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杨清叟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8662号馆文选__仙传外科集验方

仙传外科秘方(二)

杨清叟

  仙传外科秘方(二)
  
  [敷贴热药第四]回阳玉龙膏
  (性热。)草乌(三两重,炒)南星(一两重,煨)军姜(二两重,煨)白芷(一两重,不见火)赤芍药(一两重,炒)肉桂(半两重,不见火)一、此方,治阴发背、冷流注、鼓椎风、久损痛、冷痹、风湿、诸香港脚、冷肿无红赤者,冷痛不肿者,足顽麻、妇人冷血风,诸阴证之第一药也。用热酒调涂。用法详具于后:一、夫杂病虽见于皮肤手足之间,而因必本于五脏六腑。盖脏腑之血脉经络,一身昼夜营运,周而复始,一脏受病,必见于本脏脉息所经之处,即阴阳分手足之所属也。其为病有冷有热,热者易治,冷者难疗。夫冷,必由脏腑元阳虚弱,然后风邪得以乘间而入,血气不匀,遂自经络而客于皮肤之间,脉息不能周流,遂涩于所滞,愈冷则愈积而不散;复加庸医用凉剂,而内外交攻,则其为病,鲜有不危者矣。学人当观其外之为证,而察其内之所属,表里相应,万无失一。此药有军姜、肉桂,足以为热血生血。然既生,即热而不能散,又反为害。故有草乌、南星,足以破恶气,驱风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结块,唤阳气。又有赤芍、白芷,足以散滞血,住痛苦,生肌肉,加以酒行药性散气血,虽十分冷证,未有不愈,端如发寒灰之焰,回枯木之春。大抵病冷则肌肉阴烂,不知痛痒。其有痛者,又多附骨之痛不除,则寒根透髓,非寻常之药所能及。惟此药大能逐去阴毒,迎回阳气,住骨中痛,且止肌肉皮肤之病,从可知矣。但当斟酌用之,不可大过,则为全美。治法加减,疏举如下。
  一、发背发于阴,又为冷药所误。又或发于阳,而误于药冷,阳变为阴,满背黑烂,四周好肉上用洪宝丹,把住中间,以此药敷之,一夜阳气回,黑者皆红,察其红活即住此药,却以冲和收功。如不效欲作脓,又以南星、草乌加于冲和用之。如阳已回,黑已红,惟中间一点黑烂不能红者,盖血已死,可以朴硝、明矾。又云白丁香、砂、乳香,用唾调匀,于黑红交处作一圈,上用冲和盖之,至明早起药,自然去黑肉如割,却以药洗之,以生肉,合口收功。
  一、流注冷证多附骨,内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缩不伸。若轻用刀针,并无脓血,若只有乳汁清流,或有瘀血,宜用此药敷之。若稍缓止,以军姜、白芷、肉桂、草乌等分热酒调敷,骨寒除而痛止,则气温和而筋自伸,肉硬自消矣。然治流注,不可无木腊,以其性能破积滞之气,消坚硬之肿最妙。又不可多,多则能解药性,盖此证主于温药故也。
  一、鼓椎风,起于中湿,或伤寒余毒,又或起于流注之坏证,或起于风湿虚痹。此证有三:一是两膝相,行步振掉,膝HT胫骨微肿;二是膝HT胫骨交接处,大如椎,腿股肉消,皮缩裹骨;三是上腿肿大,下股冷消。
  盖足膝属肝,肝经有风寒湿气则血脉不流而作此,遂为膝寒所涩,凝流不动。下股之血脉,有去而无返,是以愈瘦愈冷,而筋愈缩;上腿之血脉,有积而无散,是以愈肿愈热而肉愈瘦。其原,若起于流注,则肉凝者为烂,烂则冷毒腐骨。腐骨一出,神仙无术。未破则肌肉尚未死,急以此药,热酒调敷膝HT骨上腿处,以住骨痛回阳气;又以冲和涂下腿冷处,引其血气,使流动而不通贯血脉。又以此方敷胫骨交处,以接所引之血脉,以散所积之阴气。内则用追风丸,倍加乳香以伸筋,如法服之,无不愈者。如人欲出方,可用五积散加姜、桂、芷、归,又加大川乌、牛膝、槟榔、木瓜,或茶或酒调之。
  一、男子妇人久患冷痹血风,手足顽麻,或不能举动,可用绵子夹袋此药在中心,却以长长缠在痛处,用绢袋系定。此药能除骨痛,附在肉上,觉皮肤如蚁缘,即其功也。如痹,可加丁皮、吴茱萸、没药、大川乌等分,然后全在追风丸,表里交攻,去病如神。
  一、风脚痛不可忍,内用追风丸,外用此方加生面,姜汁调热敷。欲得立止,可根据法加乳香、没药,化开酒调为妙。
  一、久损入骨者,盖因坠压跌扑伤折,不曾通血,以至死血在所患之处,久则如鸡肺之附肋,轻者苔藓之晕。上年少之时血气温和,尤且不觉;年老血衰,遇风寒雨湿,其病既发。宜以此方热酒调敷,内则用搜损寻痛丸,表里交攻为妙。虽然血气虚弱之人,病在胸肋腰背之间者,谓之脱垢不除,变为血结劳,不论老少,年远近岁,大而遍身,小而一拳半肘,医之则一。此等乃根蒂之病,此非一剂可愈,磨以岁月,方可安。未成劳者易,已成劳者难。
  一法只用南星、草乌,加少肉桂,能去黑烂溃脓,谓之小玉龙,此法大效。
  一、治石痈,用此方热酒调敷外,却用洪宝箍住四围,待成脓后破。
  一、妇人乳痈,多因小儿断乳之后,不能回化;又有妇人乳多,孩儿饮少,积滞凝结;又为经候不调,逆行失道;又有邪气内郁而后结成痈肿。初发之时,切不宜用凉药冰之。盖乳者血化所成,不能漏泄,遂结实肿核,其性清寒。若为冷药一冰,凝结不散,积久而外血不能化乳者,方作热痛,蒸逼乳核而成脓。其苦异常,必烂尽而后已。故病乳痈者,既愈则失其乳矣。盖乳性最寒而又滞,以凉剂则阴烂宜也。然凉药亦未尝不用,用于既破之后则佳。如初发之时,宜于此方中,用南星、姜汁酒两停调匀热敷,即可内消。欲急,则又佐以草乌,此药味性烈,能破恶块,逐寒热,遇冷即消,遇热即溃。如已成痈肿,易又从冲和,根据常法用之,或加此草乌、南星二味亦可。破后观其原,原于冷用冲和收功;原于热用洪宝生肌,且须用乳没住痛,以减其苦。至于吃药,只用栝蒌散随人虚实参以通顺散、十宣相间服之。
  多口者为乳发,乳房坚硬者为乳石,正在乳嘴处肿者为吹乳,在乳儿囊下为乳漏,以肉悬垂而血易满故也,故为难治。一囊一口为乳痈,五十岁老人无治法。外有老人乳节,又为可治。盖在垂囊肉上为痈,若近脑则为节矣。
  一、宿痰失道,痈肿无脓者,可用此药点头。病必旁出,再作为佳,不然则元阳虚耗,此为败证。如元阳虚耗败证者,急用全体玉龙敷之,拔出成脓,服药则通顺散加桔梗、半夏、当归、肉桂等药。若病红活热骤,则当归冲和为佳,切不可误投凉剂。此方但能拔毒作脓,病回即止,不可过。若能参用陷脉神剂尤妙,出《外科精要》。
  一、肚痈一证,十有九死。盖胃属阴,外寒里热。凡气血潮聚,趋热避寒,故多为内痈,不能外现,间有微影欲出,则又为冷药所蠲,及服凉剂,虽有神仙,莫施其功,医者可不慎乎。凡有此证,初觉腰痛,且以手按之痛苦,走闪移动,则为气块;若根不动,外面微有红肿,则为内痈。急以此方拔出毒瓦斯,作成外痈,然后收功冲和,内则用通顺散加忍冬藤,治法如前。若痈自能外现者,不必用此方,只用冲和为妙,不可轻用针刀。如犯铁器,口不能合,只用玉龙贴痈头上,四面以冲和围之,根据法自破。若脓流不快,根据法用洪宝三分、姜汁七分,茶调敷之,脓出皆尽;内用十宣平补生肌,外则依然收功冲和。此证阴多阳少,损人最害,将安之际,倍服内补,以生气血,庶几易愈,否则消而复胀,口不合。既安之后,尤宜多服内补加附子,否则气弱难平。证冷者,未破之先,尤宜先服附子方好;既破之后,切不可用急涩敛口之药,恐毒不散。服药力到,自然合口。至于内痈已成,不能拔出,只用冲和外贴,使在外温合成脓,自脏腑而出,不至肉烂,死生所系,全在服药之功,治法见前。最忌毒食,食毒即发,反复杂疗。又有孕妇病此者,又与此异,内用紫苏饮安胎,勿轻与他药。
  若临月则儿与脓俱下,若尚远则脓自大腑中下,若初萌只服药可消。若痈在外面,其证必热,惟可用冲和收功,亦须审轻重用之,恐有误也。
  
  [敷贴凉药第五]洪宝丹
  (又名金丹、寸金、四黄散、一黄散,又名破血丹、黄药。)天花粉(三两重)姜黄(一两重)白芷(一两重)赤芍药(二两重)上为末,茶、酒、汤使,随证热涂诸般热证、痈肿之毒,金疮之证。
  此一药一凉而已,能化血为水,又能使血瘀积,又能凉肌生肉,去死肌烂肉,及能破血退肿,又能滞气为浮,能止痛又能为痛,闭脓又能出脓,一反一复。此方药性无他,遇凉效少,遇热效多,故非十分阳证不可轻用,恐或凝寒,治疗费力。若夫金疮出血,非此不可,乃第一药。余外但可为前二药之佐使尔,当审之审之。大抵此三药可合力同功者,可独将专权者,可分司列职者,可合围交攻者,可借援求救者,可勇力相持者,可正兵先锋、奇兵取胜者,可奇兵先锋、正兵取胜者。神圣工巧,端与兵法无异。然兵随印转,将遂令行。故立功取胜,存乎其人。苟非明理通变之士,何足言哉。用法如后:一、若病势大热,可用热茶调敷。如证稍温,则用酒调。若用以撮脓,可用三分姜汁、七分茶调。何也?此药最凉,能使血退;姜汁性热,能引血潮。故血退则被引,血潮被逐。进退相持,而后成脓作破,逼脓尽流也。
  一、凡疮口破处,肉硬不消者,疮口被风所袭也。此方中加独活以去风,用热酒调。如又不消,则风毒已深,肌肉结实,又加紫荆皮,有必消之理矣。
  一、此方莫善,去金疮及诸热症赤肿,断诸血根,不使掀赤。若痈疽不可轻用,恐贴处不散,毒入内,在骨则成骨痈,在喉项则毒瓦斯聚喉,在胸背则阴烂脏腑,在腹肚则为内痈,杀人不救,可不慎哉。只以冲和、玉龙,根据法详证,用之为妙。
  一、年少血壮之人,衰老血败之士,如有溅血,无药可止,血尽人亡。若在手足,可用茶调敷手足上下尺余远;若在胸背腰腹,则全体敷之,把住血路,方能止。却用断血药。(五倍末,方见后。)或神效军中方口,方得安愈。
  一、治金疮重者,筋断脉绝,血尽人亡。如要断血,须用绳及绢袋缚住人手臂,却以此方从手臂上,用茶调敷住血路,然后却用断血药口,却不可使内补及四物等药,却又能令人发呕吐,甚则口眼邪。少焉发烦、发热,成破伤风。只可下对金饮加川芎、白芷、姜、枣煎自安,却徐徐补血。如或有破伤风证,又须用破伤风药,即葛根汤之类。(方见后。)疮口用军中方加九肋鳖甲酥炙碾。
  一、凡金疮在头面上者,血不止。急用此方,茶调团围敷颈上截血,疮口边亦用此敷,军中方口。重十日、轻者三日效。
  一、凡金疮着水,肉翻花者,可用薤汁调此方敷疮口两旁,以火微灸之。或用早稻秆烟熏之,疮口水出即愈。如无水出即是风袭,可用南星茶调敷之即愈。然后以军中方口妙。
  一、治妇人产后,或经绝血行逆上,心不能主,或吐血、鼻衄、舌衄,可以此方用井花水调敷颈上,生艾汁调亦妙,其血立止,然后服药以绝原。如舌衄,必有血泡,破之复胀,可用线于舌根颈缚住勿除,于颈项上截血。内用黄芩、荆芥凉心之药,以收其原。舌上用蜜调结口之药以治之,泡破除线血不胀矣。服凉心药四物汤加荆芥、薄荷、朱砂。
  一、此方用药调涂热毒,恐随干随痛,赤肿不退,当用鸡子清调敷,诸热毒难干妙。汤火疮同。
  一、打破伤损在胸膈上者,药通血不下,可用绿豆水调此药末吞之,即吐出而安。又有从高坠下,用通血药不下,数日病患几死。此必天时寒冻,服大黄等药冰之,血凝片不行,可用热酒调军姜末饮之,片时血通,人得更生。盖借热性以活死血,则前药方能行矣。
  
  [合用诸方第六]黄矾丸
  (即护膜散。)明矾(一两重,生用为末)黄蜡上以蜡熔开出火,俟及九分冷,倾入矾末在内,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或米汤下。未破者即溃,已破者即合。大能护膜救心,防毒内攻。
  [合用诸方第六]柞木饮子
  治发背痈疽已成、未成,并宜服之。(此乃救贫良方。)干柞木叶(四两)干荷叶心蒂萱草根甘草节地榆(各一两重)上为散,每服半两,水二碗煎至一碗,分作二服,早晚各进一服,再合滓煎。有脓者自干,成脓者自消。忌一切毒食之物。
  
  [合用诸方第六]三石散
  治患疮消渴小便数,宜服此药。
  人参白术当归白芍药(各一钱)桔梗知母山栀子(各二钱)茯苓连翘天花粉干葛(各二钱)肉桂藿香木香(各半钱)甘草(六钱)朴硝(一两六钱)寒水石石膏(各八钱)滑石(一两)大黄(八钱)上为末、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一半,用布绢绞汁,入蜜少许服。渐加一两重,一日三服,常使小便疏通。如有自利,不用朴硝、大黄。《外科精要》八味丸,亦治此证。
  
  [合用诸方第六]栝蒌散
  治痈疽。
  栝蒌(新旧皆可,和椒炒,碎)川椒(二十粒)甘草(三四寸,锉)乳香(五粒,如皂角子大)上用无灰酒三碗,煮作一碗,去滓温服,其毒立散。未成即破,已成者脓自出,皆不用手。
  《海上方》:治内痈有脓,败血,腥秽殊甚,遂至脐腹冷痛。此乃败脓所致,用此方推脓下血。
  白芷(一两)白芍白矾(枯,各半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上为末,蜡矾熔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食前米饮下三十丸。俟脓出尽,十宣散补之。一方,用猪膏煎鲫鱼治肠痈。一方,以鳖甲烧存性服之。
  
  [合用诸方第六]真君妙贴散
  通明硫黄(三两)荞麦粉(二两)上作末,以井花水调和稀稠得所,捏作饼子晒干,或焙干收之。如有恶疮,再用研碎,以井花水调敷之。如痛、即不痛,如不痛、即痛而愈。
  
  [合用诸方第六]追风丸
  治男子妇人冷痹血气,手足顽麻,流注经络成鼓椎风,并皆治之。
  沉香(五钱重,焙)牛膝(酒浸,炒)当归(各三两重,焙)薏苡仁白芷川芎(各二两重)羌活防风(炒)川乌(一只,泡)赤芍(炒)天麻(炒)草乌(炒黄)肉桂干姜(炒,各一两)丁皮乳香没药木香(各五分重)木瓜(炒,三两重)上为末蜜丸,每服三十丸,酒下。如香港脚,用酒糊为丸,温酒下;为末,则用酒调服,忌热食。
  
  [合用诸方第六]搜损寻痛丸
  能接骨,遍身疼痛,久损至骨。如金刃伤则后用之。
  乳香(二钱)没药(二钱)当归(一两)军姜(五钱,炒)肉桂(三钱)川芎(一两)薏苡仁(炒一两。如筋绝脉绝,多加此一味)丁皮(五钱)独活(五钱,炒)茴香(二钱,炒)草乌(五钱,炒黄色)骨碎补(二两,炒)赤芍(五钱,炒)石粘藤(炒,五钱。云二两)白芷(炒,五钱)上作末,蜜为丸,用生姜细嚼,温酒吞下。如为末,用姜酒调服亦可,浸酒吃亦可。如折伤,则须用药,遍身顽麻,方可用药。接骨加草乌一匕多,热酒调服,量人老弱虚实,加减用之。如其人麻不解,可用大乌豆浓煎汁解之;如无豆,淡煎浓豉亦可。如吐,加姜汁。
  
  [合用诸方第六]复煎散
  治痈疽发背。
  黄柏黄芩黄连知母生地黄(各一钱,酒洗)防己山栀羌活黄麦门冬甘草(炙)独活(各半钱)人参(半钱)当归尾(二钱)陈皮防风梢(生)甘草梢(生)苏木当归身五味子猪苓本连翘桔梗(各一钱)上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随证上下,食前后服。
  
  [合用诸方第六]神锋散
  (又名替针膏。)饼药针水白丁香(七粒)砂(一字)上用针水调匀敷贴。
  
  [合用诸方第六]乌金散
  去恶肉,溃滞脓。
  巴豆(半钱)寒食面(二两)上用水和面作饼子,巴豆烧黑色,量疮口大小干之。
  
  [合用诸方第六]索血散
  凡刀刃伤,有潮热,面肿气喘,乃破伤风者,此药亦以治之。
  干葛(虚弱老人出血多者,去此,加川芎代)防风赤芍细辛羌活桔梗(炒)甘草肉桂白芷(各三钱)上为散,姜、葱煎服。
  
  [合用诸方第六]葛根汤
  治刀刃伤后发寒热,男女流注初发,潮热红肿赤痛者,以此发散。
  升麻(一两)葛根(二两)甘草(二钱)半夏苏叶白芷丁皮川芎香附子陈皮(各五钱)上为散,每服二钱,姜、葱煎,空心服之。
  
  [合用诸方第六]散血散
  被刀刃伤,血出过多,用此药补之。
  人参当归白芷白茯苓黄(各五钱)砂仁陈皮丁香(各二钱)枳壳(炒)牛膝(酒浸,各三钱)川芎(一两)苍术(炒)茴香(炒)甘草(各一钱)肉桂(一钱。若去血多,多用此一味)上为咀,每服三钱,姜、枣煎,不拘时。凡疮口及杖疮要生肉,须服此药。或十宣散亦可。
  
  [合用诸方第六]通血散
  如肉伤无血者,及打扑遍身赤肿,大小便不通,服此通之。
  大黄(三钱,面裹煨)当归(三钱,焙)上用苏木、枳壳煎汤调,温服。如用酒,加童便;有潮热,不用酒;如不通,用炒枳壳煎汤引发。
  
  [合用诸方第六]鸡鸣散
  亦通血。
  大黄末(生用)杏仁(去皮、尖,炒)上为末调服。
  伯颜丞相军中方治刀箭兵刃所伤。
  乳香没药羌活紫苏细辛乌药麝香(半字)蛇含石()浓桂白芷(不见火)降香当归苏木檀香龙骨南星硫黄寄生尾花蕊石(童便淬十数次)上等分为末,干伤处,止血止痛,去风生肌。疮口四围,用洪宝丹敷贴,神妙。
  熏洗方凡患一切痈疽发背诸疮,打破伤损骨断,未破或未断而肿痛者,并皆治之。
  桑白皮(杀伤,此为主)白芷(一两半)赤芍(二两)乌药(肿骨痛,此为主)左缠藤荆芥橘叶藿香(臭烂加此)叶根(亦可)上锉散,随证加减,每药一两重,用水二碗煎。如洗金疮加荆芥、桑白皮,臭加藿香,毒疮加乌根皮,温温用瓶斟洗。如伤损遍身,重者可于小房内无风之处,用火先烧红大砖数片,先用热药汤熏洗。如气息温,又用红砖逐旋淬起药气令热,得少汗出为妙。
  
  [合用诸方第六]麝香轻粉散
  (又名桃花散。)生肉合口,去痛住风,一切痈疮伤折,口不合,用药洗后,以此方干。
  乳香没药五倍子(焙,为主)白芷(不见火,去风生肌)赤芍(散血止痛)轻粉国丹(水飞)赤石脂(,性急)麝香血竭(止血生肉)槟榔(止血)宣郎当归(酒浸,焙、洗)海螵蛸上研为细末口。
  
  [合用诸方第六]神异四七膏
  治一切疰疮、恶疮、毒疮久不愈者,即愈。
  乳香没药防风羌活白芷赤芍当归宣连肉桂皂角五倍子巴豆(去壳)木鳖子国丹蓖麻子无名异槟榔水粉轻粉枫香荜茇(一用乌叶)松香黄蜡(各等分)桃、柳、槐枝蜡膏清油上除乳、没、麝、轻粉、丹另研外,先用清油煎诸药令焦,方下枫香、松香、黄蜡、蜡膏,又熬令熔,用绢滤去前药,却下国丹、水粉,再熬令紫色,然后下乳、没、麝、轻末,用桃、柳、槐枝,不停手搅匀,滴水不散为度,将瓦器收贮,出火毒方用。
  又方:止血、生肉、合口,通变用法。
  滑石(性缓)寒水石()石膏(,性缓)番香(烧)雄黄(住臭去烂)龙骨(,性急)穿山甲(灰炒能去水)百草霜王不留行(炒,止血)刘寄奴(炒,止血)金樱子九里光(止血)苎根(烧存性)老松皮(烧存性)上各为细末,加减用之。
  
  [合用诸方第六]住痛一黑散
  亦能止血。
  百草霜苎根(烧存性)番降(烧存性)口用。
  先用老松皮烧存性为末,能住刀口杖疮,一切痛不止者,亦能止之。
  
  [合用诸方第六]神效复元通气散
  治一切恶疮,初觉发时,连进三服,痈疽、丁疮、肿痛并皆治之。
  当归(三两)甘草(一两)生地黄(半两)黄(一两)白芍(一两)天花粉(一两)熟地黄(半两)金银花(二两)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随证上下,食前后服。本方药品今注于后异名:马肝石上何首乌,碧莲HT水通可呼。红牡丹名赤芍药,阳春木腊水菖蒲。(又名阳春雪,望见消。)快胃香茴香更好,长生草独活人苏。金鸦散草乌形变,虎骨膏南星不殊。淮上橘来为枳壳,龙泉香炒军姜敷。补血脂当归酒焙,宝鼎香姜黄最殊。玉箭名为香白芷,土乌药化土木苏。金屑香桂不见火,紫霞胶即紫荆呼。玉髓琼浆番乳没,天花粉瑞雪模糊。国老实名为甘草,寻方取类可相扶。
  制法:白芷肉桂不见火,何首乌不犯铁器,土乌药、赤芍、茴香、紫荆皮、望见消、军姜并炒,独活去节炒,当归酒洗焙,枳壳煨,甘草炙,木通去皮节,南星煨,淮草乌煨,姜黄、天花粉生用。
  
  
 浏览:33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5/10/30 16:08:2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杨清叟仙传外科秘方(三) (收藏于2015/10/30 16:08:29
杨清叟仙传外科秘方(二) (收藏于2015/10/30 16:08:29
杨清叟仙传外科秘方(一) (收藏于2015/10/30 16:08:29
杨清叟仙传外科秘方 (收藏于2015/10/30 16:08:2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杨清叟仙传外科秘方 (访问388次)
杨清叟仙传外科秘方(一) (访问385次)
杨清叟仙传外科秘方(二) (访问339次)
杨清叟仙传外科秘方(三) (访问24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