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陈思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6595号馆文选__小字录

附錄(二)

陈思

  附錄(二)
  
  寶刻叢編
  作者:陳思(字不詳;號不詳) (南宋) 撰
  部:史 類:目錄類 屬:金石之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二十卷。宋陳思撰。陳思(1225—1264),南宋理宗时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此书收录古碑,以《元豐九域志》京府州县为纲,其石刻在地理上可以确定的,分别按各路编辑;不详的,则附于卷末,并采录各家的考证附于下。有时卷内所载名称与目录所载不同,如目录上称镇江,而书中却称润州;目录称建康,而卷内称升州,等等。这是因为各家著录,都是据古碑的原题实录,陳思编书时,均引各家碑刻原文,所以出现地名错乱。所引各家考证,不注出自某书某集,而称作者的字或别名,如引自蔡君谟、王厚之、碧岫野人、养浩书室等等,使人弄不清到底引自何人。但在南宋偏安的情况下,陳思编这本书博采前闻,确实费了很大的工夫。宋时,因地志而兼碑刻者,以王象之《舆地碑目》最详,但河淮以北,概属缺如。但陳思这本书,对于诸道郡邑,纲目分析,沿革清楚,比王象之的书还要详备。有些碑刻,后世散佚不传的,在此书中仍可略知其大概。如曾南丰《集古錄》、施氏《大观帖总释序》、《集古后录》、《诸道石刻录》、《复斋碑录》、《京兆金石录》、《访碑录》、《元丰碑目》、《资古绍志录》等等。有些碑录其他书均未刊载,而此书却刊载了,如《汝帖》十二卷、《慈恩雁塔唐人题名》十卷、以及《越州石氏帖目》等。《寶刻叢編》二十卷,经抄本流传,有些已佚缺。如第四卷京东北路、第九卷京兆府下、第十一卷秦凤路河东路、第十二卷淮南东路西路、第十六卷荆湖南路北路、第十七卷成都路等。其他,第十五卷江南东路饶州以下至江西西路,亦佚失其半;第十八卷梓州利川路,只剩下渠、巴、文三州,并错入京东西路、京西北路、淮南路诸碑。其余,还有多处错简。传本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
  書苑菁華
  作者:陳思(字不詳;號不詳) (南宋) 撰
  部:子 類:藝術類 屬:書畫之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二十卷。宋陳思(生卒年不详)撰。陳思,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理宗时官成忠郎、国史实录院秘书省搜访。除《书苑精华》,陳思还著有《寶刻叢編》、《書小史》等。《书苑精华》编集汉魏以来古人之评品书法之语,与《書小史》相辅而行。此书前有鹤山翁题序,正文二十卷分别为:卷一、卷二为书法;卷三为书势、书状、书体、书旨;卷四为书品;卷五为书评、书议、书估;卷六为书断;卷七为书录;卷八为书谱、书名;卷九、卷十为《述書賦》之上、下两卷;卷十一、卷十二为《书论》之上、下两部分;卷十三为书记;卷十四为书表;卷十五为书启、书笺、书判;卷十六为书、书序;卷十七为书歌、书诗;卷十八为书铭、书赞、书叙、书传;卷十九为书法、书意、书志;卷二十为杂著。是编广收博取论书之语凡一百六十余篇,但编次丛杂,疏误颇多。如其中将“序”与“叙”分列二目,可是,“序”古无作“叙”者,只有蘇軾为避其家讳始改为“叙”;《韩昌黎集》内皆为“序”,而不是“叙”,陳思却列“序”为“叙”,且把《送高闲上人》篇亦载“叙”中;又如《王羲之传》和《唐太宗称制论断》本属传赞体,陳思却另题作“书”,且将《王羲之传》列于杂著中,实在欠妥。后代学者又不加深察,认为其言必有所依据,以致竟相引录,以讹传讹,辗转流传,贻害不浅。另外,书前《提要》中称“卷十四曰表曰启,卷十五曰笺曰判”,而《四库全书》正文中,“书启”则位于卷十四末、卷十五始,殆为分卷或传抄之误。然而,自唐以来,只有韋續《墨藪》一书兼采众家之言,可惜篇帙不是很多,收录不全;是编则首家辑录诸家绪言,荟粹编排,以资考订。《佩文斋书画谱》中论书一门多采用此书。是编虽然规模草创,不及后来者精密详审,但其肇始之功却不可泯灭,不失为我国艺术史上一部重要的书论汇编。《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较《法書要錄》更为赅备,则属过誉之词。有汪氏振绮堂刊本、《翠琅玕馆丛书》本、《藏修堂丛书》本、明钞本、《八千卷楼》有精钞本、明《卧云山房》钞本、清《四库全书》本、《述古丛书》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書小史
  作者:陳思(字不詳;號不詳) (南宋) 撰
  部:子 類:藝術類 屬:書畫之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十卷。宋陳思撰。陳思生平见《书苑精华》。该书以历代书家小传纂次成帙。书前有咸淳丁卯(1267)天台谢愈修序,称陳思“趣向之雅,编类之勤,可谓不苟于用心”。书中所载,自伏牺迄于五代。凡纪一卷,载帝王五十一人,起于太昊伏牺,迄于宋顺宗。人物传共九卷,其首为皇后、皇妃十人,诸女十三人,诸王二十七人,次则以夏商周三代、秦、汉为卷三,收四十一人。以魏、吴、蜀、晋(多为西晋)为卷四,收五十九人。以晋(多东晋)成卷五,收六十人。晋、宋、齐为卷六,收七十九人。梁、陈为卷七,收五十人。后魏、北齐、后周、隋为卷八,收六十八人。唐为卷九十,收一百二十人,其后亦包括五代及宋人。自卷三至卷九凡收四百七十人左右,而其正文前“提要”则言及自苍颉至郭忠恕凡四百三十人,与正文不符。是编中间义例亦有未善之处,如闺秀一门,自宜依史例安排在书末,而陳思却将其列于后妃与诸王之间。又如北齐彭城王浟,本无能书之名,惟史载其八岁时书迹未工,为博士韩毅所戏,陳思因此便将之采入书中,显得泛滥,还不及《书苑菁华》详密。只是作者陈氏排比荟粹,用力辛勤。况自唐張彥遠之《歷代名畫記》、《法書要錄》后,品录画家者多,品录书家者少。陳思“订证名帖,饱窥异书”(《书小史原序》),编汇斯篇,颇可为考古者检阅之辅助,故该书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宋刊本四卷、汲古阁钞补前六卷、《八千卷楼》有影宋钞本、又红印刊本、《武林往哲遗著》本。《四库全书》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海棠譜
  作者:陳思(字不詳;號不詳) (南宋) 撰
  部:子 類:譜錄類 屬:草木禽魚之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三卷。宋陳思(详见《班馬字類》)撰。《海棠譜》不见于《宋史·艺文志》,只有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三卷,与此本相合。书前有开庆元年(1259)作者自序一篇,叙述海棠花风姿艳质,不在梅花、牡丹之下,故采诸家杂录、汇集唐以来名人诗句,编成此书。卷上,为叙事,主要记叙关于海棠花的故事。至于栽种方法、花品类别,仅有四、五条。卷中、卷下,皆录诸家题咏。是书对海棠花品搜罗较少,但海棠故事汇集较多、记录较详。现存《百川学海》本、《說郛》本、明汪氏刊本、丁氏八千卷楼丛刊本、武林往哲遗著本、《四库全书》本。
  
  
 浏览:51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12/18 11:59:2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陈思附錄(三) (收藏于2014/12/18 11:59:20
陈思附錄(二) (收藏于2014/12/18 11:59:20
陈思附錄(一) (收藏于2014/12/18 11:59:20
陈思小字録(六) (收藏于2014/12/18 11:59:20
陈思小字録(五) (收藏于2014/12/18 11:59:20
陈思小字録(四) (收藏于2014/12/18 11:59:20
陈思小字録(三) (收藏于2014/12/18 11:59:20
陈思小字録(二) (收藏于2014/12/18 11:59:20
陈思小字録(一) (收藏于2014/12/18 11:59:20
陈思小字錄提要 (收藏于2014/12/18 11:59:2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陈思稼轩先生年谱(六) (访问1039次)
陈思稼轩先生年谱(五) (访问860次)
陈思清真居士年谱(五) (访问701次)
陈思稼轩先生年谱(八) (访问693次)
陈思稼轩先生年谱(四) (访问663次)
陈思稼轩先生年谱(七) (访问532次)
陈思大鹤山人郑文焯校记 (访问528次)
陈思清真居士年谱(六) (访问527次)
陈思清真居士年谱(三) (访问527次)
陈思附錄(二) (访问514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