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中国话剧皇后”朱琳纪念馆

朱琳:点滴往事记录从艺之路

中国文化报

  话剧是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表现形式,这个于1907年传入我国的剧种,至今已有106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有一位江苏海州女子为中国的话剧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从14岁开始演戏,一直演到76岁,创造了蔡文姬、鲁侍萍、刘凤仙、琳达等50多个光彩照人的舞台艺术形象。她的舞台形象美丽脱俗、雍容华贵,还被誉为台词权威。韵味悠长的独特道白,形成了她独特的表演风格。
  她就是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人称北京人艺“第一青衣”的著名话剧演员朱琳。
  年初,笔者采访了这位90岁的表演艺术家。在北京东直门外一幢单元楼里,我们见到了朱琳。她身着大红色的毛衣,看上去洋溢着年轻人的精气神儿,说起话来底气十足,目光炯炯。斑白的短发整齐向后梳起,方形脸,大眼睛,白皮肤,丹唇轻点绛红,虽是居家打扮,也能看出她曾是一位丽人。虽然记忆力有所减退,日常琐碎之事常常遗忘,但说起从艺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她却是记忆犹新。幕幕往事,就如同发生在昨日一般。
  遇到的都是最有名的导演
  朱琳的父亲原是富家子弟,想走实业救国之路,却在朱琳出生前就败掉了全部家产。因此,朱琳的童年经历了一段异常艰难的岁月。父亲很早就过世了,母亲靠着在教会学校做教工的微薄收入来养活她和姐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朱琳的家乡江苏海州处于硝烟战火之中。当时,只有14岁的朱琳被迫离开家乡,到淮阴长虹剧社当起了话剧演员。
    随着战局愈发紧张,朱琳被剧社送往武昌,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敌演出队。在此期间,朱琳参加了20多个剧目的演出。这个在进入演剧队前还不知道该怎样演戏的小姑娘,逐渐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在此期间,朱琳还结识了周恩来。周恩来在朱琳日后的舞台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琳回忆道:“我1938年参加演剧队,那个时候我15岁,我第一次和总理接触,就是听他讲抗日战争。他讲完了以后,就到我们宿舍参观。大家都是拿砖头铺上一个铺板,就我一个人睡行军床,总理发现了,说这是谁睡的啊,这么讲究。我一听他讲话是淮阴口音,我就讲是我的。他后来知道我的年龄了,就跟我们队长讲,他说你们对于这样的小同志要很好地照顾,要帮助她学习。”
    1942年,著名剧作家田汉完成了剧本《秋声赋》,这是一部批判当局投降主义的剧作,他希望朱琳能出演女主角。朱琳回忆说:“田汉从演剧队把我接到桂林演这个戏,他说国民党要禁演,可能还会采取恶劣手段,你怕吗?我说:‘你都敢写,我就敢演。’”
  “你敢写我就敢演。”田汉在日后创作话剧《关汉卿》时,引用了朱琳这句话,成为剧中人珠帘秀最令人难忘的经典台词。抗战胜利以后,主演过《大雷雨》、《名优之死》等剧目的朱琳,已经成了舞台明星。
    作为一名蜚声中外的表演艺术家,朱琳始终觉得自己很幸运。谈及自己的人生和舞台艺术,她总是十分谦逊,总要提到曾经提携、帮助过她的大导演们。她一再强调,没有他们,就没有她的今天。“我在艺术上是极为幸运的,遇到的都是国家最有名的导演。我的成长与这些导演很有关系。”朱琳说。
  话剧《蔡文姬》奠定“中国话剧皇后”的根基
  新中国成立以后,朱琳先是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1953年,朱琳转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此时的北京人艺已经排演了老舍的《龙须沟》,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1953年11月,北京人艺开始排演话剧《雷雨》。《雷雨》是1933年剧作家曹禺创作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初到北京人艺的朱琳在剧中饰演鲁妈鲁侍萍,这一年,朱琳30岁,鲁侍萍在剧中是一个在旧中国被欺辱的年迈母亲的形象,由于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朱琳对人物的许多行为感到难以理解。 “当时,第一场戏总理就去看了。没过两天,他让邓大姐给我们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说朱琳有一句台词怎么没说。这句台词是‘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就说,我一说这句台词,就跟说相声似的,观众就乐,一乐就破坏了整个场上的情绪。后来总理就说,你要说得好,观众就不会乐的。你好好研究一下,演员对重要的台词要下功夫。”朱琳说,“后来我慢慢地琢磨、体会,改变了说法,把握这一句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改变以后,观众再也没笑过,我后来就告诉总理,我说我改了,观众再也没有笑。”
  1954年,《雷雨》公演,售票处出现了观众深夜带着棉被排队买票的情况。《雷雨》连演了70场。
  朱琳以台词的娴熟到位、舞台表演的精湛准确,在北京人艺站稳了脚跟。《雷雨》这部剧作让朱琳意识到,应该尝试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要不断开拓自己的戏路。随后,朱琳连续主演了《带枪的人》、《虎符》这些中外名剧,形成了颇具风范的表演风格,于是被称为北京人艺的“第一青衣”。
  1959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四幕历史话剧《蔡文姬》,在剧中饰演蔡文姬的是当时36岁的朱琳。在这部话剧中,朱琳自弹自唱了剧中的曲目《胡笳十八拍》,结合剧中大段的文言诗词的念白,吐字清晰,归韵圆润,共鸣舒畅,送音悠远,塑造了一位高贵优雅又激昂无惧的蔡文姬形象。朱琳一时又被人们称为北京人艺的“台词专家”。
  这部话剧在全国巡演300多场,成为北京人艺话剧民族化的经典剧目,也成为了朱琳舞台表演的代表作品。
  朱琳回忆道:“后来,郭沫若给我写了一首诗:‘辨琴传早慧,不朽是胡笳,沙漠风沙烈,催放一奇花。’他说朱琳演蔡文姬能传神,后来又让我演武则天。曹禺对我有个评价,他说你演蔡文姬到演武则天3年的时间,演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
    话剧《蔡文姬》奠定了朱琳“中国话剧皇后”的根基。
  上世纪50年代,北京人艺的导演提出了话剧民族化的大胆设想,开始了话剧借鉴中国戏曲的尝试。此时,北京人艺导演焦菊隐和编剧郭沫若重排了历史剧《虎符》。在这部话剧中,导演引用了传统戏剧中的锣鼓经和水袖的表演要素。朱琳在剧中饰演了主角如姬夫人。如姬夫人是战国时代魏王的王妃,朱琳要结合戏曲表演把这个角色塑造成外柔内刚的人物形象。
  朱琳说:“那个戏是焦菊隐实现话剧民族化的起点。我们首先学京戏,梅兰芳、程砚秋都看了,还请裘盛戎开讲座,程砚秋的大弟子赵荣琛来指点我们。我们练水袖、练各种舞台动作。当时,总理看了,郭沫若也看了,还有周扬,他们对于我最后一段的大段独白非常赞成,说很感动人。”
  得到了挑剔的米勒的赞扬
  1978年5月的一个傍晚,首都剧场热闹非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在演出保留剧目《蔡文姬》。这台轰动一时的四幕历史话剧,在尘封多年之后,依旧熠熠生辉。
  朱琳回忆说:“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恢复了《蔡文姬》的演出。当时郭老已经病重了,我们赶着排练《蔡文姬》,那时我已经55岁。《蔡文姬》的演出很轰动,买票的观众把剧场的院墙都挤塌了。一个朋友当时还写信给我,他说10多年没看过这样的戏了,真好啊!”
  80年代,随着话剧《茶馆》远赴德国、法国演出,北京人艺开始了恢复传统经典,推出新人新作,引进国际经典剧目等一系列举措。年过花甲之年的朱琳再次登台。
  从1982年起,朱琳先后在《贵妇还乡》、《洋麻将》、《推销员之死》3部不同流派的世界名剧中塑造了3个性格迥异的外国老妇形象。
  80年代,北京人艺上演了《推销员之死》,并特意请剧作者阿瑟·米勒来京担任指导。朱琳饰演推销员的妻子琳达,这是一个表面柔弱、逆来顺受,内心却毅力坚强、豁达乐观的女性。朱琳的表演得到了挑剔的剧作者米勒的赞扬。
  朱琳回忆说:“它是外国戏,而且是美国最有名的剧作家和导演亲自来排的,对我的评价高。阿瑟·米勒觉得很奇怪,说你们中国的演员很聪明。我说我们就把外国戏当成中国戏来演。”
  2007年4月,朱琳和于是之、欧阳山尊等“老搭档”一起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2010年,曹禺诞辰100周年,87岁的朱琳再次登上了舞台。朱琳说,这也许是她最后一场演出,但当她站在舞台上那一刻,她感到无比的幸福。
  如今,朱琳离开了她热爱的话剧舞台,正安详地颐养天年。朱琳家中的墙上挂满名人字画,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墙上一幅幅不同时期的剧照,展示柜中一件件藏着故事的纪念品。它们记录着朱琳所走过的艺术之路。
原文 发表于中国文化报  浏览:20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5/7/7 15:24:3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千龙网"中国话剧皇后"朱琳逝世 曾演《雷雨》中鲁侍萍(收藏于2015/7/7 15:37:11
环球网中国话剧皇后朱琳去世 被誉为人艺"第一青衣"(收藏于2015/7/7 15:29:53
北京晚报表演艺术家朱琳去世:享年92岁 90岁还登台演出(收藏于2015/7/7 15:28:47
千龙网话剧皇后朱琳7日晨离世 3年前最后一次登台(收藏于2015/7/7 15:25:34
中国文化报朱琳:点滴往事记录从艺之路(收藏于2015/7/7 15:24:3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环球网中国话剧皇后朱琳去世 被誉为人艺"第一青衣"(访问233次)
千龙网"中国话剧皇后"朱琳逝世 曾演《雷雨》中鲁侍萍(访问228次)
中国文化报朱琳:点滴往事记录从艺之路(访问203次)
北京晚报表演艺术家朱琳去世:享年92岁 90岁还登台演出(访问182次)
千龙网话剧皇后朱琳7日晨离世 3年前最后一次登台(访问147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