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风流才女——石评梅

石评梅传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
  第六章
  
  --------------------------------------------------------------------------------
  
  北海冰场,宛如一面大镜,平平整整。落日的绯霞,反射出五颜六色耀眼的光亮。
  那数不清的雪亮冰刀,在夕阳的残照里,闪着银亮的光。
  一双双,一行行,随着音乐声,滑成一个大圆圈。音乐时而激昂雄壮,时而婉转幽
  扬。少男少女们,如风旋电掣,如云飞雪舞,笑吟吟,醉晕晕,那么美妙,那么快乐:
  一个个,沉迷于烂漫的乐园。
  大圆圈中间,有一个浑身绢素的少女,闪动着娇美的身姿,舞步轻盈,步履翩跹。
  一会儿像惊鸿掠影,一会儿仿佛燕子穿云;一会儿如骏马奔腾,一会儿似蛟龙邀游。
  那是评梅!
  冰场外的看客,几百双眼睛盯着她,随着她的舞步转动着双目。冰场上,正在滑冰
  的少男少女形成的那个圆圈,有如百鸟朝凤,不时地转颈一顾,那目光是羡慕,也是嫉
  妒。
  十几天以来,评梅上完课,天天都要来北海冰场。自从她和吴天放决裂,她心灵的
  创伤的痛苦,悲哀和愁闷,除了两个最知心的朋友——庐隐和小鹿而外,她深深地埋藏
  在心底里,不让任何人知道,不让任何人看出来。——这样一个美丽高洁的姑娘,原来
  却包裹着一颗受伤的破碎的心;北京著名女作家原来爱情上受到了挫折:不,决不让他
  们知道,决不让他们快意于她的痛苦,决不让他们议论,讥笑,成为北京城大街小巷茶
  余饭后的谈资!
  评梅特意说说笑笑,特意快快活活,特意到人最多的北海冰场。她时时告诫自己:
  要人前欢乐,人后悲哀,有眼泪就转过身去偷偷地往肚子里流!
  她来到冰场,是为了寻求欢乐,是想忘掉悲哀。可是欢乐总也不到她空虚的心幕上
  来,安慰她冷寂凄苦的心。她终于明白了,欢乐已与她无缘,悲哀与她永远难分。过去
  那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再也寻找不回来了!她到冰场上来,不过是追求暂时
  的慰藉,瞬间的沉醉,刹那的刺激。
  庐隐常笑她是把冰场当着密友,其实这个密友是最靠不住的。你一个冬季所寻求的
  快乐,在春神面前,冰场就会变成柔和的水。一湖春水,空留惆怅。所以,每当评梅约
  她去滑冰,她便说:
  “颦儿,我的快乐不在那儿!”
  要不,她就这样说:
  “林黛玉,我的傻妹妹,你已经焚稿断痴情了,何必还为那种人装得人前欢笑,人
  后流泪呢!”
  评梅第一次恋爱失败,她觉得自己这一生简直太没有什么收获了。游戏了这许多年,
  所尝受的原来只是虚伪的汕笑,面具般的浮情。宇宙间唯一真诚的爱,唯一能给她安慰
  的,只有母亲的爱,那是海枯石烂也水不倦怠永不转移的情。原先她只知一味的顽皮嘻
  笑,而今,才真正认识了人间的忧愁。
  唉,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呢;何时才能抚平我往日的伤痕,告别我初恋的旧梦呵!
  庐隐很忙,社会活动多。她和十几个朋友组织了一个秘密团体——社会改良派,她
  还参加了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召开的文学研究会成立会,从此她便常常有些活动。
  她和评梅见了面,总是三言两语,风风火火,来去匆匆。
  评梅心中的苦闷幽怨,就只有陆晶清小鹿一个人替她分解了。
  小鹿比评梅小四五岁,生长在云南昆明,自幼生母自杀,失去母爱,父亲为她和小
  弟娶了继母。去年秋天,她带着家庭变故的悲痛来到北京,考取了女高师国文系。她非
  常赞赏评梅的诗文。评梅总以大姐的身份关怀她,体贴她,照顾她。她们的心灵相通,
  情同手足。评梅初恋受挫,小鹿除了听课,总是形影不离地陪伴她,为她分忧。
  小鹿本是南方的“水鸭子”,可为了陪评梅,她也背着双冰鞋,随同评梅一块儿从
  东华门出来,来到北海冰场。
  到了冰场,刚上去,便扑通扑通摔了几政,吓得她赶忙退回来,坐到冰场边的椅子
  上等评梅。评梅在冰场上,尽情地滑,尽情地舞,有如疯狂一般。
  场外的小鹿,却暗暗地垂泪。因为她知道,梅姐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才这
  样疯狂地滑,疯狂地欢笑。小鹿心疼她的梅姐。
  小鹿正在垂泪,身旁突然有人低声说道:
  “小鹿,你怎么哭呀?”
  小鹿一怔,扭脸看见身后站着一个青年。
  “你是谁?”小鹿楞楞怔怔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叫小鹿?”
  那青年微微一笑,对她说,他是石评梅的同乡。
  小鹿惊喜地叫道:
  “噢——,我知道了,你叫高君宇,北大英语系的学生。”
  “不,已经毕业好几年了,留校当教员。”高君宇往冰场中间指指,转换了话题,
  “请你把她叫出来,就说我找她有事。”
  小鹿用下巴领儿朝冰场一指,娇嗔地噘着嘴,说:
  “人家玩得正在兴头儿上呢!”
  高君宇意味深长地笑笑,看着她:
  “那,你哭什么呀?”
  小鹿沉不住气了,脸儿一红,嗫嚅道:
  “好,好,我,我叫她去就是了。”
  小鹿趔趔趄趄跑到冰场中间。高君宇远远地看见她跟评梅连说带比划,评梅往场外
  瞅了瞅,便钻出了人群,疾速往高君宇这边滑过来。快滑到高君宇跟前时,她飞似的来
  了个半转体,一个急煞车,十分洒脱,十分漂亮,稳稳地停在高君宇面前。满面春风,
  笑吟吟地说道:
  “高君,您是特地来找我的吗?”
  “是的。”
  “您没有忘记我,还来看我,真叫我高兴!”评梅坐到高君宇身边,“我……真的,
  我真高兴。”
  高君字说:“哪能忘呢!”
  “谢谢!”看得出,评梅有些激动,她是出于真心地感谢,“谢谢,朋友!真的,
  我真的感谢你来看我,朋友!”
  在她现在这样痛苦的心情下,恰巧她的同乡来看望她,她的确很激动而且感谢君宇。
  啊。上帝,他来的多么及时!况且,君宇稳健持重,思想深沉。和他在一起,你总会感
  觉到一种力量。
  趁小鹿去更衣室的时候,君宇问评梅玩得好不好,评梅张开双臂,兴奋地说,她玩
  得开心极了,快活极了!
  高君宇阴沉下脸来:
  “天天来滑冰吗?”
  “不,偶一为之。”
  高君宇点着头,讪笑道:
  “从一月十八。到现在,十几天,一天不漏,也是偶一为之吗?”
  评梅一楞,转过脸来看着他,能有好长一会儿工夫,又慢慢地垂下眼睛:
  “你怎么知道的?”
  “我天天都来欣赏你滑冰啊!”
  “那,为什么你今天才露面?”
  “朋友,我不愿意看着你这样继续消沉下去。”
  “消沉?”评梅有些愕然。
  “是的,消沉!”高君宇毫不含混地说,“用在人前的欢乐,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痛
  苦,至少是软弱的表现。”
  评梅愈发感到愕然。
  “朋友,”君宇说,他的语调是诚恳的,他的心情也是诚恳的,“朋友,在极度的
  痛苦当中,逃到北海冰场上,寻求暂时的晕醉,一时的刺激,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做
  法!”
  评梅更加愕然。
  这些天来,她自认为掩饰得十分巧妙,十分隐蔽。除了小鹿和庐隐这两个知心的朋
  友而外,没有一个人能识破她。可今天,高君宇,这个目光敏锐的人,却一语破的!而
  且,十分准确!
  她真的有些惊愕了!
  “你真讨厌!”她白了他一眼,神情愤忿的。
  高君宇一笑:
  “不,你是因为我的敏锐,而有些惊愕!”
  评梅垂下了头,寂然半晌,才低声说:
  “唉!朋友,你为什么要来找我?你为什么要闯入我心灵的苦海里,自寻烦恼呢?”
  “我说过,我不愿意朋友沉沦在苦海里。”
  评梅的两眼浮现出柔和的感激之情,不觉流下泪来。
  高君宇看看小鹿从更衣室的方向远远地走过来,轻声地说:
  “别哭,小鹿来了。”
  小鹿换好了鞋,跑过来。
  评梅偷偷擦了一把泪水,从椅子上站起来,笑着让小鹿陪陪高君宇,她去换鞋。
  待评梅换好鞋,穿着大衣,围着长长的围巾悒悒地走过来的时候,小鹿告诉她,说
  高君宇要请她们到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去喝酒,评梅不想去,可小鹿死活拖着她,无
  奈评梅只好奉陪。
  三个人,从北池子北口,往南,出南口,往西,经过天安门,买了门票,进了中央
  公园。过了“公理战胜”牌坊,两旁古槐鹄立,松柏苍翠。紫色的古藤,缠绕在千年古
  柏上。若在花开的夏秋之交,这里,会比冬日更有清幽古雅的情趣。
  “来今雨轩”,在内坛墙的东南角,大厅五间,四面出廊。小鹿刚来北京没有几个
  月,对什么都感觉新鲜。她仰脸观看“来今雨轩”几个字。怪!名胜古迹,这个轩那个
  亭,多是三个字的,这里却是四个字的。小鹿问评梅,评梅没理她。又问君宇,君宇告
  诉她:记得唐朝大诗人杜甫,一度被唐玄宗赏识,很有做官的希望。于是,人们便争先
  恐后和杜甫交往,一时间真是门庭若市。后来杜甫做官的消息沉寂了,人们就不再和他
  来往了。于是,又门前冷落了。杜甫当时闲居长安,贫病交加,一位姓魏的朋友冒雨去
  看望他,他很有感慨,便写了一首诗表示感谢。诗前有个小序,序曰:“秋,杜子卧病
  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旧雨”,
  是指旧朋友;“今雨”,是指新朋友。1915年修建这个“来今雨轩”的时候,是有相识
  的新旧朋友都来欢聚一堂的意思。
  评梅听了,默不作声。心想:他请我们到这来,大概也有这个含义吧?也许还有更
  深一层意思?——我是杜甫,他就是那个姓魏的朋友啰?她不由得在心中冷笑了一下。
  小鹿听罢,笑道:
  “高君,我是梅姐的‘旧雨’,那是没的说了。你哪?你是梅姐的‘旧雨’,还是
  ‘今雨’?”
  君宇说:“是‘今雨’,也是‘旧雨’。”
  小鹿说:“所以,咱们必得到这来欢聚一下,才名副其实喽?”
  高君宇笑笑:
  “你很聪明。”
  说完,他看看评梅,评梅似乎并末注意听,也没看他一眼,仍旧沉闷不语。
  进了餐厅里,高君宇点了些酒菜。这时,一个卖报人,背着装报纸的布袋,手里擎
  着一叠报纸走过来,放到他们面前,一声不吭,从布袋里再取出一叠擎着,自顾离去,
  到别的餐桌转去。那叠报纸里,除了北京出版的《京报》、《晨报》、《世界日报》等,
  还有上海的《申报》、《新闻报》,以及天津的《益世报》。
  评梅仍旧抑郁不乐,从她怅惘茫然的眼神中,可以感觉到她内心的苦闷和悲哀。她
  还是不说话,只把那叠报纸拿起来翻着,看着。
  小鹿的嘴,闲不住。
  “高兄!”工夫不大,“君”字变成了“兄”字,显然,这亲近多了,仿佛“旧雨”
  一般。
  “高兄,看您这稳当劲儿,小时候一定挺老实的吧?”她说。
  高君宇笑笑:
  “不,一点也不老实!只是有点傻。当地一些人,管我叫‘二尕汉’,也就是傻小
  子的意思。”
  是的,高君宇小时候真的不老实。听了一些梁山泊英雄聚义,以及太平天国的故事,
  他曾经幻想自己能成为一个行侠仗义的英雄,曾经手持木制的大刀长矛,做义和团痛打
  洋鬼子的游戏。
  “那么。”小鹿又问,“你家中有妻子吗?就是说,你结婚了吗?”
  评梅挪动一下遮在脸上的报纸,可劲儿瞪了小鹿一眼。小鹿见了,撅着小巧好看的
  小嘴,说:
  “我问问嘛,问问都不行?”然后,转过脸儿,立刻笑嘻嘻地冲着高君宇,“暖,
  高兄,这事保密吗?要是不保密,你就说说好不好?”
  高君宇坦坦荡荡,哈哈一笑:
  “这有什么可保密的?我,结婚了,家中有妻子。”
  “是父母包办吗?”小鹿又问。
  君宇点点头,神色黯然。
  小鹿把脸伸过去,双手拄着下巴,十分认真地发问道:
  “那,你们幸福吗?就是说,你们很相爱吗?”
  评梅偷偷用劲儿踩了小鹿一脚,心想:他幸福不幸福,相爱不相爱,管我们什么事?
  谁知小鹿挨了一脚,蝎蝎虎虎地叫唤起来:
  “哎哟哟,踩死我了!”
  这一声叫唤不要紧,惹得临近几张餐桌上的食客,都扭过头来瞅他们。
  评梅哭笑不得,白了小鹿一眼,然后,又用报纸遮住自己的脸,不声不响。小鹿说:
  “怕什么?我问问怕什么?”
  她又转向高君宇:
  “高兄,你愿意毫无保留地讲讲吗?”
  君宇苦笑一下,——不但要讲,还要毫无保留!本来是悲剧性的痛苦婚姻,不谙世
  事的小姑娘,却紧逼不舍!……
  九年前,高君宇十八岁。在父亲高配天的一手包办下,强迫他与本县神峪沟村李存
  祥的女儿李寒心成婚。无论高君宇怎样抗议,高配天认定“父母之命不可违”,便更加
  强硬:高君宇必须与李寒心成婚!婚礼之日,高君宇大哭大闹,寻死寻活,死活不穿新
  郎官的那身长袍。而且大喊大叫:宁肯死,也绝不拜天地,绝不入洞房!气得高配天五
  脏欲裂,七窍生烟,昏厥倒地!邻里乡亲,说的说,劝的劝,高君宇想:父亲年迈,体
  弱多病,如果真把他气死了,家中难以支持,各方情理不容!算了,至多我这一辈子不
  言美满婚姻,没有幸福爱情也就是了。做个人牺牲吧!高君宇这个念头一经产生,不由
  得仰天一声长叹,泪如雨下,答应成婚。以后的事情,恍如在梦中,穿衣,拜堂,一切
  任人摆布。
  这次婚礼,在高君宇少年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造成了他一生的不幸!婚
  礼当夜,高君宇刚刚迈进花烛洞房头一脚,便咕嘟咕嘟大口吐了三口血,从此一病不起,
  险些丧了命。后来,病情稍有好转,他借口换换环境,移地以求静养康复。高配天觉得
  儿子婚后身体极差,心情也极坏,便允许他移地静养治疗。
  谁知,高君宇从此一去不回头。他到了太原,多次给父亲高配天去信,要求取消这
  桩婚姻,释放那个可怜的女子!父亲终究不答应。两年以后,民国五年(1916年)秋,高
  君宇从太原直接来到北京,考取了北京大学英语系。父亲高配天得知这信息,便从山西
  一路送君宇到了北京,父亲终究是疼爱儿子的。君宇向父亲表示,决心终生不认李寒心
  为妻,以此向封建礼教挑战。自己也不再另觅佳偶,不再求得美满。父亲拿他也无可奈
  何。
  “五四”,是罗曼花盛开的时代,高君宇又是“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北京大学
  好几个女友追求他,他终因夙志在心,毫不为其所动。
  小鹿听完,沉默了。过了好一阵子,她才说:
  “高兄,真对不起,我不该勾起你的痛苦。”
  评梅在不知不觉之中,放下了手中的报纸,她不知眼前这个稳重沉静的青年,也有
  如此不幸的遭遇,内心也有如此巨大的悲痛,她不禁从心底里涌起一阵同情的感慨。
  这时,酒菜已经上来了。
  那卖报人,不失时机地走过来。
  高君宇忙把一个铜元放在报纸上。卖报人把那叠报纸,连同那枚铜元一起拿起来,
  仍旧一句话也不说,自顾走自己的。
  小鹿把三只杯,满满地斟上了红艳艳的葡萄酒。
  “高兄,”她很认真地难过起来,“我不该逼迫你说起过去,使你又陷在痛苦里。”
  “没什么!”高君宇宽容地笑笑,弦外有音地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和
  痛苦。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陷在个人的痛苦里,那世界还成什么样子了?‘人生在
  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啊!”
  评梅有非凡的记忆。听了高君宇说的最后一句话,她蓦然一惊,——这是鉴湖女侠
  秋瑾①说过的。高君宇这句话是说给我听的吧?这个人,深沉敏锐,气度慷慨,大度宽
  宏,总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感觉。如果,吴天放的丰神气质也像他一样,我也许就不会
  有今天的不幸和痛苦了吧?
    ①秋瑾(1875一1907)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女。字璿卿,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
  组织光复军反抗清政府,1907年失败被捕,7月15日于绍兴轩亭口就义。有《秋瑾集》
  行世。
  
  
  可惜,这些令人敬重爱慕的丰神气质,却偏偏生在眼前这个青年的身上。而生在他
  身上,无论如何也不能叫我产生爱慕的感情。至多,是敬重而已。这是为什么?是因为
  我对他不了解,还是因为他没有翩翩的风度,潇洒的仪表?也许。不过,我不会再对任
  何一个青年产生想了解他的愿望了:一次初恋的挫折,心灵的创伤,足够我痛苦一辈子
  的了!
  唉,少女的初恋,人生第一次的爱呀!它常常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啊!
  反正,我绝不再恋爱,绝不再结婚!今生今世抱独身主义!我可以和任何青年来往,
  但绝不再爱。如果谁想爱我,只能在我的“独身主义”利剑面前,陷在永远痛苦的深渊
  里!
  不但是高君宇,不但是小鹿,就是石评梅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她和吴天放决裂
  以后,经过痛苦地思索,是在今天,是在此地,她下了“独身主义”的决心。她在心中
  默默地吟诵着,——
  
  心头的酸泪逆流着,
  喉头的荆辣横梗着;
  在人前——
  都化作了,轻浅的微笑!①
    ①这是评梅1924年7月22日在山西平定山城写的《微笑》一诗,共十节,这里引用
  的是最后一节。这首诗最早发表在《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924年8月1日第2版上。
  署名评梅。
  
  
  那天,他们很晚才从中央公园出来。
  高君宇约请评梅星期天去陶然亭玩玩,说他有几个铁路上的工人朋友也去。
  评梅默默地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
    小勤鼠书巢 Luo Hui Jun 扫描校对
  
  
  
  
  --------------------------------------------------------------------------------
  
  上一页    下一页
 浏览:67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6/9 13:44:5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石评梅传(收藏于2003/6/9 14:52:24
石评梅传(收藏于2003/6/9 14:50:34
石评梅传(收藏于2003/6/9 14:49:35
石评梅传(收藏于2003/6/9 14:48:18
石评梅传(收藏于2003/6/9 14:47:19
石评梅传(收藏于2003/6/9 14:46:09
石评梅传(收藏于2003/6/9 14:45:04
石评梅传(收藏于2003/6/9 14:43:36
石评梅传(收藏于2003/6/9 14:41:49
石评梅传(收藏于2003/6/9 14:40:3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石评梅传(访问2059次)
柯兴石评梅传(访问1673次)
石评梅传(访问1473次)
石评梅传(访问1322次)
石评梅传(访问1257次)
石评梅传(访问1246次)
石评梅传(访问1164次)
石评梅传(访问1080次)
石评梅传(访问1076次)
石评梅传(访问104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1/23 16:44:0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