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文革纪念园__中国现代的关汉卿——田汉
天上人间文革纪念园

如何认识田汉?

刘平

  田汉的思想:是随着时代发展的
  
  田汉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庭生活的困顿和现实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他舅父易象(易象是追随孙中山闹革命的同盟会会员)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具有了一种强烈的爱国爱民、反帝反封建的思想。1916年18岁的田汉随舅父易象去日本留学,他虽然没有按照舅父的意愿去学政治,但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想以文学报国。在易象的启迪下,田汉于1919年在东京加入了由李大钊、王光祁等人发起、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注意研究一些社会问题。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田汉立即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写了一篇《俄国今次之革命与贫富问题》的文章,分析论证了俄国革命的发生与经济方面的关系。这篇文章引起李大钊的注意,从北京“写信来鼓励过”田汉。此后,田汉又撰写了《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发表于《少年中国》杂志创刊号),文中说:“我们‘老年的中国’因为灵肉不调和的缘故已经亡了。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一方面要从灵中救肉,一方面要从肉中救灵。……我们中国少年所确信能够救‘少年中国’的就只有‘民主主义’一服药”。这篇文章受到同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的赞扬。
  
  田汉在这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主主义”思想,不仅是他思想发展的基础,而且对他的文学观的确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直至晚年创作出体现“为民请命”精神的作品《关汉卿》、《谢瑶环》等,也是以这种思想为基础的。
  
  田汉的创作思想:从多元走向大众
  
  田汉在创作上对一些新的文学潮流表示出极大的热情。郭沫若说:“他的认识和行为,时常是跑在我们的前头。凡在文化上或戏剧电影上,有什么新的思潮或运动,在先进的国度里面发生,首先响应而继以介绍,继以学习的总就是他。”(见《先驱者田汉》)他在日本留学时,如饥似渴地吸取异域的艺术营养,既受到歌德、席勒、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拜伦、雪莱的影响,也受到王尔德、爱伦坡、波特莱尔等现代派作家的影响。这种不拘一家的广采博纳,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给他的创作思想带来了矛盾。1920年,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明确表示“做中国未来的易卜生”,但在艺术观上提倡的却是“新浪漫主义”,即如他所说的:“我们做艺术家的,一面应把人生的黑暗面暴露出来,排斥世间一切虚伪,立定人生的基本。一方面更当引人入一种艺术的境界,使生活艺术化Artification。即把人生美化Beatify使人家忘现实生活的苦痛而入于一种陶醉法悦浑然一致之境。才算尽其能事。”他1920年创作的话剧《梵峨琳与蔷薇》、《灵光》就是这种创作观念的体现。不久,他的这种文学观就因易象1920年12月被军阀赵恒惕杀害这件事而转变了。从此,他“厌弃”了那种“不接触人生第一义的一切研究、一切议论”(《白梅之园的内外》),抛弃了“新浪漫主义”,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反抗意识,如1922年他创作的《咖啡店之一夜》、《薜亚罗之鬼》、《午饭之前》等。从日本回国后,田汉创办南国社积极从事“民众戏剧”运动。尽管他曾创作过一些具有感伤情调的《南归》、《湖上的悲剧》,演出过《莎乐美》,但这已不是他创作的主调,他多数作品都反映出一种反抗意识,如《火之跳舞》、《一致》、《第五号病室》、《名优之死》等,还有翻译作品《父归》、《婴儿杀戮》等。
  
  可以说,田汉是始终追随着时代前进的,他是在不断批判、清除创作思想中的“唯美的”意识的过程中走向了革命,走向了大众。
  
  田汉的性格:一辈子都是“一把火”
  
  田汉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物。夏衍先生说:“他最突出的特点,或者说是个性,我说叫作‘无我’,他根本不考虑自己”(见《悼念田汉同志》)。关于这一点本文只从事业和家庭生活两方面来谈一些看法。
  
  在事业上,只要是田汉认准了的事,他就要认真地干去,什么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比如,他1922年从日本回国以后,就想在戏剧上干一番事业,“欲在沉闷的中国新文坛鼓动一种清新芳烈的艺术空气”(《我们的自己批判》)。可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社会的和经济的),但他硬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既不依靠政府,也不靠资本家,而是与妻子易漱瑜一起自费创办了《南国半月刊》杂志,只出了四期,便因易漱瑜病逝、经济无着而停刊。他不灰心,又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成立南国社,创办南国艺术学院,把一些有志于艺术事业又无条件上学的穷学生集合起来,拍电影、演戏,居然在别人的嘲笑声(如有人说南国艺术学院是“野鸡大学”)中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掀起了一次南国戏剧运动。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广州等地举行了十多次公演,影响遍及大半个中国,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田汉最可贵的精神就在于:他敢于抗争,决不在失败中退却;他敢于超越自己,决不在苦闷与感伤中淹没。“跛者不忘步。……什么时候我也想来一下子”(田汉:《跃动的心》)。人们称他是“湖南牛”,永远不知疲倦;人们喊他“田老大”,更是对他在话剧界的威信的认可与赞扬。
  
  然而,田汉的个人生活却是不如意的。自易漱瑜病逝,田汉与易漱瑜的好朋友黄大琳结婚,但两人感情不和,双方都感到苦恼,遂于1929年11月分手。后与林维中结婚,同时发生了与安娥的恋爱,由此他便深陷在“三角”情感的苦恼之中。但是,田汉并没有忘记自己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大众的事业中去。1933年,田汉写过一首诗《对着初春的细雨》,可道出他不变的胸襟:
  
  假使你检查我的心版,
  
  许是被爱的伤痕留遍,
  
  但一般爱大众的热情,
  
  却是始终的,始终的不变。
  
 浏览:98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1/6/11 15:47:2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刘平如何认识田汉?(收藏于2001/6/11 15:47:29
卢燕关于田汉你知道多少(收藏于2001/5/18 10:19:2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刘平如何认识田汉?(访问988次)
卢燕关于田汉你知道多少(访问696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文革纪念园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