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魏今非纪念馆

《魏今非诗选》编辑说明

魏振群

  《魏今非诗选》编辑说明
  
  杏花春雨,草长莺飞,在这江南最美好的季节里,我们编就了父亲的诗集。这是老人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这本诗集收入父亲诗作的一部分,共是三十五首,是根据大哥独醒的手抄本和剪报,父亲给堂兄鹤林的“自书本”和鹤林兄的手抄件,按照原诗的写作时间顺序编辑的。
  
  父亲魏今非,字仰之,少时名祺祥,后按魏家族谱取名廷开,于地下党时期,曾化名李祖文(因我外公姓李,舅父叫李祖武)。父亲生于一九零三年八月,幼时仅读过几年私塾。祖父泰仁公三十多岁即因病不治谢世,家中生活无着,父亲十三岁就辞别寡母幼弟,到蕲州(今湖北蕲春)一爿杂货店去学徒。在那里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秉烛夜读各种典籍和革命书刊,于文史方面打下了扎实的根基。一九二六年参加迎接北伐军的革命活动后,直到耄耋之年,写下了许多诗,由于战争时期戎马倥偬,建国以后社会动荡以及晚年的重病缠身,散轶不少。据我外祖母梁士英生前回忆,因国民党悬赏抓捕,父亲一九三一年回到江宁,一边教书一边从事地下工作,当时我母亲李彩凤和大哥独醒滞留蕲州,父亲曾作诗寄慨,其中两句是:
  
  抛妻别子心何安?丈夫顶天立地难!
  
  可惜,他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写的诗篇都散失了,编入本集的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写的诗,也各仅有两首。其中包括父亲南下桐柏地区而继母季秀于洛阳住医院的那首自勉诗。
  
  收入本集的诗篇,约有三分之二是在十年浩劫中写下的,读来最令人愤慨的是悼念继母沈元的《哀思》六首。继母沈元病重,竟住不进医院,直到当时任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及林佳楣的亲笔批示,北京肿瘤医院才肯收下,但是并未进入病房,在抢救室中即撒手人寰。父亲的这六首诗,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血与泪的控诉!
  
  收入本集的《访华北华东画家于羊城宾馆二首》和《题黄胄所作维吾尔姑娘采葡萄小幅二首》记录了父亲同一些著名书画家的交往。父亲青年时代即喜爱书法,起初临摹法帖,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苍劲有力的书写风格,并且同启功、赵朴初、谢稚柳、朱屺瞻这些书法大家交往,向他们请教;中年以后,更和中国绘画结下不解之缘,节衣缩食,收藏了一些明清国画珍品,又和李可染、李苦禅、黄胄、亚明、宋文治、唐云、关山月等著名画家为友,在中国书画的鉴赏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临终前,父亲遗嘱将十五幅明清书画珍品赠送给了江苏博物院。
  
  父亲在十年浩劫中写的诗,反映了一位老革命家蒙冤受屈的境遇。其中的某些字句,又不可避免地受着那个时代的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今天的我们是不会苛求于当时条件下的先人的。
  
  在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中,得到堂兄鹤林提供的珍贵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整个编辑过程,都是在大哥独醒的参与下进行的。在定稿前,还征询了学群、悫、昕诸弟的意见。即使如此,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教。
  
  魏振群谨识二○○○年四月于南京
  
 浏览:200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3/20 16:16:02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宋良璧被湮没的故事(收藏于2005/3/31 16:53:33
魏振华纪念伯父(收藏于2003/8/9 9:46:22
魏振群父亲教我干革命(收藏于2003/8/9 9:09:57
魏独醒关于儿时的记忆(收藏于2003/8/9 9:02:51
根据李彩玉的回忆革命岁月革命轶事(收藏于2003/8/9 8:58:57
记者陈晋卿精神永存(收藏于2003/8/9 8:55:07
《江宁县志》编辑部魏今非(收藏于2003/3/31 10:08:04
新华社新华社关于魏今非逝世的电讯稿(收藏于2003/3/20 16:19:58
魏振群《魏今非诗选》编辑说明(收藏于2003/3/20 16:16:02
魏今非魏今非诗选(收藏于2003/3/20 15:40:1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根据李彩玉的回忆革命岁月革命轶事(访问4726次)
《江宁县志》编辑部魏今非(访问2677次)
魏独醒关于儿时的记忆(访问2155次)
魏振群《魏今非诗选》编辑说明(访问2010次)
魏振群父亲教我干革命(访问1842次)
魏振华纪念伯父(访问1797次)
魏今非魏今非诗选(访问1720次)
记者陈晋卿精神永存(访问1716次)
宋良璧被湮没的故事(访问1657次)
新华社新华社关于魏今非逝世的电讯稿(访问1523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