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四千多年前,水神发了怒,把天撞了个大洞,天河里的水直泻而下,把大地吞没了,到处是汪洋。于是,鲧--禹的父亲被舜王叫去治水。 鲧上天偷了一代"息壤"。这息壤是神土,见风就增长。鲧十分高兴,治水时,他就取出一点息壤,放在水上,然后让风吹,息壤就变成一条一条的堤坝。鲧想用筑堤的办法来减少洪火的冲击。可是,他想错了,五行中有句俗话叫"水克土"。水少可以用土堵一堵,可那样汹涌的洪水,光用土是挡不住的。所以堤坝最后总是被冲垮。鲧由于只相信筑堤坝堵水,结果没有把洪水治好,被舜处死了。 后来,禹长大了,决心要继承交志,为民治好洪水。他吸取父亲的教训,不是堵水,而是带领民众,到处打通山川,疏浚江河,可是洪水依然没有治好。他心里很焦急。有一天晚上,禹正在睡觉,忽然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在宛委山的一个洞里,有黄帝的天书,有它的指点,你就能把洪水治住。"老头说完就不见了,原来他是土地神。 禹按照土地神的指点,来到宛委山洞口,虔诚祈求,一连三天祈求不停。第三天晚上,禹正在睡觉,忽然山神托梦:"禹,五更时分,洞门自开,你放心地进去吧!那儿有个石匣,打开石匣,有金匣,这儿是钥匙,你打开金匣,就能得到天书。"说完又不见了。禹醒了,手里的确有一串钥匙。禹早早地起来了,天麻麻亮就进了山洞,里面很危险,蛇蝎百虫到处都是。禹一点也不怕,终于发现一个密室,他走了进去。突然:"呼!"一股火光冒了出来,禹一惊,但立即冷静下来,绕道而行。"呼!"又一阵火光,原来,这是山神用"五雷神火阵"来测试禹的胆量的。之后山神扔过一条骨片,上面刻有一幅图。禹就照图上的线路一直朝里走去,果然发现了一个石匣子。 禹来到石匣子旁边,打开一看真有一只金匣子。打开金匣子,里面果然有一本《金简玉字书》。禹喜欢得不得了,他打开细看,上面刻写着有关治水泊谋略和山河的地形图。 后来,禹就按照《金简玉字书》中的指点,治理好了洪水,为人民造了福。他死后,我们这里的人民籽纪念他的功绩,在他生前与洪水战斗过的地方和死后安葬的地方,为他建了禹庙、禹陵。 |
浏览:132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