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69号馆文选__网友同祭 |
哥哥走了,在那个本该是开玩笑的日子里走了,用一种断然的方式走了——没有给自己一点点退路,哪怕在几分钟前曾有朋友与他通过电话,仍未挽留住他的决心,那样匆忙、突然而决绝地走了。 猛然间,才发觉近几年自以为渐渐淡去的偶像在心中仍这么沉甸甸,原来在十多年的经意与不经意中已刻下了这么多的印痕…… 有生以来的第一盘卡带,是哥哥的《由零开始》。十三岁的小女生还来不及去弄懂流行乐坛的道道,仅为了那张封套上线条分明的半侧面和迷幻的眼神。自那以后,记住了张国荣——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名字。 在还没有CD、VCD的日子里,收集了一盘又一盘的卡带,用随身听把哥哥带在身边。听他或款款神情的《风继续吹》、《为你钟情》,或狂放不羁的《侧面》、《野火》,或低沉又不失大气的《到未来日子》、《风再起时》。他的低吟浅唱、纵情放歌伴随我走过了初中、高中,又走过了大学时代。 为了拥有哥哥的Final Encounter,辗转反复,终于拷贝到了一盘录象带,相信有着同样年龄的人会知道,这在当时是何等来之不易。于是一遍遍看,即使对里面哥哥的粤语只能一知半解。 再有,就是哥哥的电影——一部《纵横四海》,从录象带,看到电影,再看到VCD,足足七遍;一部《霸王别姬》,竟让我喜欢上了昆曲(这个理由或者让老一辈的昆剧艺术家们绝倒,但确确实实是那倾国倾城、凄美执着的程蝶衣,让《牡丹亭•游园》对我产生了意外的效果)。 最最遗憾,而今也没有任何可能予以弥补的,就是我居然错过了哥哥的上海演唱会。因为高烧,期盼多年的能在现场聆听哥哥声音的梦想终于在家人的反对中幻灭。不过说来,自己也曾抱着小小的蛮“阿Q”的想法,坚信着他总会重返上海的舞台面对歌迷。这,只能成为终生的遗憾了! 只是,到了《红》,蓦然发觉所钟爱熟悉的哥哥似乎只留下模糊的背影了。唱功日臻成熟,演绎游刃有余,但毕竟在慢慢地疏远了。我仍坚决地在心底接受哥哥的种种传闻,我也仍然会在朋友拿哥哥的事开玩笑时站起来捍卫。却不可否认的,多年积累的音带一点点地几乎被尘封了,只间或地被我拿出来重温着。也或许是年龄上的加法等同于对偶像的减法。因此,我错过了《我》,错过了《左右手》,错过了《春光乍泻》…… 可是,哥哥砸断护栏杆那记沉闷的声音,也砸开了我尘封的记忆。但那是多么哀痛的唤回啊!多少年不变的偶像烟飞烟灭。他为什么而去,根本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去了!整整一周的时间,一周来传媒的连篇累牍,真实地告诉我们,他是真的去了。那曾经心痛无奈地看到他告别歌迷、欣喜若狂地看到他重返歌坛、期盼着等待他的新歌的岁月也随之烟飞烟灭了! 故意地重新让自己回到那些听随身听的日子,却不知所措地该先选哪一盘音带,恨不得把所有哥哥的声音都塞进耳中。按下了PLAY键,却颤抖地不忍听哥哥的迷人声线,更不敢细听歌词的点点滴滴。从没有象现在这样,听出的除了沉重,还是沉重。 终于,流了一脸的泪…… 那辆满缀嫩绿色鲜花的美丽的灵车载着曾经风华绝代的美丽的哥哥,驶过街角,转瞬间消失在视线中。 哥哥走了整一周,今日出殡。斯人已逝,长歌当哭! 尽管从十三岁开始听哥哥的歌,但算起来我或许还称不上真正的FAN,不然不会从未为了见一次面而等候在他会出现的地方,不然也不会错过哥哥近年来的许多歌和影片。想想我几乎在这两年中遗弃了他。只有当失去时才会发觉重要与不舍。 没有香港歌迷的幸运,能与他说一声最后的道别,也不会再有机会见一次哥哥,哪怕是唯一的一次。所以只能以字代泪,泣别哥哥! (未经作者许可 谢绝商业用途) |
浏览:39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