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六合杨氏先祖纪念园区__瀛西忠義堂杨公忠愍俊
六合杨氏先祖纪念园区

英雄名将才子杨俊略传

杨烜

  他性格豪放,为人爽快,刚正不阿;
  他重情守义,是一条铮铮铁骨的硬汉。
  他文笔精妙,堪称英雄才子。
  他生于乱世之秋,镇北疆屡立战功,却在英宗复辟时蒙冤含恨被斩。
  他在狱中十几天时间,受尽地狱都不曾有过的酷刑,但英雄的他却正气凛然,依然昂首屹立于刑场,立而不跪奸逆之子,坐斩于京师。
  奇女子高三刑场送行,演绎出一场悲壮的人间真情……
  杨俊(1412—1457)字文英,一代名将昌平候杨洪(杨业19世孙)长子,他生于永乐十年,蒙冤被害于天顺元年。官至前军都督府右都督,袭昌平侯,明中期著名将领。是瀛西杨家将第三代中的中坚力量。
  一、勇少年力劈石麟
  洪熙年间,退居漠北的蒙古诸部时常袭扰明境,明廷为备边多次征兵,并通过打擂比武等方式选拔下级将领。宣德元年,朝廷再次征兵,杨俊、石麟等人均报名入伍。杨洪为人审慎低调,怕子侄惹出事端,不准他们前往比武。因长子杨俊性格暴躁,更是倍加叮嘱他在家好好练武,不准前往擂台。杨伦、杨智等小弟兄派仆从打探擂台的消息,在得知比武场打得热火朝天时,更是心痒难耐。于是私下商议:咱们前往观看,不上台打擂不就行了。于是兄弟几个偷偷来到了比武场。
  此时站在擂台上的正是石麟。石麟身材魁梧,武艺纯熟,一般人他根本就没放在眼里。他已经接连打死、打伤了好几个人,在擂台上耀武扬威。见石麟十分嚣张,杨智便上了擂台,想教训一下石麟。杨智在弟兄几个中武艺也很出众,后来从军时,曾在沽源之战中以一千精兵击溃鞑靼两万之众,足可见其勇武。而石麟更非等闲之辈,自幼习武,受到其父石亨的真传,武功十分了得。两人在台上只打了几个回合,杨智就被石麟踢倒在擂台上,口吐鲜血。弟兄几个急忙将杨智抬下擂台,请人医治。
  此时,擂台上的石麟更是忘乎所以了,口出狂言:“都说‘杨家将’武艺如何高强,现在看来不过如此而已。姓杨的,还有敢上来的吗?”杨俊见杨智并无大碍,飞身跳上了擂台。石麟见是杨俊,心中也有些忌惮。俩人平时也是互不服气,但并未真正交过手。杨俊先去标名挂号,然后二人签下了生死文书,话不投机便插招换式、拳脚齐举战在了一起。杨俊一套凌厉的杨家拳使的是密不透风。二十几个回合后,杨俊使出自己拿手的霹雳旋风腿,石麟有些招架不住了,被杨俊一脚踢中胸部,腾空而起摔倒在地。没等石麟爬起来,杨俊已经一个箭步跳到了跟前,一脚踩住石麟一条腿,双手抓住他另一条腿的脚脖子,稍稍往上一抬,大声喝道:“服不服!不服劈了你!”倒在地上的石麟见被杨俊制住,更是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台下众人高喊“劈了他!劈了他!”杨俊本来就是火爆脾气,刚才杨智被石麟打吐了血,心中憋着一口气,再加上现场这个情势,双手一用力就把石麟的大腿架在了右肩上,往后一背,只听“咔嚓”一声,石麟被劈为两半。因为二人签有生死契约,石亨也没有办法,可是石、杨两家的仇怨从此算是结上了仇,终归为杨俊被石亨陷害被斩打下了伏笔。(这就是小说中杨七郎打雷的原型人物事件)
  
  二、镇北疆拒险边陲
  杨俊等兄弟几个回到家后,被杨洪狠狠的斥责了一番,关在家中,不准外出。后来边境战事越来越频繁、激烈,杨洪便让杨俊从军,跟在自己身边,随其征战。杨俊作战勇猛,很快就以战功升任独石卫指挥佥事。正统九年(1444)十一月,杨俊署(代理)都指挥佥事负责守备马营。正统十二年(1447)八月,总督独石、永宁等处守备。
  正统十四年(1449)正月,瓦剌一部前来侵扰,杨俊率部出境迎敌,擒歹答儿者伦等,升都指挥佥事。由此,逐渐成为明军抵抗蒙古诸部进攻的中坚力量。七月瓦剌首领脱脱不花与太师也先统率大军,兵分四路侵入明境。中路军分两路南下,一路由知院阿剌率领,进攻宣府;另一路由也先率领,直逼大同。七月十五日瓦剌也先军侵入长城,来势凶猛。大同总督军务西宁侯宋瑛指挥明军迎战,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均率军参战。两军在阳和(今山西阳高县)后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因指挥失当,明军大败,以致全军覆没。武进伯朱冕和西宁侯宋瑛战死,石亨单骑逃回。
  也先在攻克大同后主动撤退,将主力部队集中在宣府西北(今张家口坝上地区)。此时,明军在北方各处战场上都遭遇惨败。独石、马营等城堡处于孤立无援的危急境地,守城明军与瓦剌军队力量对比悬殊,城堡附近的河水也被瓦剌军绝断,已是里无粮草,外无救兵。不久杨俊奉命撤往居庸关。《明英宗实录》卷一八零正统十四年七月癸巳(十五)条载:“宣府总兵官都督杨洪奏:‘达贼围马营已三日,将河水断绝,营中无水。’”《明英宗实录》卷一八一正统十四年八月辛未条(土木之变后九天)载:“总督独石等处备御都督佥事孙安言:‘先有敕命都指挥赵玫守备独石,杨俊守备马营,夏忠守备龙门卫,署都指挥鲁瑄守备龙门千户所,臣同少监陈公总督四处备御。即今贼势甚多,军力甚少,若分守恐难御敌。’王令陈公、孙安、赵玫、杨俊率所领官军来居庸关外驻扎,为京师声援。”这些记载也表明赵玫、杨俊、夏忠等明朝守军是经敕令主动撤退,而并非传说中的临阵脱逃。
  
  三、性豪强屡黜屡起
  杨俊性格豪爽桀骜,为人直率强势,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一生中多次被弹劾。但因为他果敢善战,又值朝廷用人之际,所以每次被罢黜后旋即又被起用。
  “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景帝继位,于谦辅政,石亨被提拔为都督,封为武清伯,掌管五营兵马,成为了京城守卫军队的副统帅,地位仅在于谦之下。正统十四年(1449)九月,杨俊被召还北京,负责操练京师军马。不久,也先率军大举进攻,兵锋直指北京城。景帝命杨俊为都指挥同知巡守京北要隘——居庸关。但时任京城五军总兵官的石亨以京城兵马不足,且要保卫京师重地为由,仅让杨俊带两哨人马(约二百人)前往居庸关。由此可见由此可见此时的石亨已经向杨家下手,假公济私准备暗算杨俊。
  十月也先进犯北京,遭到明军顽强抵抗。《明英宗实录》十月癸亥条载:“虏至居庸关,都指挥杨俊率官军八百人追击,斩获贼首六级,马一百二十匹,牛骡四百七十余只,追回男妇五百余口”。杨俊以功进署都督佥事,仍与罗通守备居庸关。不久又升都督佥事。
  此间,杨俊命人在居庸关内的悬崖峭壁上雕刻杨洪坐像。待杨洪坐像雕刻完工后,但见关沟两侧山风吹拂,旌旗猎猎,俨然战神“杨王”(蒙古各部忌惮杨洪,称其为“杨王”)在此坐镇,以激励士气、震慑瓦剌等蒙古各部。后来此石像被讹传为杨六郎画像,俗称“六郎影儿”,成为关沟七十二名胜之一。
  景泰元年(1450年)二月,喜宁由独石口入塞。喜宁,原明廷内宫太监,后投降也先,数次诱敌进犯明朝边境。万全都指挥江福得悉后,报与杨俊。十五日杨俊亲率骑兵埋伏于野狐岭关旁,设计令江福等人擒住喜宁,又将护送喜宁的千余瓦剌士兵大部斩杀。景帝升杨俊为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后来,都指挥陶忠押运粮草,将粮草丢失,杨俊杖打陶忠失手至其死。景帝以“虏寇声息甚急,防守至重”为由赦免了杨俊之罪,调其回京。杨俊回到北京后,又遭六科十三道谏官弹劾,虽得到景帝曲护,但也被降职,诏令随其父杨洪立功
  景泰二年(1451)五月,景帝调杨俊为前军都督府右都督,统管三千营。是年十二月,明廷挑选原京军三大营,总计十五万精锐,进行改制,将原三大营改置为十团营,每营一万五千人,命令杨俊督率其中四营。
  景泰四年五月初九杨俊袭昌平侯爵,禄米一千一百石。
  此后,石亨联合张軏(yuè)等人又暗中指使杨氏家奴多次诬陷杨俊。《明史》载:“俊又负气,与张軏等素不相能。至是軏等数以俊为言”。杨俊于景泰五年五月和景泰六年九月又两次被关入刑部大牢,虽得到孙太后从中曲护,但最终还是在景泰七年(1456)二月被削去了昌平侯爵。十二月其长子杨珍袭昌平侯爵。
  
  四、遭报复含冤被斩
  景泰八年(1457)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十九日手握重兵的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軏、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勾结太监曹吉祥等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皇帝位。石亨、徐有贞等以“意欲迎立襄王(朱瞻墡)”为由,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等当初力主拥立景帝即位的大臣逮捕入狱。当时,杨俊已经被罢去了昌平侯爵,隐居家中。石亨、张軏借口杨俊在任宣府参将,分守怀来、永宁时不接纳英宗,奏称“驾(英宗)还,(杨俊)密戒军士毋轻纳”、“及驾还,又言是将为祸本”,将杨俊逮捕入锦衣卫诏狱。正月廿二,于谦、王文等先遭刑戮。二月初一,杨俊与都督范广等被诬以“救驾不力”、“不忠”,以及“党附于谦,谋立外藩”之名在京城西市问斩。
  杨俊被绑赴市曹时,傲然不屈,大呼道:“当年陷帝为俘的人何在?我提兵救驾,反成死罪,天理何在?” 正待开斩之时,忽见一个身着孝服的俏丽女子只身闯进法场,泣血嚎啕,哀痛欲绝,刑场一片哗然。此人名叫高娃(也称高三),京城清倌人(即只卖艺、不卖身的欢场女子),她琴画双绝,貌似天仙。京城富家公子无不倾慕。但高娃至多陪客一盏茶,任你王孙贵贾,言语稍有不敬便是拂袖而去。杨俊自幼熟读兵书、精通武艺,且生性好酒,酒后常常吟诗作赋。在明人何乔远所著《名山藏列传》中称其“慷慨,善文墨。”一次,杨俊被好友怂恿,前往品香楼饮酒,与高娃邂逅,二人一见倾心,遂结为红颜知己。但以高娃的身份,毕竟为杨门所不容。杨俊即不得明媒正娶,又不忍金屋藏娇。后来蒙古瓦剌突袭边疆,杨俊奉命率军镇守边关。临走之际,高娃以泪洗面,依依相送。并发誓道:“为君守节,至死等候君之凯旋。”然后另租民房,等待杨俊。没成想杨俊这一去就是数年,更未想到的是英宗复辟后,杨俊竟为石亨等所陷害,被判斩立决。
  行刑之日,亲朋故旧或不见踪影、或躲藏在人群之中,而高娃则身着缟素一路相随。杨俊见到高娃,凄然道:“你来何事?”高娃道:“我来送公赴死!”并嘶喊道:“天哪!奸臣不死而忠臣要死了!”刑场又再次为之骚动,众人感于她的衷情,都为她担心。杨俊赶紧制止高娃,说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你这样做对我无益,还会连累你,又何苦呢!”高娃道:“我与公有缘,公先去,我随后就来!”行刑时,刽子手让杨俊跪下受刑。杨俊凛然说:“捐躯国家,吾杨氏之家法。不能跪死!”遂坐在板凳上被杀。一代名将身经百战,未战死在沙场,却惨遭自己的皇帝刑戮。杨俊被斩以后,高娃抢到杨俊头颅后大哭至昏厥。醒后,高娃面无悲色,轻启朱唇,将杨俊的血污舔舐干净,再用金丝线将其头颅与颈部缝合,入针时亦轻亦巧,似恐其痛。缝好后,高娃回头吩咐杨氏族人:“好好安葬他!”然后取白练自缢于旁。此事成为一时传奇,闻者无不唏嘘。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情天宝鉴》、清乾隆皇帝敕修的《钦定日下旧闻考》等众多书籍都对这件奇闻进行了记载。后来杨俊尸身被杨氏族人偷偷运回瀛西,在深夜子时(即23:00~1:00)秘密埋葬在位于中白庙村西北的六合塔(其祖父杨璟的衣冠冢)西侧,未留坟碑。并由此留下了瀛西杨氏丧葬的一个特殊习俗,即杨氏族人去世后都选在子时下葬,并一直传承了五百余年。
  史载,杨俊被杀后不久,一次张軏在入朝途中忽然得了暴病,回到家时满身青黑,呼号数天死去,时人便传说是杨俊的冤魂前来索命。天顺三年八月石亨侄石彪被逮捕下狱,不久石亨也被削职为民。天顺四年正月石亨也被捕入诏狱,病死在狱中,其侄石彪、侄孙石后均被处斩。
  杨俊被杀后,在皇太后孙氏的庇护下,杨家免于灭族。但杨俊长子杨珍还是被削去了昌平侯爵,发配到广西边卫充军。天顺八年(1464),宪宗即位后,杨珎得以赦免,授龙虎卫指挥使。成化二年(1466)于谦案昭雪,后经杨俊堂弟彰武侯杨信上疏,与于谦同案的杨俊也得以平反。宪宗为表彰杨俊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忠愍”,并下诏在瀛西老家东南,今杨村北建“忠愍祠”亦称“杨公祠”。
  成化十七年(1481)四月,皇帝下诏准许杨俊长子杨珎袭昌平侯爵。
  
  
  五、用鲜血铸造“瀛西忠义堂”
   谨身殿大学士杨荣与昌平候杨洪有很深的交情,可谓君子之交。正统三年,杨洪升为镇朔参将、万全都司都指挥使。英宗赐杨洪在自己的任所宣府镇建一座硕大明堂,取名“忠义堂”。后特派长子杨俊到北京杨荣公府上请杨荣为“忠义堂”作序,以志其胜。杨荣欣然命笔,草成《忠义堂序》一文。文章首先回顾了杨洪在开平任上的表现:说他与部下同甘共苦,作战机智勇敢,奋勇当先。弓马娴熟,威震敌胆,战功卓著,越级晋升。然后站在政治的高度,肯定了杨洪身为武臣的忠诚义胆和高风亮节。称赞道:“宗道遭际圣明,祗受委托而当一方捍御之重,鞠躬效劳,夙夜靡懈,位高而不矜,功成而不炫,非以忠义存其心,能若是哉?”此文都保留在《杨文敏公集》。
  
   英宗复辟后,杨洪长子杨俊蒙冤被斩,直到成华二年杨俊才得以平反昭雪,并在瀛西老家东南(今天杨村镇大岛附近)建“忠慜祠”亦称“杨公祠”,后杨俊之孙杨继隆授昭勇将军从左卫迁至杨村守“忠慜祠”。“忠慜祠”占地300亩,围城高两丈,大殿五间一排,共三排大殿,每排大殿建六间厢房。斗拱式建筑,脊为琉璃瓦,兽为黄色,瓦为蓝瓦,三殿柱全盘蟒。前殿供有忠愍像杨俊,台高6尺,阔1丈。杨俊坐像高两丈过半。中殿是魁星,后殿供有财神。祠堂内树高大匾额上书“瀛西忠義堂”五个大字。“忠义堂”是景帝御批,大学士杨荣作序昌平候杨洪之堂号,“瀛西忠义堂”是用英雄名将杨俊的鲜血铸就。2016年昌平候杨洪后人再度将“瀛西忠義堂”旗帜高高举起,树立于瀛西大地之上,以示对先祖的缅怀之情,同时昭示后人勿忘祖宗恩德,勿忘瀛西祖根。
 浏览:53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7/2/27 14:55:1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杨烜英雄名将才子杨俊略传(收藏于2017/2/27 14:55:1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杨烜英雄名将才子杨俊略传(访问540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