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4日的早晨,天津女歌手谢津跳楼自杀身亡。
谢津总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引起流行歌坛的瞩目: 据资产新闻报报道,1990年,年方18岁的谢津以一曲 “亚运之光”,一下子跻身于刘欢、韦唯等大腕歌手之列。 很快又闯进万人瞩目的春节联欢会上独唱一曲《说唱脸谱》 当时的歌坛尚是晚会歌手的天下,在当时谢津起码可以 算是“准一线歌手”。 1993年开始,以公司签约,歌手包装为标志的中国歌 坛第三次浪潮兴起,此时谢津又一鸣惊人,被香港由刘德 华投资、香港王牌演出经理人李小麟任总经理的新乐制作 公司看中签约,次年即推出由伦永亮领衔制作、香港华纳 公司出版、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引进发行的专辑大碟《谢津》。 可以说谢津是国内歌手中第一批与高水准唱片业签约的。 但是其后,谢津留给别人更深刻的印象,是打了自己 经理人公司经理的一个耳光、起诉媒体、随即被封杀。 官司后来好像是打赢了,封杀也解除了。然而谢津却 失去了向上的势头,一沉寂就是5年。 我所认识的谢津 1994年春天,因为《谢津》专辑由中唱上海公司引进 发行,谢津到上海宣传,这是一个高规格的随行班子:华 纳国内部朱总经理,新乐李总经理、曾经是邓丽君经理人 的管伟华以及具体照管谢津的天津经理,住的是四星级宾 馆。 谢津在上海的宣传作得不错,但随即在南京砸了锅。 有报纸说,在南京一个大学去演出,谢津认为调音师故意 捣鬼,给了坐在调音师旁边的保镖一记耳光。记者并不了 解情况,那个“保镖”实际上是管谢津的天津公司经理。 谢津被“冷藏”了,专碟销量当然不理想,约满后自 然不续。而这样做僵了的歌手很少有公司接手,谢津一落 千丈。 “心理压力” 谢津死后,有人说是谢津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有“ 妄想症”。但谢津之死,除了个人因素外,更重要是有一 只“看不见的手”掌握着谢津的命运,最后将她推下了高 楼,这只“手”就是畸形的歌坛。 谢津闯下“大祸”的那一次南京演出,主要是大学的 学生歌手自娱自乐,谢津是惟一外来嘉宾,谢津的反应可 能是过敏。但据我所知,一些不规范的比赛中参赛歌手要 跟调音师打招呼甚至塞红包,以免吃亏。有些歌厅歌手也 常常要请乐队或调音师宵夜以免吃亏。“一朝被蛇咬,十 年怕草绳”,固然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但那些“蛇” 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演出等级森严 在这个畸形的歌坛里,虽然唱片不值钱,但是由于词 曲作者的匮乏,好一点的歌曲价格却可以高达三四万。想 当初孙悦用其兄的结婚钱买了一首《祝你平安》,获得了 大成功,但没有成功之前总是担心哥哥别因此当了“老大 难”;谢东的《笑脸》自费投资十几万,钱不够把房子也 抵押上了。他到上海找我,先是别人帮他在气象宾馆包了 个房,我说:“人家谢东是自费,包房退了,半价订了个 床。”而且,成功后孙悦和谢东挣钱也主要靠演出,歌手 出唱片,是光花钱不挣钱。 可以说,即使谢津的那张唱片市场定位没搞错,销量 上去了,到头来也还是赚不了几个钱。 再谈演出:我们的歌手演出挣钱分三等。第三流是歌 厅、夜总会驻场、跑场歌手,歌酬最高的200多元。第二 流的是嘉宾歌手,40分钟的演出报酬一般600到3600元, 报销单程机票。第一流的是腕级只唱两三首歌,报歌手和 经纪人两人双程机票,歌酬是数千至10万元。 由于等级森严,收入悬殊,三流想当嘉宾,就要出单 曲打榜。把辛辛苦苦跑场挣来的钱拍出几万,“做”一首 单曲打榜。前两年某地一年能冒出几十个“新秀”来。一 打榜某地的DJ宵夜就有人埋单了,往往是吃得差不多了, 想起某人在某榜上成绩不错,拨通手机:“喂,我是××, 我们现在××酒楼,××在,××也在,你快过来吧,等 你……”结果歌手拿上钱打个车就过来“埋单’了。 谢津和公司解约后,实际上已从“腕”的行列被挤了 出去,成了过时明星。即使愿意屈居“嘉宾歌手”,也没 钱打点方方面面,更别说出唱片了。这样她面对的便是现 实的生活水准问题了。 谢津之死真令人叹息,它也给了现在流行歌坛及千方 百计想挤进这个圈子的人一次很好的反思机会。依我之见, 流行歌坛真该脱胎换骨地改革。 黑马 |
浏览:3566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