言是 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我们不知怎样才能表达我间的无比哀悼」「我 们希望复日人多关心一点国事,不忘胡耀邦同志的精神,在悲痛中前 行。」「胡耀邦同志为民主而献身的勇气和精神,将永远激励我 们。」 四月十六日晚六时三十分,在愎日天学三一O八教室举行了追悼仪式, 室内外约有四百人参加。会上有二十多人自由发言,有人说,一要争 取民主,民主是我们的。」四月十六日晚中共陕西省委给北京的报告 称:今天下午三时,有几位青年抬着两个大花圈,来到西安市钟楼邮 电大楼前的广场」,沈痛悼念胡耀邦逝世。一个花圈的挽联写的是: 「广大青年的教师,爱国志士的良友」;另一个挽联上写着:「敢说 敢干公正坚韧不拔是您的精神,民主科学法制是我们、水速追求的目 标。」我们问两位抬花圈的青年是哪个学校的?两青年有所顾虑地 说:「我们不是学校的,相信有很多支持改革的人都有这样的心 情。」一会儿,花圈前围了几百人。因为是星期天,广场上人越聚越 多,议论纷纷,有的说:「胡耀邦同志死了,真没想到。」有的说: 「死的太可伶了,那么快。」显然,许多人还不知道胡耀邦逝世,一 看到花圈,感到很突然。下午四时起,在钟楼广场有人就耀邦发表演 说。在花园西边大约二十米的地方,有三、四人围着三个年青人,听 他们发表演说。我们听到了以下的对话:一群众间:「你们为什么要 献花圈-!」穿牛仔上衣的青年答:「是出于爱国心。」有人间: 「你是搞社会科学的吗?」这位年青人答:「我们是学习数学专业的 学生,在学校成绩比较好。但我们要关、心改革大事。」他接着说, 「胡耀邦是中国改革的功臣,没有他就没有日前改革的成果。他十分 关心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这几个青年人旁, 一个操河南口音的老人,手中拿着一个笔记本,诉说他进京上访的事 情,并说他见过胡耀邦,言辞中颇带感激之情。下午六时五十分,那 几位年青人已经转移到一个阅报栏南边,坐在花坪外的铁栏杆」,议 论胡耀邦辞职的原因。他们说,关键是缺少法治,几个人可以把总书 记搞掉。七时,在放置花圈的地方,仍有不少行人在观看,议论的内 容大都是一被气死的」等。海外反应到四月十七日上,从新华社等多 种渠道呈送中共最高层的开于海外新闻媒介的评论计有一百多份,经 浓缩整理后的主要评论不到二十份。看了这歧于要评论后,赵紫阳等 领导人认为一我们的国际反应是良好的」。在新华社发怖了胡耀邦逝 世的消息后,以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四大通讯社 为首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立即对此予以转播并配发评论,苏联、东 欧和东南亚、大洋洲及香港澳门的新闻媒介也作了大量报导,日本两 大通讯社和六大报晚版均在头版报导胡去世的消自心。 一,高度评价胡的人品和业绩。 美联社说,「胡是一位务实主义者,尽管有人指责他坚持西方化和具 有亲资本主义的情绪,但他仍是一个有献身精神的民族主义者和共产 党员」;共同社说,「胡与许多其他领导人不同,三个孩子都在与权 力无缘的单位工作,清官作风博得了老百姓的掌声」;法新社指出, 「胡不是为掌权而掌权,而是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彻底改造国家」; 香港《成报》说,「胡耀邦之死如果能推动民主运动,在党内引起不 符合党员资格者的内疚痛改前非,就是重于泰山,为国家民族作出了 重大贡献。」 二,肯定对胡耀邦丧事处理的态度。 共同社说,「新华社在胡去世不到四小时就作了报导,并播发了胡的 简历,说明中国政府对他的去世的重视。」美联社说,「中共对胡耀 邦去世的处理颇为高明,在政治上给予其最高的评价,只字未提他的 过失。丧礼的安排与叶剑英同级,并不作一位普通政治局委员处理。 此举无疑使人感到欣慰。」英国报纸也注意到中央讣告中未提胡耀邦 的过失,认为「这是中国领导人在出现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问题的时候 维护团结的一种努力。」 三,密切关注胡耀邦去世可能产生的影响。西方新闻界大体有两种看 法:以美联社等四大通讯社为主的占上风的看法认为不会产生重大影 响,路透社认为,「胡的突然去世,不会立即对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 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局不会因胡的去世而直接发生重大变化,这是 因为胡虽然还是政治局委员,但离权力中心已经很远。」英国画日电 讯报》说,困的逝世正值。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前夕,党将加倍关注 这位前领导人的去世触发广泛的抗议活动的可能性。《泰晤士报》社 论说二对胡重新评价的日子也许会到来。」法新社、美联社几乎没有 这方固的评论。以日本共同社和时事社为主的少数媒体则认为有可能 影响中国政局。四月十六日画京新闻》发表一篇题为《胡的追悼活动 是注意的焦点》,文章说,今天,中国民众比起在政治要求下团结起 来更易于在搞纪念活动中团结起来。」「人们认为,追悼胡的活动带 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如果党和政府对追悼活动草率从事,很可能激怒 民众。」同日,时事社发自北京的一篇报导指出,不年是。五四。运 动七十周年,人们对通货膨胀、党和政府的高级官员的特权等的不满 以及学生要求民主的呼声高涨。以胡的死而开始出现的这一动向有可 能进一步扩大 |
浏览:1731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