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红楼梦--大观园__十二钗-秦可卿
红楼梦--大观园

解开秦可卿判词之谜


  前言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判词至今没有发现它的真解,使读者对秦可卿这个人物产生了很多误解。“护花主人”王希廉有“秦氏不足论”的评述,“太平闲人”张新之有“以‘国风’正贞淫”的评述。这些认识,直接影响到对《红楼梦》的正确评价。曹雪芹创作秦可卿这个人物,他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他赋予秦可卿什么使命?笔者利用《红楼梦》书中提供的方法,发现了秦可卿判词真解,解答了这些问题,进而解开了围绕秦可卿的谜团。
  
  一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是个很神秘的人物,她的方方面面充满了谜。她的死因是个谜,当听到秦可卿“没了”的时侯,“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秦可卿临终托梦给凤姐是个谜,在梦中她对贾府现状的剖析,对贾府潜伏危机的警示,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其战略眼光令人肃然起敬,但出自秦可卿之口叫人感到迷惑;秦可卿死后所用的棺板是个谜。她用的是“非常人可享”的“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樯木,“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还有大明宫太监亲来上祭,北静王“郡驾下临”,“压地银山一般”的盛况,……,所有这些都是叫人难解的谜团。
  
    但是,最难解的谜是秦可卿的判词,因为和秦可卿判词对应的内容不存在了。而解开秦可卿判词之谜确是解开秦可卿身上所有谜团的关键,为此,只有另辟蹊径,找到能解开它的钥匙。这个钥匙就在《红楼梦》里。我们来看《红楼梦》第二回中的一段文字:“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敏”不能读作敏,应念作“密”,这就是解开秦可卿判词之谜的钥匙。请看秦可卿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情天情海幻情身”中的“身”字,在此应念作“神”字,“情既相逢必主淫” 中的“淫”字,在此应念作“寅”字,判词中隐含了下面六个字:“ 神 主 寅 ,出 在 宁”。这就是秦可卿判词的真解。“神主”,指已成神的先祖;“宁”,指江宁。“神主寅,出在宁”,意思是已成神的先祖的名字叫“寅”,出在江宁。曹雪芹用秦可卿判词的“荒唐言”,以“反逆隐曲之笔”,即“身”和“神”的谐音,“淫”和“寅”的谐音,巧妙地说出自己的“辛酸泪。”
  
    何以证明这是秦可卿判词的真解呢?证据在《红楼梦》里。《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回前总评中:“……最高妙是神主看不真切一句,最苦心是用贾蓉为槛边传蔬人,用贾芷等为仪门传蔬人,体贴入微。噫!文心至此,脉绝血枯矣。是知音者。”批语中用了“最高级”的赞语——“最高妙”“最苦心”,请看书中对此的描写:“……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平平常常一句“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被赞誉为“最高妙”,乍看起来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如果这是在暗示秦可卿判词中列着“神主寅”读者却看不出来,这不是“最高妙”是什么呢?平平常常一句“贾蓉为槛边传蔬人”被赞誉为“最苦心”,初看起来也让人不可理解,但如果这是在引导读者通过贾蓉这个活人,联想到他的妻子——秦可卿这个死人,进而解开秦可卿判词的隐意,这不是“最苦心”是什么呢?这就是秦可卿判词隐含“神主寅”的证据。
  
    对秦可卿判词有所隐曹雪芹不是没有提醒读者,在给出秦可卿判词之后,作者接着写到:“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此处有甲戌眉批:“通部中笔笔贬宝玉,人人嘲宝玉,语语谤宝玉,今却于警幻意中忽写出此八字来,真是意外之意。此法亦别书中所无。”“恐把仙机泄漏”一语虽然没有泄漏仙机,却泄漏了此处有仙机。“意外之意”是一语双关,一方面是指对宝玉的评价一贬一褒,另一方面是指秦可卿判词有“意外之意”。
  
  二
  
    对秦可卿判词不能为读者所悟,曹雪芹是清楚的,所以他借警幻之口说出:“痴儿竟尚未悟!”而让读者悟到《红楼梦》背面隐含的真事,正是作者创作《红楼梦》的旨意之一。为达此目的,作者在第五回回末编造了宝玉梦中与秦可卿成亲一大段故事。这大段文字在《红楼梦》中是典型的“荒唐言”,限于篇幅,恕不能大段引用。在这此段文字中,作者不但为“好色不淫”“情而不淫”翻案,还杜撰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后来竟推出“意淫”二字,接着借此二字发挥,“‘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接着进入关键部分,“今既遇令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是以特引前来,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细心研读会发现,此段文字中隐含有“令祖名字可卿”六个字。此处的“卿”字按贾雨村讲的方法,应念作“清”,则“令祖名字可卿”应念作“令祖名字可清”,即只要把“淫”字念作“寅”,令祖的名字就可以清楚了。原来作者在此段文字中不厌其繁地叨念“好色不淫”“情而不淫”“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意淫”,就是亲以仙名(沁以仙茗)来向读者“心会”“神通” “不可口传”“不可语达”的“寅”字。
  
    本回的最后,作者让宝玉喊出:“可卿救我!”秦可卿“因纳闷道:‘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此处有甲戌侧批:“云龙作雨,不知何为龙,何为云,何为雨。”“云龙作雨”《红楼梦》在别处作了解释,即“忽隐忽见”。此处作者暗指,不但宝玉“令祖”的名字有所隐,秦可卿的名字也有所隐。宝玉“令祖”的名字叫“寅”,“秦可卿”的名字应念作“亲可清”,“秦”应念作“亲”,“可卿”应念作“可清”,“亲可清”的意思是,通过秦可卿这个人,宝玉的亲人就可以清楚了。
  
  三
  
    宝玉“令祖”的名字叫“寅”,“令祖”姓什么呢?甲戌本第七回正文前有首四句诗:“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这四句诗是对金陵第十二钗秦可卿的出处和姓氏给以解说。其中“家住江南姓本秦”应念作“家住江南本姓秦”,依据是秦钟出场时的甲戌双行夹批:“设云秦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秦可卿“家住江南”还算有些新意,“本姓秦”就有些画蛇添足之嫌,秦可卿不姓秦姓什么呢?根据前面的分析,“秦可卿”即“亲可清”,“秦”即“亲”,“家住江南本姓秦”就应念作“家住江南本姓亲”。这首诗是曹雪芹所作的,和曹雪芹“本姓亲”,即“本姓的亲人”,也即“同姓的亲人”,不姓曹姓什么呢?作为“令祖”“寅”化身的秦可卿姓曹,“令祖”“寅”当然姓曹。至此得出,曹雪芹通过秦可卿的判词和诗词,隐含了“曹寅”二字,通过秦可卿这个虚幻人物,隐写了曹寅这个真实人物。
  
    对秦可卿这个人物有所隐曹雪芹不是没有提醒读者,作者把贾瑞正照风月鉴安排在秦可卿之死的前一回,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在警示读者,在如何看秦可卿这个人物上,不要象贾瑞正照风月鉴那样不可救药。蒙王府本第十三回回前有首四句诗,是针对秦可卿托梦给凤姐而写的,诗中写到:“生死穷通何处真?英明难遏是精神。微蜜久藏偏自露,幻中梦里语惊人。”细心研读会发现,诗中隐含有“真神露,语惊人”六个字。“真神”不是别人,正是“神主寅”。“露”(念lou去声),意指显现出来。六个字隐指,真神,即神主寅,因为惊人语而自己显露出来了。这惊人语就是“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对“树倒猢狲散”有甲戌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令批书人“今犹在耳”的“树倒猢狲散”一语,在曹寅生前友人施瑮(施闰章之孙)的著作中就曾经提及,施瑮《随村先生遗集》卷六《病中杂赋》之八诗注:“曹楝亭公时拈佛语对坐客云:‘树倒猢狲散。’”
  
  结语
  
    曹雪芹通过秦可卿的判词和诗词隐含了“曹寅”二字,通过秦可卿这个虚幻人物隐写了曹寅这个历史人物。解开了这个谜,笼罩在秦可卿身上的谜团就迎刃而解了。既然曹雪芹以秦可卿隐写了曹寅,秦可卿托梦给凤姐的长篇宏论,出于创业元勋曹寅之口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既然秦可卿的死影射曹寅的死,秦可卿的死因还有必要刨根问底吗?因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本来就应念作“亲可清寅丧添香楼”。凭曹寅江南王的资格用樯木做棺板也不为过;凭曹寅和康熙皇帝的特殊关系,曹寅病重时,康熙就曾下旨送药给曹寅治病,曹寅病故后,让王爷和太监去代祭,就不应大惊小怪了;至于丧事之隆重,也再自然不过了。
  
    甲戍本的“凡例”提到《红楼梦》旨意,其中,“《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这是假话,是“明修栈道”;“跛道人持一镜来” 说:“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这是真话,是“暗度陈仓”。《风月宝鉴》之点睛,实际是告诉读者阅读《红楼梦》的方法。掌握了这个方法,利用贾雨村所提供的钥匙,参照确凿的史料,把“荒唐言”去假存真,就一定能解《红楼梦》的“其中味”,曹雪芹也含笑九泉了!正是:
  
    假作真时世人痴,不识神主惊人语。
    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亲人独我知。
  
 浏览:242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3/27 14:56:1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解开秦可卿判词之谜(收藏于2004/3/27 14:56:11
正册判词之可卿(收藏于2004/3/27 14:55:1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解开秦可卿判词之谜(访问2429次)
正册判词之可卿(访问58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11/7 9:25:3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红楼梦--大观园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