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文理大师,旷世奇才---追忆顾毓琇先生

纪念顾毓琇先生

曾小丽

  纪念顾毓琇先生
  
   曾小丽
  
  顾毓琇教授(1923级)因病于2002年9月9日上午8:15在美国逝世,终年100岁。“硕学通儒,文坛翘楚”,我想可以作为先生一生的最好总结吧!
  
  顾毓琇(1902-2002)字一樵,江苏无锡人。1923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电机工程,1926年2月,他发表的《四次方程通解法》一文受到学院的注意,同年获电机硕士学位;1928年,获得科学博士学位。顾毓秀是该校电机系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学者。次年归国。1931年担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后任教育部政务次长。1944年接替蒋介石担任中央大学校长。1950年去美。在教育、科学、文化上均有建树,被认为是“文理融通一奇人”。江泽民、朱镕基访美期间均曾专程拜访过他。
  
  作为科学家的顾毓琇,他的卓越建树主要在数学、电机和现代控制理论3个方面。23岁时,他发明“四次方程通解法”,此系基础数学突破性的成果﹔26岁时他应用英国电磁学权威海佛仙的“运算微积分”,分析电机瞬变现象,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电机理论界称为“顾氏变量”,从而奠定了他在国际电机界的崇高地位,于1972年获“兰姆”金奖。五十年代始,他与美国科学家维纳等人,开创了现代自动控制理论体系,被公认为该领域的国际先驱。2000年,98岁高龄的顾毓琇又获国际电路及系统学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千禧奖。
  
  「业精于理,学博于文」,这是顾毓秀先生的独特之处。他在电机专业上辛劳地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而且还不懈地从事文学创作。他的博学于「文」不止是文学,而是大文化。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他就爱好文学,创作活跃。1921年底,清华文学社成立,他即与闻一多,梁实秋、朱湘等成为该社成员。当清华剧社问世时,他是首任社长。抗战岁月,他的历史剧《岳飞》由国立戏剧学院公演,国民外交协会曾以此招待英、法、苏等国家外交使节。他用「顾一樵」的笔名,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最大的业余爱好是诗词创作,毕生创作词曲歌赋计8000首之多,出版各类词曲诗歌集达36部之巨。以至后来他不但成为一个电机工程教授,而且还是文学家、诗人和戏剧家。他还精通音乐,是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他破译了中国古代乐谱中的疑难,尝试将姜白石的自度曲谱翻成五线谱,在纽约公开唱奏。尔后又整理成二十五调,译成英文,将我国古乐弘扬世界,厥功至伟。
  
  顾毓秀先生更是一位爱国者。1919年,他积极参加了著名「五四」爱国运动,率领清华同学上街游行示威;他曾为赈灾下乡调查灾情,访贫问苦。1931年,他以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的身份带学生到南京下关车站恭送十九路军到上海,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春,他与北京教育界的蒋梦麟、胡适和梅贻琦等12名知名人士发表声明,要求政府「用全国的力量维持国家领土及行政的完整」。1945年9月9日,抗日战争胜利,他有幸参加了在南京的受降典礼。当日他热血涌动,奋笔疾书《受降视礼》,一吐心中块垒:“受降台筑紫金山,八载艰辛奏凯还。雪尽马关奇耻辱,功成观礼我随班。”
  
  顾毓琇先生的为学之道是“一贯服膺于关怀天下,服务民众,业精于理,学博于文,好古敏求,淡泊自持,以教育英才为终身职业。”他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历任几所大学校长和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还创办了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他执教杏坛70载,桃李满天,门墙林立,培养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政要名流和文化精英。吴健雄尊他为“毓琇大师”,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朱棣文都曾亲沐过其教泽。
  
  先生文理兼修,学贯中西,巨星陨落,实是科学界、文学界的巨大损失,后来者亦失去一盏明灯。先生虽已逝世,但他的精神将永存。借本系同学诗一首悼念先生:
  
  溘然驾鹤离恨天,大星陨落群星黯。
  
  百年风骨耀昆仑,三千桃李遐河岳。
  
  拳拳赤诚鸣胡马,眷眷赤子南归雁。
  
  太上鸿儒昭日月,兴邦建国仗群贤。
  
 浏览:80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10/15 8:56:4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曾小丽纪念顾毓琇先生(收藏于2002/10/15 8:56:45
吕建升怀念顾毓琇老师(收藏于2002/10/15 8:55:19
钱家骊顾毓琇先生的亲情(收藏于2002/10/15 8:52:0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曾小丽纪念顾毓琇先生(访问807次)
吕建升怀念顾毓琇老师(访问711次)
钱家骊顾毓琇先生的亲情(访问63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