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陆深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5689号馆文选__同异录

同异录卷下(三)

陆深

  同异录卷下(三)
  
  ○刘挚《分析助役论略》
  
  近岁台谏官,叠以言事罢免,岂其言皆无补于事与?岂皆愿为讦激险直之语,以自为名而洁去与?尝以谓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而渐道之,不可以堤防激关而发其怒,不惟难攻,亦为患滋大。故臣自就职以来,窃慕君子之中道,欲其言直而不违于理,辞顺而不屈其忘,庶几愚忠少悟天听,而亦不敢悻然如浅丈夫,以一言一事轻决去就,致圣朝数数逐去言毕者而无所补。补思以上全国体,而下庶几能久其职业,而成功名两月之间,才十余疏,其言及助役法者,止三疏耳。当天下多事之时,而臣言简缓,又不足以感悟,则其负□□已多矣,不意大臣之怒臣至如此。
  
  ○张舜民《史说略》
  
  韩退之潮阳之行,齿发衰矣,不若少时之志壮也,故以封禅之说迎宪宗。又曰:自今请改事。□□观此言,伤哉!丈夫之操,始非不竖誓于金石,凌于雪霜,既而怵于死生,顾于妻孥,罕不回心低首,求免一时之难者,退之是也,退之非求富贵者也,畏死尔。故善为国者,如晨圃然。初则养育其材,勿使之夭折。终则将就其美,勿使之摧折。君臣相成,同底于道,顾必使之至于尽欢竭忠之地,亦何有哉?唯乐天则不然,知其不可为而一切舍之,危行而放其言,怀卷而同其尘,可谓晦而明,柔而立者也,故终其身而不辱。
  
  ○崔鶠《杨嗣复论略》
  
  气类所合,物莫能间。君臣相与,必有所谓合者,君子不之察,欲强以口舌折奸人之锋,势必不振。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一也;人情逆之则怒,顺之则喜;毁之则怒,誉之则喜。小人性便谀佞,志在诡随,而君子任道直前,有犯无隐,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二也;君子正直是与不妄说人,而小人窃爵禄以植明党,竭智力以市内援,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三也;君子难进而易退,小人易进而难退,易进则常在上以制人,难进则常在下而为人所制。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四也;君子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虐幼贱,不畏高明,而小人之于人,失势则鼠伏以事之,得势则虎步以陵之。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五也;君子穷则以命自安,而不尤人。达则以恕存心,而不害物。小人在下则不安,而怀毒以伺上;居上则快意,而肆虐以害人。此小人所以常胜,而君子所以常不胜六也;君子一有不安于其心,则畏君畏亲,畏天畏人,而小人欲济其奸,则欺君欺亲欺天欺人,无不可者。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七也;君子励廉节,崇名誉,小人苟获其欲,则天下贱之而不羞,万世非之而不辱。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八也;君子所言欲讷,于行欲敏,有过则改,见义则服。而小人矜利口以服人,喜奸言而文过。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九也;天下善人少,不善人多,故君子为国求人,难于选拔。而凶邪一啸,则千百为群。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十也;君子不念旧恶,以德报怨,而小人忘恩背义,至以怨报德。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十一也;君子有若无,实若虚,有功不矜,有善不伐,而小人无而为有,虚而为盈,露巧而扬能,矜功而卖善,以惑时君,以冀徼幸。此小人所以常胜,君子所以常不胜十二也。君子小人之不敌亦明矣。
  
  ○唐庚《察言论略》
  
  古之人臣,抵掌缓颊,说人主以用兵者,其言未尝不引义慷慨,豪健俊伟,使听者踊跃激发,奋然而从之。至考论其心,则有为国计者,有为身谋者,是不可以不察也。今夫战则除害于时,不战则遗患于后,此有必胜之势,彼有必败之道,思虑深熟,利害之形,了然于胸中,知其决不误国而后为之。若此者,为国计,非身谋也,张华、裴度是已。天下既平,谋臣宿将,以侯就第。杜门却扫,无所用其奇,则瞋目扼腕,争为用兵之说,庶几有以骋其智勇而舒其意气。若此者为身谋,非国计也。臧宫、马武是已。国家无事,贪财嗜利之臣,无所侥幸,则必鼓倡兵端以求其所欲,兵革一动,则金钱货币,玉帛子女,何求而不得?若此者为身谋,非国计也,陈汤、甘延寿是已。官崇禄厚,无所羡慕,惴惴然唯恐一日失势而不得保其所有,则必建开边之议以中人主之欲,以久其权。若此者,为身谋,非国计也,杨国忠是已。前侯故将,失职之臣,负罪忧畏,思有以撼动其君,则争议边功以希复进。若此者,为身谋,非国计也,窦宪是已。古之人臣,逆节已萌,而功效未著。人心未服,则未尝不因战伐之功以收天下之望。若此者,为身谋,非国计也,桓温、刘裕是已。
  
  附錄:
  
  同異錄二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陸深撰深有南廵日錄已著錄是書採漢以來名臣奏疏雜文有闗於典章政事之大者節而錄之分爲二卷上篇曰典常下篇曰論述每條之末各附以論斷大旨欲取古人成說相其緩急而通之於當世之務其書始脫稿於閩中及提學山西重加詮次欲奏上之旣而不果其進書原序猶存卷首書中凡原文有陛下云云者俱空白二字而註其下云前朝臣子尊稱君上之文義當避闕然古來傳寫舊文實無此例世所見石經尙書於帝字王字均未有避闕者也(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六儒家類存目)
  
  
 浏览:35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10/22 13:09:5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陆深同异录卷下(三) (收藏于2014/10/22 13:09:51
陆深同异录卷下(二) (收藏于2014/10/22 13:09:51
陆深同异录卷下(一) (收藏于2014/10/22 13:09:51
陆深同异录卷上(四) (收藏于2014/10/22 13:09:51
陆深同异录卷上(三) (收藏于2014/10/22 13:09:51
陆深同异录卷上(二) (收藏于2014/10/22 13:09:51
陆深同异录卷上(一) (收藏于2014/10/22 13:09:51
陆深史通会要下(三) (收藏于2014/10/22 13:09:51
陆深史通会要下(二) (收藏于2014/10/22 13:09:51
陆深史通会要下(一) (收藏于2014/10/22 13:09:5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陆深春风堂随笔 (访问934次)
陆深燕闲录(访问872次)
陆深书辑中(一) (访问676次)
陆深金台纪闻(下) (访问670次)
陆深玉堂漫笔(下) (访问652次)
陆深溪山余话 (访问647次)
陆深金台纪闻(上) (访问595次)
陆深玉堂漫笔(上) (访问561次)
陆深蜀都杂抄(上) (访问511次)
陆深同异录卷下(一) (访问511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4/9 16:08:5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