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孔子说:“大凡有孝心的子女们,要孝敬他的父母,第一,要在平居无事的时候,当尽其敬谨之心,冬温夏清,昏定晨省,食衣起居,多方面注意,第二,对父母,要在奉养的时候,当尽其和乐之心,在父母面前,一定要现出和悦的颜色,笑容承欢,而不敢使父母感到有点不安的样子。第三,父母有病时,要尽其忧虑之情,急请名医诊治,亲奉汤药,早晚服侍,父母的疾病一日不愈,即一日不能安心。第四,万一父母不幸的病故,就要在这临终一刹那,谨慎小心,思想父母身上所需要的,备办一切。不但穿的、盖的、和棺材等物,尽力配备,还要悲痛哭泣,极尽哀戚之情。第五,对于父母去世以后的祭祀方向,要尽其思慕之心,庄严肃敬的祭奠,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的恭敬。以上五项孝道,行的时候,必定出于至诚。不然,徒具形式,失去孝道的意义了。”
自古以来孝有四等:第一,不孝:连父母的衣食所需也不能供养的人。第二,小孝:能够供养父母足够的衣食住行所需。第三,中孝:能够供养父母足够的衣食住行所需。并且时常环绕父母周围,精微茶饭伺候,满足各种天伦之乐的精神所需。常令父母生欢喜心,不令父母起烦恼心。能够积极向上的对待人生,在生活中和事业上实现父母寄托的厚望。第四,大孝:具足中孝的同时,能够让父母学习觉悟的佛法,了知宇宙人生的真实面目,发愿出离六道轮回,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人生的尽头,生死无惧,无有病苦,安详解脱。 |
浏览:90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