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电台女主持小茗不幸车祸身亡的消息传出之后持小,听众的电话铃声就一直没有断过,成百上千的听众表达了对这位优秀女主持的深切悼念,一些曾经接受过小茗救助的听众更是泣不成声。连续两天,电台最有影响的直播节目《市民与社会》,尽管讨论的是其它话题,但接到听众来电最多的,也是询问有关小茗的消息,因为许多听众无法相信,一直在电波中为听众排忧解难的小茗真的离开了他们。
哭红眼睛 昨天,记者来到上海电台小茗的办公室,只见她的桌上放着同事们敬献给她的3盆鲜花——白玫瑰、白菊花、百合花,雪白雪白,吐着芬芳,象征着她纯洁美丽的心灵。她的工作电脑上贴着一张身穿白色衣衫的遗像,笑容满面,这是她面对听众的习惯表情。她出事的次日,一位同事在她的橱门上写下了悼词:“清晨窗外雪花乱舞,如泪如珠,清寒入骨,似刀似剑,抑或天人同悲乎?”小茗生前喜欢白色,连老天也为她飘起了沪上难得一见的雪花。上周,上海电台的主持人重拍的新照,都一一悬挂在长长的走廊上,唯独小茗自选的一张是黑白的…… 小茗桌上,一张张白纸,也记满了自愿要求参加小茗追悼会的听众名单,数以百计,应接不暇……两位接听电话的小姐,听众哭,她们也哭,竟哭红了眼睛。一位79岁的老听众,当他在电话中一证实这一噩耗,当即嚎啕大哭。一位双腿残疾的听众,自己无法行走,但在电话中请求一定要代他在小茗遗体前三鞠躬。 一位只闻其声、未见其面的电台女主持的不幸辞世,为何会拨动如此众多听众的心弦? 乐于助人 在众多的电话中,记者接听了一个名叫沈越非姑娘的来电,她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她说,她刚在网上看到小茗身亡的消息,就打电话来了。因为,6年前,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是小茗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每月寄给她学费300元,一直到她工作。如今,小茗走了,她一定要带上小茗当年送给她的《小茗心情》一书参加葬礼,送送这位好人。 在《小茗时间》栏目中给小茗当电话编辑的小蓉告诉记者,小茗在电波中常年为百姓排忧解难,帮困助学。她的心特别善良,乐于助人。今年7月,当她接听一个叫肖国庆的特困听众来电时,知道对方残疾在身,儿子失学在家,就悄悄给对方寄去了数百元……今年5月,她接到一个叫钱国良的盲人来电,生活十分困难,家中还有一个连学费也交不起的女儿。她也悄悄给对方寄去了1000元。而且,要求对方千万不要对外讲。就在本月19日,小茗接到静安区残联的邀请,前去主持一个表彰会。对方给了她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交通费。但她看也没看,又悄悄地塞给了一个家庭特困的盲人向建星。由于盲人看不清信封里装的是啥,回家才由家人告知是钱,使对方深受感动。从1996年起,受过她资助的有藏族学生布穷和上海贫困学生张翔,她连续数年为他们提供学费。如今,布穷已经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张翔也已经从交大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还有一对双胞胎,家境贫寒,读书困难,小茗知道后,每年给他们寄去2000元至3000元,使他们从中学读到了大学四年级……在小茗的影响下,小蓉也悄悄地给困难家庭寄钱。 无私奉献 电台一位领导告诉记者,小茗生前无私奉献,默默地做了许多好事,并一直保密,直到对方感谢信写来,同事们才知道。事故发生前,小茗正在资助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高中。为怕孩子管不住钱,每次资助,她都选择在寒暑假结束前给孩子寄去1000元学费。最令人感动的是,当别人得知后问她,她开始总是否认,直到无法回避了,她才笑笑说:“没什么,这是我的个人行为,没必要张扬。”最近,电台刚把小茗不图名利助学十年的事迹整理成文,正准备作为精神文明十佳好事的材料上报。没想到,她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大家。 留下佳话 主持人金玲、阿丁等告诉记者,小茗生前工作十分努力,十年前,她从辽宁来到上海,成了上海交通台最早的主持人。她是记者型的主持人,十分努力,博览群书,并成了MBA硕士研究生。她自己十分俭朴,把省下的钱用来买书和捐助。她在家中留下了上万册书,在社会上留下了一连串的佳话。 小茗走了,带着她的笑容,带着她的深情,带着她天使般甜美的声音。虽然她并不富裕,她力所能及的个人捐助也是有限的,但她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却是无价的。走好,小茗! |
浏览:13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