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管玉衡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6676号馆文选__诊脉三十二辨

十二 辨肾膀胱脉

管玉衡

  十二 辨肾膀胱脉
  足少阴肾经。居左手尺部。与足太阳膀胱为表里。肾脏膀胱腑。言其体属北方癸水。盖人之有肾。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本立将自生。故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言其用。肾纳气。又藏志。存神守精谓之志。专一而不移。故曰作强之官。伎巧于是乎出。其窍通于耳。肾和则耳辨五音。言其性情之杂着。肾主液。自入为唾。故肾损唾中有血。其传于五脏者。亦各自有液。其为各脏所传者。肺主声。入肾为呻。心主臭。入肾为腐。脾主味。入肾为咸。
  肝主色。入肾为黑。其为六淫所中。寒疾皆根据于肾。而兼恶湿。如久坐湿地。或带汗入水。肾受伤矣。其为七情所害。
  恐则志窒不遂。水气旋怯。脾土乘之。其有不内外因而病者。劳役阴阳。每伤肾也。脉受足太阳之交。膀胱终于足小指。
  肾脉即起于足小指之下。斜趋足心。故肾病为足下热而痛。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内出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故病先发于肾者。必腰脊痛。胫酸。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故肾病主咳。循喉咙挟舌本。故为舌干嗌干咽肿。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为烦心为心痛。诊脉如十五菽之重浮于十五菽者。膀胱脉也。按之与骨相得曰沉。故伤肾骨瘦如柴。次重按之。脉道无力为濡。举止流利为滑。此平脉也。若缓漫则土来克水为贼邪。腰间凝滞。膀胱壅塞。阴痿脚轻重。洪则属火为微邪。盗汗发渴。小便赤涩。脚作酸疼。此乃肾虚。小便血。女人血淋血崩为患。浮属金为虚邪。金水相合。母令子虚。子虚则水衰。水衰则火盛。而侮金。金无所恃。致风入肺。虚喘耳鸣。
  膀胱热。涩则主伤精。弦从肝为实邪。风寒在下焦。头旋腰痛。筋疼。浮紧应耳聋。又有正邪。滑者肾脉滑而实。如土丸之堕而急甚。茎中痛。小便闭。如小豆在潮而无力主肾虚。沉者阴脉。沉见三部。肾脏寒。皮燥毛干津液少而喜饮。
  或水溢于上而多唾。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小腹。上至心下如豚状。上下无时。以夏丙丁日得之。盖脾邪传肾。肾当传心。心旺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受。故留结为积。肾实则梦腰有所系。虚则梦溺水。或梦鬼神。若肾绝而真脏脉见。按之如乱丸如弹石。如解索。其见于外者。肾邪浸淫各脏。黑色见于耳目口鼻。至舌黑必死。或项筋舒展。瞳人反背。遗尿不禁。戊日笃。己日死。死于辰戌丑未时。肾之大略如此。
  
  
  
 浏览:27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12/31 13:53:1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管玉衡三十二 辨形气宜合脉 (收藏于2014/12/31 13:53:11
管玉衡三十一 辨从症不从脉 (收藏于2014/12/31 13:53:11
管玉衡三十 辨从脉不从症 (收藏于2014/12/31 13:53:11
管玉衡二十九 辨关格脉 (收藏于2014/12/31 13:53:11
管玉衡二十八 辨风食气脉 (收藏于2014/12/31 13:53:11
管玉衡二十七 辨脉有亢制 (收藏于2014/12/31 13:53:11
管玉衡二十六 辨寒热有真假 (收藏于2014/12/31 13:53:11
管玉衡二十五 辨表里不可执 (收藏于2014/12/31 13:53:11
管玉衡二十四 辨内外宜细分 (收藏于2014/12/31 13:53:11
管玉衡二十三 辨脉无根 (收藏于2014/12/31 13:53:1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管玉衡十 胃脉 (访问592次)
管玉衡三十一 辨从症不从脉 (访问378次)
管玉衡十四 辨人迎气口脉 (访问352次)
管玉衡二十一 辨有脉无脉 (访问334次)
管玉衡二 辨浮脉所统有十 (访问329次)
管玉衡二十八 辨风食气脉 (访问328次)
管玉衡二十四 辨内外宜细分 (访问283次)
管玉衡二十九 辨关格脉 (访问281次)
管玉衡十二 辨肾膀胱脉 (访问272次)
管玉衡十一 胆脉 (访问272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