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湖北省云梦县北十五里黄孝村边(在107国道旁),由当地义堂鎮政府于原址立有一汉孝子黄香之墓,当地附近今已无黄姓居住.据离此不远之孝感董永街黄桂庭老人所存之敦本堂黄氏宗谱记载:原墓为清康熙四十九年新安派裔孙置地重建,墓前湖广总督郭世龙加建石牌坊,墓园占地八亩,墓碑高七尺,宽二尺五,上刻:汉孝子魏郡太守尚书令黄公讳香字文彊府君之墓.笔者采访时,当地黄孝村老人赵某说:他家祖祖辈辈是替黄家守墓的长工,土改后才不守,原墓堂辉煌得很呢!只是五八年修路才被平掉.墓碑被扛去搭桥了.九几年有海外黄姓回来扫墓,镇政府才立了这小土墓.(照片右一为笔者,业成注)
一共三個黃香墓究竟那個才是真?
據光緒已亥聚斯堂版《黃氏家譜》記載:黃香去世後,歸葬家鄉江夏安陸源口,墓在今湖北雲夢縣北郊十五里。
據安陸舊志載:黃香墓在府署東,並云:“雲夢縣亦有黃孝子墓,第出近代修築,不載雲夢舊志,當以府城之墓為據”(《安陸縣誌 古跡》)知府周啟運亦持同樣看法。道光二十四年(1844)知府易容之尚見到記載此事的碑文。光緒五年(1879)知府黃式度在墓東立祠,以示紀念。黃瓊墓在白兆山下的雷公廟。康熙四年(1655)掘得墓磚,上有“黃相公墓”數字。
黃香墓在禹州城東18公里郭連鄉黃台寨村孝岡岡脊上。方圓約10米,高約3米。塚上荊棘叢生,塚前立有一通高大石碑,上刻:“漢尚書黃香之墓”一行大字,左側刻有“大清同治十年歲次辛未菊月立”一行小字。黃香晚年,到他兒子黃瓊的封地鄉(今禹州東部孝岡、琅城岡一帶)就養,死葬於此。按《漢書•地理志》所載,潁川郡設有鄉縣。《後漢書•黃瓊傳》說:“潁川有周承休國,於西漢元始二年更名鄉。黃香墓之南,孝岡西麓之孫溝村,有泉出水成溪,穿村而過,謂之孝水河,向北流經岡間凹地至黃台寨村,再北流至黃台街南地,流水漫衍四散,潛入地中,少前又複出地表,向北流入石樑河。這個流水“漫衍四散”現像,稱為“黃台漫流”,為禹州古代八景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