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夜过平壤 平壤12月6日解放后,美机不分昼夜狂轰滥炸,妄图毁灭平壤并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前进。镇定的平壤市民和旅居朝鲜的华侨,在敌机炸起的熊熊大火中,自发地钻立在街路两旁,高呼着:“东木,急又滚(志愿军同志!“老乡!志愿军同志!”和“毛主席万岁!”“金日成将军万岁”!的口号,热烈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南下追歼逃敌。 遍是残垣瓦砾坊,烟火冲空蔽月光。 “老乡!”“东木!”声不断,驱车驰过大同江①。 1950年12月朝鲜黄州郡 ①大同江由东南而西北流经平壤,而后西行流入黄海。平壤市区(分东平壤西平壤)就座落在大同江两岸。 7、过“三八线”① 锦绣三千里,拦腰一线穿。 南此天两重,骨肉音书断。 新年惩腐恶,②“联军”狐鼠窜。 同胞会有期,统一定实现。 1951年1月朝鲜京畿道高阳郡 ①“三八线”北纬、“38度”朝鲜临时分界线。“这条线是五角大楼一位陆军上校查尔斯·H·博尼斯蒂尔武断地选中的……。”(见《麦克阿瑟》解放军出版社 1983年10月315页 1945年8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将由远东盟军最词令官麦克阿瑟,的授降步骤的第1号命令转告给苏联和英国。在这个命令中第1次提出了美方关于确定以北纬“38度”线为美苏两国军队在朝鲜接受晖投降的分界线。 (见《志愿军战俘纪事》昆仑出版社1987-6版6页)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按照一位名叫腊安·腊斯克的美军上校的提议并经美苏两国同意,美苏两国军队以此线“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了朝鲜随后美国又破坏朝鲜的和平统一,支持朝鲜李承晚等集团于1948年8月15日成了所谓“大韩民国”。在这种情况下,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平嚷宣告成立。(《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台出版社1990-9-版13页) ②指志愿军1950年12月31日发起的“新年攻势”-第三次战役。 8、高阳歼歌① 爆炸声光动山崗,号弹纷飞红绿黄。 两军相逢勇者胜,阻歼逃敌战高阳。 狼奔豖突无去路,“圣诞还家”②返“西方”。 不让联军喘息定,乘势追袭渡汉江。 1951.1京畿道高阳郡 ①中朝人民部队,在取得第一、二次战役歼敌五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后,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于1950年12月31日发起“新年攻势”(第三次战役),仅用十三分钟即突破敌人坚固役防的临津江防线,解放汉城、仁川、水原……八天歼政一万九千余人,把敌人赶到了“37度线”。 高阳郡,在汉城西北三十里,居开城-汉城公路要冲,山峦起伏,丛林密佈,控汉城门户。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某师1951年元月3日在高阳郡之碧蹄里、仙游里、佛弥地一带,与南逃之美军25师(掩护部队)英29旅激战竟日至夜间,全歼英29旅之奥斯特耒復枪团第一营及第8骑兵(坦克)团直居中队(皇家重坦克营)。击毁坦克27辆,汽车3辆,缴获坦克4辆,装甲车3辆,汽车18辆,榴弹炮2门。斃伤敌200余人,俘英军少校以下227人(内美军多人)。打开了通往汉城的大门。 《人民日报》2月26日发表了李荘、超琪1月29日写的长篇通讯“皇家重坦克营的覆灭”,详细扳道了高阳战斗的情况。 ②在美帝“感恩节”(1950年11月23日)发动的“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中,侵朝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曾狂妄的宣称:“圣诞节”(12月25日)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占领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和国。并安慰侵略军的士兵“圣诞节”可以回家。 ③西方(天):佛徒幻想中的天堂。极乐世界佛教徒指西天。也说西方净土。指欧美各国,有时特指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和美国。 ④汉江:朝鲜最大的一条江,由东而西穿越汉城,流入黄海(“全长510公里,贯穿汉城市,将汉城分隔为城南城北两大部分……。” 9、汉城会师 “新年攻势”中,我军(师)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于1951年元月4日,一举解放丁李承晚伪“大韩民国”首都汉城。中朝战友(步兵149师39军116师,人民军第1军团8师)在中央厅大厦前伪“总督府”胜利会师后,互相握手言欢,热烈欢呼,并以无比愉快的心情,跳起欢乐的民族舞蹈,欢庆这一历史性胜利。 欢呼声动“督府”门,战胜相逢格外亲。 失道寡助终必败,京城①今日还人民。 1951年元月-2月 汉城 ①汉城为朝鲜古都,一名京城。 10、夜袭水原 美帝不甘失败,纠集数十万侵略军,在大量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于元月下旬(25日)发动疯狂反撲。水原郡在“37度线”北侧附近,是侵朝美军第八集团司令官李奇微精心策划的“雷击作战”向我反撲的前进基地(进攻出发地)。我军(师)为查明当面敌情。由447团三营付营戴汝杏率领十六名战士于元月29日夜袭不原,实施“威力侦察”,并俘美军多名。 威力侦察闹水原,夜半枪声敌胆寒。 “山姆”①梦醒魂未定,捉得“舌头”②凯旋还。 1951.2.3京畿道水原郡路上洞 ①“山姆大叔”:美国的绰号和象徵,此指美帝侵略军的士兵。 ②为查明敌情而捕捉得敌人的俘虏。 《老愿军一日》(上)275页:“夜袭水原城”付营长戴汝古 11、战地春节 敌人为了挽回其失败的影响,缓和内部予盾,夺回汉城,将我军压回到“三八线”以北,破坏我军休整,自1月25日开始,由西向东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99页),全志愿军1月27日停止休整。我军(50军、当时代号为“梁山部”)在西线韩(先楚)集团(38军、50军、人民军第1军团)编成内,配建属炮兵第26团两个营,坚决抗击由水原沿铁路线两侧向汉城方向进攻之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101-102页)运用阵地战、运动战歼灭进犯的敌人。我军(师)在汉江南北岸坚守五十余昼夜,歼灭大量敌人(斃伤敌一万一千余人,击落击伤敌机六架,缴获各种车17辆)。有力地支援了东线的反击战……。第447因被志愿军总部授予“白云山团”的光荣称号。直至我军实施机(运)动防御于3月14日放弃汉城,3月15日主动撤离汉江,美帝侵略军不能越雷池一步。在激烈的战斗中,度过了一九五一年的新春(二月六日正月初一)佳节。 佳节今从堑豪过,身在异国不觉殊。 一夜争战天放晓,歼敌枪声似爆竹。 1951.2.6汉江南岸战地 12、情长谊深 1951年4月,第一次入朝回师归国途中军次平安南道中和郡金水井里,受到当地群众和人民军战友的热情款待。 一夜行军次中和,金水井里小庄村。 沙拉姆捧出金井水,战友相邀共一樽。 言语不通手势代,汉文笔谈更觉亲。 白山绿江情长在,血凝友谊万年存。 1951.4 中和郡金水井里 沙拉姆:朝语:人,人民群众。 13、雏燕凌空 在祖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支援下,我军有了年轻的歼击机群。每当我机飞临朝鲜战场上空,战士们便亲昵的欢呼:“我们的‘银燕’来了!”我机的参战,沉重打击了敌机的疯狂气熖,粉碎了美帝“制空权的掌握就是胜利”的迷梦,有力地支援了部队作战。 ① 战“油桃” ① 如箭离弦透碧空,声颤大地似雷鸣。 雏燕展翅凌云飞,遂令“油郎”赴幽冥②。 1951.8顺川郡中上里 ①美帝F-80流星式、F84雷电式喷气战斗机,其副油箱在机翼两端,像一条扁挑两个油桶,战士们把这种飞机叫“油桃子”、“卖油的”。 ②幽冥:迷信者所指的阴间。 ② 打“佩刀” ① 缕缕白烟绕天穹,轧轧机炮两三声。 才看“油郎”变厉鬼,又见“佩刀”倒栽葱。 1952.4泰川郡新岩里 ①美帝当时最先进的后掠翼下F-86“佩刀式”喷气战斗机。 14、攻岛作战 “为配合板门店‘关于岛屿部队撤退问题’的谈判,解除西部沿海岛屿敌特武装对我侧后的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大事记》及180页)第50军根据志愿军首发命令,自11月5日至月底,在空军配合下,连续组织了四次度海作战攻占了椵岛、大和岛、小和岛等十余个岛屿,歼灭敌特武装570余人……。 《板门店谈判》(解放军出版社1989-8-版)193页是这样记述的“……第50军于11月5日至30日连续组织了四次度海作战……由近及远,逐岛作战,经过追歼,解放了大和岛、小和岛、艾岛等十余个岛屿,虽仅歼灭敌特武装570余人,但消灭了那里的特工据点,为民除了害,有力的配合了战场的斗争。” 碧海平波起怒涛,陆军水战捣敌巢。 船艇乘风破巨浪,雄膺展翅空中翱。 “梁山”将士收“白马”①,拉图陈机落“佩刀”②。 西湾③从今无兵火④,文唱武打⑤再比高。 1951.12平安北道泰川郡新岩里 ①“梁山部”志愿军第50军代号。白马部队:敌特驻岛部队代号。 ②陈旧的低速活塞式“拉-11”歼击机、“图-2”轰炸机,曾击落偷袭我混合机群的美帝当时最先进的F-86“佩刀式”喷气战斗机多架。 ③西湾:西朝鲜湾。 ④兵火:战事。 ⑤文唱武打:指谈判桌和战场上。 15、反细菌战 美国侵略者于1952年初对我发动了细菌战,妄图以此结合其1951年8月发动的“绞杀战”“瘫痪我军后方,窒息我前方作战力量,破坏我军防御的稳定,达到其在谈判中迫我就范之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190页) 我志愿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敌的人细菌战争”的指示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和朝鲜军民一起,经过一年的斗争,到1952年冬,彻底战胜了美帝主义进行的细菌战。 文唱武打①计已穷,狗急跳墙拜瘟虫。 魔高一尺道一丈,除害灭病讲卫生。 1953.4.12泰川郡青龙里 ①指美方在朝鲜介战谈判第三项议程:“关于在朝鲜境内实行仃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中,理屈同穷,节外生枝的胡搅蛮緾,和1951年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绞杀战”的破产。 16、鸭绿江桥 朝鲜仃战后,随部队经鸭绿江大桥归国到安东,受到朝鲜人民热烈欢送,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此地入朝鲜,援邻保家园。 凯旋归国日,红旗满江边。 1953.8.24辽东省安东市 (10) 寒山寺 古寺名高首寒山,半缘唐人箸遗篇①。 诗中有画画中诗②,流韵钟声天下传。 1964年9月 苏州 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诗画形象逼真,意境优美。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品味。摩诘: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之字。)明·张岱《与包严介》:“弟独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摩诘一身兼此二妙,故连合言之。” |
原文2007-05-10 发表于尹俊山博克 浏览:404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